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02459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主用应用于帘子线浸胶液行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源发生的热蒸汽与循环冷冻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恒温水对浸胶液反应釜进行保温,从而使得浸胶液的制备在24±1℃下恒温进行,保证了制胶液过程的稳定性及胶液的良好性能,同时循环水的利用也减少了能耗且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技术背景目前在帘子布浸胶液的制备过程中,由于在配制胶液主料间甲液时,间苯二酚与甲醛的缩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温度的变化对胶质的影响显著,因此两者的缩合速度受其量的多少控制之外,还受到温度的直接影响。反应温度若为24°C,反应速度快,反应时间短,熟成需要的时间越少;但温度过高,则反应速度不易控制,容易产生坏胶;温度低,则反应速度慢,缩合时间长,影响生产;而且温度要保持恒定,否则制得胶液质量不均一,从而影响帘子布浸胶的质量。所以在配制间甲液时,一定要严格控制缩合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操作简单的一种制胶液恒温系统。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包括I) RF (间苯二酚/甲醛)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一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一的其中一个冷凝水出口一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作为恒温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加套循环水缸进水口,循环水泵进水口与加套循环水缸出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进水口,板式换热器出水口随之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一的进水口,这样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进入到换热器一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进入到换热器一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2) 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二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二的其中一个冷凝水出口二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作为恒温水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L加套循环水缸进水口,循环水泵进水口与加套循环水缸出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进水口,板式换热器出水口随之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二的进水口,这样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进入到换热器二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进入到换热器二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I)装置设计简单;(2)操作简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减少了能耗;(3)制得的胶液质量均一且表面不起皮,与轮胎的粘合力提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的示意图。其中I蒸汽发生器,2-1换热器一,2-2换热器二,3-1 RF加套循环水缸,3-2 RF加套循环水缸,4循环水泵,5板式交换器,6冷冻水箱,7-1冷凝水出口一,7-2冷凝水出口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附图所示,是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通过蒸汽源发生的热蒸汽与循环冷冻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恒温水对浸胶液反应釜进行保温,从而使得浸胶液的制备在24± I°C下恒温进行,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I、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蒸汽发生器I的出口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I) RF (间苯二酚/甲醛)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一 2-1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I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一 2-1的冷凝水出口一 7-1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加套循环水缸3-1的进水口,加套循环水缸3-1出水口与循环水泵4进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一 2-1的进水口,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一 2-1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I进入到换热器一 2-1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2) RFL (间苯二酚/甲醛/乳胶)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二 2-2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I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二 2-2的冷凝水出口二 7-2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L加套循环水缸3-2进水口,将循环水泵4进水口与加套循环水缸3-2出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随之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二 2-2的进水口,这样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二 2-2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I进入到换热器二 2-2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经试验证明,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确实解决了传统制胶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波动而导致制得的胶液质量不均一的缺点,弥补了现有技术在制胶液环节中进行精密恒温控制的不足。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I)、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蒸汽发生器(I)的出口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 1)RF循环温控部分 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一(2-1)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I)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一(2-1)的冷凝水出口一(7-1)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加套循环水缸(3-1)的进水口,加套循环水缸(3-1)出水口与循环水泵(4)进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一(2-1)的进水口,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一(2-1)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I)进入到换热器一(2-1)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 2)RFL循环温控部分 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二(2-2)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I)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二(2-2)的冷凝水出口二(7-2)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L加套循环水缸(3-2)进水口,将循环水泵(4)进水口与加套循环水缸(3-2)出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随之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二(2-2)的进水口,这样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二(2-2)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I)进入到换热器二(2-2)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主用应用于帘子线浸胶液行业。本技术的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蒸汽发生器的出口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源发生的热蒸汽与循环冷冻水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恒温水对浸胶液反应釜进行保温,从而使得浸胶液的制备在24±1℃下恒温进行,保证了制胶液过程的稳定性及胶液的良好性能,同时循环水的利用也减少了能耗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01J19/00GK20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胶液恒温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蒸汽发生器(1)、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蒸汽发生器(1)的出口分成两条支路分别连接RF循环温控部分和RFL循环温控部分;1)RF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一(2?1)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1)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一(2?1)的冷凝水出口一(7?1)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加套循环水缸(3?1)的进水口,加套循环水缸(3?1)出水口与循环水泵(4)进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一(2?1)的进水口,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一(2?1)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1)进入到换热器一(2?1)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2)RFL循环温控部分:通过蒸汽管道将换热器二(2?2)热蒸汽进口与蒸汽发生器(1)出口相连接,换热器二(2?2)的冷凝水出口二(7?2)作为热交换产生的冷凝水排空口,而另一出水口通过管道连接到RFL加套循环水缸(3?2)进水口,将循环水泵(4)进水口与加套循环水缸(3?2)出水口相通,再将循环水泵(4)出水口连接到板式换热器(5)进水口,板式换热器(5)出水口随之通过管道与冷冻水箱(6)进水口相连,最后冷冻水箱(6)管道出水口连接到换热器二(2?2)的进水口,这样通过控制从冷冻水箱(6)进入到换热器二(2?2)的冷冻水与从蒸汽发生器(1)进入到换热器二(2?2)的热蒸汽进行热交换,从而产生恒温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战
申请(专利权)人:骏马化纤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