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3088 阅读:4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块组和由多个右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右下模块组,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由动力机构带动并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底部的左、右滑键而沿下模座上的左、右键槽滑动,所述左、右键槽之间呈锐角夹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需要将下模开口控制在尺寸范围内的任意大小,扩大了折弯件加工范围;突破了普通插块式可调下模开口尺寸调节范围受插块厚度规格限制的技术瓶颈;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下模对插滑轨式开口自动可调机构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属于精密钣金折弯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可调下模是钣金折弯领域的常用模具,通过调节其开口尺寸,可适用于折弯不同厚度和不同角度的板料,应用范围广。图I为目前常用的插块式可调下模,模座位置固定,插块配有一系列的尺寸,两下模镶件之间尺寸为下模开口尺寸,下模开口大小可通过放取不同尺寸的插块进行调节。插块式可调下模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生产容易,但操作耗时耗力,生产效率低,并且应用上存在一个较大问题,即插块为一系列尺寸,使得下模开口大小也为系列尺寸,下模开口无法实现无级调节。并且此类可调下模由于插块的累积误差存在,束缚了钣金折弯产品的高精度以及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无级调节折弯模具下模开口,以满足大尺寸钣金折弯产品的高精度以及多样化需求的精密折弯成型的自动可调机构。本技术的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块组和由多个右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右下模块组,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由动力机构带动并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底部的左、右滑键而沿下模座上的左、右键槽滑动,所述左、右键槽之间呈锐角夹角。所述动力机构包括与左、右下模块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位于下模座端部的电机连接装置,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可由电机带动通过导轨滑块而沿导轨滑动,所述导轨可配置定位线性导轨,精确控制传动机构行程。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螺母连接有可由丝杆带动的具有光滑表面的滑动横梁,所述滑动横梁的下部固定连接导轨滑块,所述滑动横梁的上部连接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端部的7字型连接块,所述7字型连接块可由滑动横梁带动并在滑动横梁上滑动。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的内表面上设有防尘膜。本技术在工作应用时,电机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传动机构使滑动横梁实现纵向移动,通过7字型连接块带动下模在下模座上运动,即达到无级调节下模开口大小的目的。本技术下模对插滑轨式开口自动可调机构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丝杆带动传动机构,使左右下模块组沿下模座上键槽滑动,做收拢或张开相对滑动,达到无级调节下模开口的目的。本技术可根据需要将下模开口控制在尺寸范围内的任意大小,扩大了折弯件加工范围;突破了普通插块式可调下模(图I)开口尺寸调节范围受插块厚度规格限制的技术瓶颈;同时本技术下模对插滑轨式开口自动可调机构大幅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为普通插块式可调下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下模处于最大开口时的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下模处于最小开口时的图2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a、模座;2a、插块;3a、下模;1、减速器;2、电机;3、电机连接套;4、轴承座一 ;5、丝杆;6、螺母;7、滑动横梁;8、导轨滑块;9、7字型连接块;10、导轨;11、轴承座二 ;12、滑键;13、下模座;14、左下模块组;15、右下模块组;16、防尘膜;17、键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13,下模座13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块组14和由多个右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右下模块组15,左、右下模块组14、15由动力机构带动并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底部的左、右滑键12而沿下模座上的左、右键槽滑动,左、右键槽之间呈锐角夹角;左、右下模块组14、15采用对插式结构,可以相对运动;其中,动力机构包括与左、右下模块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位于下模座端部的电机连接装置,下模座13上设有导轨10,传动机构可由电机2带动通过导轨滑块8而沿导轨10滑动;传动机构包括通过减速器I与电机相连接的丝杆5,丝杆5通过螺母5连接有可由丝杆5带动的具有光滑表面的滑动横梁7,该滑动横梁7的下部固定连接导轨滑块8,滑动横梁7的上部连接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端部的7字型连接块9,该7字型连接块9可由滑动横梁7带动并在滑动横梁7上滑动;左、右下模块组的内表面上设有防尘膜16。本技术下模对插滑轨式开口自动可调机构的左、右下模块组14、15采用对插式结构,左下模块组14与右下模块组15的底部一侧加长,另一侧加工一台阶面,左下模块组14底部的加长段伸入右下模块组15底部的台阶面,而右下模块组15底部的加长段伸入左下模块组14底部的台阶面,彼此既能相对滑动,工作时又能压住对方,防止左右下模块受侧向力作用产生侧翻。其中的传动机构包括丝杆5,与丝杆配合的螺母6,安装螺母6的滑动横梁7,安装在滑动横梁7底部的导轨滑块8,与导轨滑块配合的导轨10,固定丝杆5的轴承座一 4与轴承座二 11,与丝杆一端连接的减速器I,与减速器连接的电机I,丝杆5与螺母6可带动滑动横梁7沿着导轨10做滑动。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端部的7字型连接块9扣合在滑动横梁7上,下模座13两端安装防尘罩,左、右下模块组14、15开口底部安装防尘膜16,防止灰尘、铁锈等杂物进入滑动面和键槽而影响左右下模块14、15的相对滑动及在下模座13上滑动。本技术在工作时,电机2通过减速器I带动丝杆5转动,使安装螺母6的滑动横梁7沿导轨10滑动,从而带动左、右下模块组14、15沿着下模座13上的键槽做斜向运动,一端与减速器I相连,电机2驱动减速器1,减速器I带动丝杆5旋转,丝杆5转动带动安装螺母6的滑动横梁7沿安装在下模座上的导轨10运动,滑动横梁7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14、15上的7字型连接块9带动左、右下模块组14、15沿着下模座13上的键槽向模座中心方向滑动,使左下模块组14与右下模块组15沿横向做收拢滑动,此时下模开口逐渐缩小,如图5 ;反之,电机反转,滑动横梁7带动左、右下模块组14、15沿着下模座13上的键槽向模座边缘方向滑动,使左下模块组14与右下模块组15沿横向做张开滑动,此时下模开口逐 渐扩大,如图4。权利要求1.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块组和由多个右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右下模块组,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由动カ机构带动并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底部的左、右滑键而沿下模座上的左、右键槽滑动,所述左、右键槽之间呈锐角夹角。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カ机构包括与左、右下模块组相连接的传动机构以及位于下模座端部的电机连接装置,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导轨,所述传动机构可由电机带动通过导轨滑块而沿导轨滑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通过减速器与电机相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通过螺母连接有可由丝杆带动的具有光滑表面的滑动横梁,所述滑动横梁的下部固定连接导轨滑块,所述滑动横梁的上部连接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端部的7字型连接块,所述7字型连接块可由滑动横梁带动并在滑动横梁上滑动。4.如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的内表面上设有防尘膜。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钣金折弯模具的可调下模机构,包括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上设有由多个左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左下模块组和由多个右下模块连接而成的右下模块组,所述左、右下模块组由动力机构带动并可分别通过固定在左、右下模块组底部的左、右滑键而沿下模座上的左、右键槽滑动,所述左、右键槽之间呈锐角夹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宪华李亨濮传章陈生松王长福徐政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联盟模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