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便携式鼻腔喷雾器,包括喷嘴装置和第三外壳,在第三外壳内放入有装有药液的药瓶,在药瓶内插入设置有喷嘴装置,在喷嘴装置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是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壳,在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孔洞,在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孔洞,在第一外壳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使用者手指按压的压块,在每个压块上有凹凸纹路。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鼻腔喷雾器的新型设计,针对特定人群携带鼻腔喷雾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此为中心展开对瓶体结构的重新设计,达到了符合便捷、人性化、高效、卫生等现代社会主题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产品结构设计、工业造型设计
,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实用医疗辅助用具,尤其是一种便携式鼻腔喷雾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鼻腔喷雾器大多形式单一,主要是由装有药水的玻璃瓶加上喷雾装置及瓶盖这三个主要部件组成。使用时,首先拧开瓶盖,将喷嘴伸入鼻孔,通过按压喷雾装置使得药水喷出,从而达到治疗鼻腔的目的。目前常见的鼻腔喷雾器主要有这两种:(1)一种是目前比较普遍常见的形式,即药瓶加上喷嘴及瓶盖的原始形式,药瓶通常为棕色玻璃小瓶,这种喷雾器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国内的鼻腔喷雾器大多都采用这种形式,但是这种形式往往为了追求简单低廉而忽视了外观以及使用的便捷性和舒适性,且由于瓶身较小及按压装置设计不合理,经常导致使用过程中手滑掉在地上,对于一些玻璃瓶来说往往意味着无法继续使用;(2)另外一种结构相对复杂些,这些通常出现在一些国外的品牌上,这些品牌往往更加注重使用的舒适性,通过在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增加塑料外壳以及改变按压方式使其更加符合人机的要求,不仅保证了内部结构的稳定性,而且使用起来更加舒适方便,这种喷雾器通常结构相对复杂,成本相对较高,对于一般经常性使用的用户来说实用度并不是很高。总之,这两种形式各有优劣,但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瓶盖的问题。此问题中既包含了使用过程中瓶盖的放置问题以及经常性使用所导致的瓶盖的松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喷雾器对于上述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从外观、使用、成本的角度考虑,对其进行了深度的解决,即将喷雾器的瓶盖与瓶身进行一体化设计,通过旋转伸缩的操作实现使用和未使用两种状态的切换,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便携式鼻腔喷雾器,包括喷嘴装置和第三外壳,在第三外壳内放入有装有药液的药瓶,在药瓶内插入设置有喷嘴装置,在喷嘴装置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外壳,在第二外壳是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壳,在第一外壳上设置有第一孔洞,在第二外壳上设置有第二孔洞,在第一外壳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使用者手指按压的压块。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每个压块上有凹凸纹路。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外壳、第二外壳、第三外壳及喷嘴装置上的喷嘴均为聚丙烯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作为一种鼻腔喷雾器的新型设计,针对特定人群携带鼻腔喷雾器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此为中心展开对瓶体结构的重新设计,达到了符合便捷、人性化、高效、卫生等现代社会主题的目的。与现有鼻腔喷雾器相比,这种新型鼻腔喷雾器更加便于人们的多种使用需求,采用了瓶体和瓶盖一体化的结构设计,使得喷雾器既省去了瓶盖放置的麻烦,同时也保证了喷头的卫生;通过简易的伸缩装置使得喷头伸出和缩进瓶体,当喷头伸出瓶体时,它可以像通常喷雾器一样正常使用,当喷头缩进瓶体时,通过特别的结构使其与外界隔离,从而满足用户的卫生的需求;另外,内部盛放药水的小瓶可以进行替换,实现了节约环保的要求。根据调查,鼻腔喷雾器在市场上有很大一部分受众人群,它可以用于急慢性鼻炎的辅助治疗,缓解鼻干燥、鼻出血、鼻塞、鼻痒、流涕等鼻腔不适症状,以及日常鼻腔卫生的护理;很多用户需要时刻将鼻腔喷雾器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而市面上的喷雾器都是简单的喷雾瓶加上瓶盖的形式,这种结构的缺点就是需要经常拔出和按上瓶盖,不仅给户外的使用造成了一定的不便,而且频繁的使用会使得瓶盖产生松动,经常使用到后期会出现瓶盖容易脱落的情况,不仅给人糟糕的使用体验,而且瓶盖容易脱落还影响喷头的卫生。因此,一体化设计的鼻腔喷雾器可以良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且其简单的结构也使得生产成本更加低廉。综上所述,该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造型简约、轻巧,方便携带;2.操作方便,只需通过旋转伸缩就可以进行使用;3.结构简单,简单的结构对于制造商的开模生产减少了很多麻烦,从而大大降低了技术成本的花费开销,经济效益好;4.