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月明专利>正文

鼻腔撑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184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鼻腔撑开器使用过程中造成咽喉部位发干、发痒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部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在进气孔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该鼻腔支撑器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鼻腔进行支撑的康复治疗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是指一种鼻腔撑开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治疗面部创伤的过程中,鼻腔创伤较为常见,一是由于外力冲击造成的,二是由于烧伤等原因造成。治疗过程中发现,部分鼻腔创伤发生挛缩现象,并持续性缩小,不仅影响容貌,严重的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及分泌物的排出。鼻腔部位一旦发生粘连或疤痕增长造成鼻腔变形都可导致影响病人的发音及呼吸功能。因此针对此种情况的治疗时需要一种用于支撑鼻腔的器具将鼻腔撑开以防止发生上述不良现象。专利ZL200720173822. 5提供了一种鼻腔撑开器,该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通 孔。该专利提供的鼻腔撑开器在保证病人顺利呼吸的前提下对鼻腔进行支撑,可以有效防止鼻腔粘连及变形,对病人的鼻腔康复起到积极作用。但是病人反映该鼻腔撑开器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咽喉部位发干、发痒,给病人带来不适,究其原因在于,正常鼻腔呼吸时空气是由经鼻毛过滤、粘液湿润后进入鼻腔深部,而在鼻腔中塞入该撑开器,由于撑开器通孔的内表面光滑、干燥,空气直接由该通孔进入到鼻腔深部造成咽喉发干,导致刺激后发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鼻腔撑开器使用过程中造成咽喉部位发干、发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撑开器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部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在进气孔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该撑开器还设有把手,把手与撑开部相连,把手上开有贯通孔,贯通孔与进气孔相通。所述把手为圆柱状,与撑开部直径较大的一端相连。所述把手的直径小于撑开部较大一端的直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撑开器的表面开设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可以使进气孔内的湿度接近正常鼻腔内的湿度,在进气孔内设置过滤绒毛可以对吸进的空气进行有效过滤,由于该撑开器进气孔内部环境接近正常鼻腔内环境,可以保证吸进的空气不再干燥、带有尘埃,防止对喉部的刺激。该鼻腔支撑器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鼻腔进行支撑的康复治疗中。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一。附图2为本技术立体结构剖视示意图二。图中,I、撑开部,2、把手,3、进气孔,4、通孔,5、贯通孔,6、过滤绒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图2所示,该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1,该撑开部I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3。为方便该撑开器进出鼻腔,如图I、图2所示,该撑开器还设有把手2,把手2与撑开部I相连,把手上开有贯通孔5,贯通孔5与进气孔3相通。把手2设置为圆柱状,与撑开部I直径较大的一端相连,同时把手2的直径小于撑开部I较大一端的直径。 撑开部I及把手2个表面光滑、无棱角。为使进气孔3内的环境接近正常鼻腔内环境,如图I、图2所示,撑开部I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3贯通的通孔4,在进气孔3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6。该撑开器制作时,可以选用无毒硬塑或医用硅胶等材质制作,该材质可以模具成型,且软硬适宜、表面光滑,容易清洗。撑开器的具体尺寸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下鼻腔数据进行设计。鼻腔撑开器使用时,将撑开部I塞入鼻腔之中,把手2留在鼻腔之外,撑开部I的外表面与鼻腔内表面贴合,并利用自身刚性撑开鼻腔,撑开部I上的通孔4能够使得进气孔3内的湿度接近正常鼻腔内的湿度,空气在过滤绒毛6的过滤下以及经过进气孔3内的潮湿环境进入鼻腔深部,与正常鼻腔吸入的空气基本一致,不会对病人产生不适等刺激性反应。权利要求1.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部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在进气孔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鼻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该撑开器还设有把手,把手与撑开部相连,把手上开有贯通孔,贯通孔与进气孔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为圆柱状,与撑开部直径较大的一端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鼻腔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直径小于撑开部较大一端的直径。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针对现有技术中鼻腔撑开器使用过程中造成咽喉部位发干、发痒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部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在进气孔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该鼻腔支撑器结构简单、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鼻腔进行支撑的康复治疗中。文档编号A61M29/00GK202538141SQ20122002825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9日专利技术者夏月明, 慕爱娟, 李淑红 申请人:夏月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鼻腔撑开器,包括一撑开部,该撑开部成子弹头形,其外表面与人体鼻腔内表面生理结构相吻合,且两端具有贯穿撑开部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开部表面开有若干与进气孔贯通的通孔,在进气孔的内表面设有过滤绒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月明李淑红慕爱娟
申请(专利权)人:夏月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