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2469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须进行惰性气体保护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还包括三口连接管、气球和四通阀,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均为外壁具磨砂的管口,所述气球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上,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下管口与所述烧瓶相连通,所述三口连接管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与四通阀的第一阀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为排空口,所述四通阀上设有旋钮,该旋钮用于控制第一阀口与另外三个阀口之间的连通。本装置能够较好地保证反应体系的气密性,节约惰性气体资源,成本低。(*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须进行惰性气体保护的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实验室进行惰性气体保护化学反应主要是在反应的半封闭体系中不停地通入惰性气体,既浪费惰性气体,又不能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还包括三口连接管、气球和四通阀,所述三口连接管具有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所述气球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上,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下管口与所述烧瓶相连通,所述三口连接管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与四通阀的第一阀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为排空口,所述四通阀上设有旋钮,该旋钮用于控制第一阀口与另外三个阀口之间的连通。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其中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均为外壁具磨砂的管口。密封效果好,连接紧密。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气球为橡皮气球,套接在三口连接管上管口处的所述橡皮气球外壁上涂抹有机物。在橡皮气球外壁上涂抹有机物以防止橡皮气球与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连接处漏气,进一步保证橡皮气球连接处的气密性。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采用上述结构之后,使得可以通过控制四通阀上的旋钮来满足对烧瓶中欲反应的有机物的惰性气体保护,操作简单;由于三口连接管采用磨砂管口,气球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上,并采用四通阀控制,因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反应气体的气密性,烧瓶内反应物的反应效果较好;本装置与现有技术中不断通入惰性气体相比,能够节约惰性气体资源,且装置的材料普通,成本低廉,制造方便。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气球处于常态);图2为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气球处于抽真空后状态);图3为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气球处于充惰性气体后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1,还包括三口连接管2、橡皮气球8和四通阀9,三口连接管2的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均为外壁具磨砂的管口,橡皮气球8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2的上管口上,套接处的橡皮气球8外壁上涂抹有机物,三口连接管2的下管口与烧瓶I相连通,三口连接管2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3与四通阀9的第一阀口 11相连通,四通阀9的第二阀口 5和第三阀口 6 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四通阀9的第四阀口 7为排空口,四通阀9上设有旋钮4,该旋钮4用于控制第一阀口 11与另外三个阀口 5、6、7之间的连通。本装置在正常状态下,如图I所示,旋钮4与第四阀口 7(排空口)相通,烧瓶I与大气相通;在使用时,如图2所示,先将旋钮4按下打到第二阀口 5 (外接真空泵),抬起旋钮4,让真空泵与烧瓶I连通,对烧瓶I进行抽真空,抽真空完毕后气球8状态如图2所示;如图3所示,继续将旋钮4按下打到第三阀口 6 (外接惰性气体瓶),抬起旋钮4,让惰性气体瓶与烧瓶I相连通,进行冲惰性气体同时关闭真空泵,此时气球8的状态如图3所示;如图I所示,冲完惰性气体,继续将旋钮4按下打到第四阀口 7(排空口)同时关闭惰性气体气源,此时旋钮4没有与大气相通,反应体系中充满惰性气体且密封;反应结束后将旋钮4抬起,让烧瓶I与第四阀口 7相连通,排出烧瓶I内反应体系中的惰性气体及其产物气体,移出反应生成物进行检测。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I),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口连接管(2)、气球(8)和四通阀(9),所述三口连接管(2)具有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所述气球(8)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2)的上管口上,所述三口连接管(2)的下管口与所述烧瓶(I)相连通,所述三口连接管⑵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⑶与四通阀(9)的第一阀口(11)相连通,所述四通阀(9)的第二阀口(5)和第三阀口(6)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所述四通阀(9)的第四阀口(7)为排空口,所述四通阀(9)上设有旋钮(4),该旋钮(4)用于控制第一阀口(11)与另外三个阀口(5、6、7)之间的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口连接管(2)的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均为外壁具磨砂的管口。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球(8)为橡皮气球,套接在三口连接管(2)上管口处的所述橡皮气球(8)外壁上涂抹有机物。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有机化合物合成反应须进行惰性气体保护的装置。本技术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还包括三口连接管、气球和四通阀,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均为外壁具磨砂的管口,所述气球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的上管口上,所述三口连接管的下管口与所述烧瓶相连通,所述三口连接管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与四通阀的第一阀口相连通,所述四通阀的第二阀口和第三阀口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所述四通阀的第四阀口为排空口,所述四通阀上设有旋钮,该旋钮用于控制第一阀口与另外三个阀口之间的连通。本装置能够较好地保证反应体系的气密性,节约惰性气体资源,成本低。文档编号B01J19/14GK202538764SQ201220112260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姜坤, 马秀平 申请人:淮南联合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惰性气体保护装置,包括烧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三口连接管(2)、气球(8)和四通阀(9),所述三口连接管(2)具有上管口、下管口和支管口,所述气球(8)密封套接在三口连接管(2)的上管口上,所述三口连接管(2)的下管口与所述烧瓶(1)相连通,所述三口连接管(2)的支管口通过导气管(3)与四通阀(9)的第一阀口(11)相连通,所述四通阀(9)的第二阀口(5)和第三阀口(6)分别连通真空泵和惰性气体瓶,所述四通阀(9)的第四阀口(7)为排空口,所述四通阀(9)上设有旋钮(4),该旋钮(4)用于控制第一阀口(11)与另外三个阀口(5、6、7)之间的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坤马秀平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联合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