节约环保,内部盛装药水的瓶子可以替换,而外部的主体装置可以长期固定使用,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5.风格新颖,设计风格新颖独特,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符合大众审美,配色为白色和蓝绿色组合,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6.人性化高效率,此设计针对用户在使用产品所遇到的种种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使之简单而高效。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化设计不仅外观简约大方,而且因为其一体化的设计使得户外的使用更加方便舒适,此外,该设计结构简单,仅是通过旋转使其孔洞错位的原理来实现其使用要求,对于生产的难度大大降低,使其价格上更具有竞争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未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下的操作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外壳,2-第二外壳,3-喷嘴装置,4-药瓶,5-第三外壳,6-第一孔洞,7-第二孔洞,8-压块,9-凹凸纹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个,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便携式鼻腔喷雾器,包括喷嘴装置3和第三外壳5,在所述第三外壳5内放入有装有药液的药瓶4,所述药瓶4为棕色的玻璃药瓶,并且是可以替换的,在所述药瓶4内插入设置有喷嘴装置3,在所述喷嘴装置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外壳2,在所述第二外壳2是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壳1,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孔洞6,在所述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7,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使用者手指按压的压块8,在每个所述压块8上有凹凸纹路9,所述第一外壳1、第二外壳2、第三外壳5及喷嘴装置3上的喷嘴均为聚丙烯塑料材质。本专利技术除了玻璃制的棕色药瓶外,三个外壳部件以及喷嘴装置都是由聚丙烯塑料(PP)制成,这种材料的优势在于无毒无味、质轻、耐弯曲疲劳性优良、化学稳定性好等。当喷雾器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其喷嘴和棕色药瓶是处在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封闭环境中,这是因为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上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相互错位所导致,然后如图3所示,通过旋转第一外壳,使第一外壳上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外壳上的第二孔洞处在同一位置,此时再将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向下移动,使得第二外壳缩进第三外壳内,喷嘴装置的喷嘴也通过经过重叠后的第一孔洞和第二孔洞伸了出来,直至达到图2所示状态。图2所示状态就是鼻腔喷雾器的使用状态,此时如图4所示,用手指按压第一外壳来触发喷嘴装置,使其喷嘴喷出药水,从而达到治疗鼻腔的目的,使用完后再按照图3所示步骤将鼻腔喷雾器返回到图1所示的未使用状态。此外,该鼻腔喷雾器还有两处设计细节:首先,第一外壳两边突出的手指按压部分的压块上采用了凹凸纹路处理,使得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手滑,体现出一种人性化的设计;其次,如图5所示,该鼻腔喷雾器的外壳部件结构简单,方便拆卸,也就是说当内部棕色药瓶内的药水用光时,用户只需要重新装上新的药瓶便可继续使用,这样一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便携式鼻腔喷雾器,包括喷嘴装置(3)和第三外壳(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外壳(5)内放入有装有药液的药瓶(4),在所述药瓶(4)内插入设置有喷嘴装置(3),在所述喷嘴装置(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外壳(2),在所述第二外壳(2)是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壳(1),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孔洞(6),在所述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7),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供使用者手指按压的压块(8)。
【技术特征摘要】
1.便携式鼻腔喷雾器,包括喷嘴装置(3)和第三外壳(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外壳(5)内放入有装有药液的药瓶(4),在所述药瓶(4)内插入设置有喷嘴装置(3),在所述喷嘴装置(3)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外壳(2),在所述第二外壳(2)是上方设置有第一外壳(1),在所述第一外壳(1)上设置有第一孔洞(6),在所述第二外壳(2)上设置有第二孔洞(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莉钧,左承鹏,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