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夏月明专利>正文

竹片传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88698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竹片传送装置,包括机架、一个设置有竹片传送通道的基板,竹片传送通道连接冲压机上的冲压工位;竹片传送通道上依次设置有分片机构、中途定位机构、二级输送机构;所述的分片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上方设置有一个可以供竹片叠放在内的存储槽;竹片传送通道上与存储槽底部开口正对的部位是落片区,落片区的中部开有第一吸气口,落片区两侧有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边叉,所述的边叉的顶面开有第二吸气口,第一吸气口低于第二吸气口,所述的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都连接负压气源;存储槽的底端与竹片传送通道及边叉上表面之间留有供竹片通过间隙;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中叉对准落片区的中部,所述的中叉和边叉都连接第一往复推动机构;中途定位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在中叉的行程终点设置有一下落的台阶;所述的二级输送机构包括: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推杆,推杆连接第二往复推动机构,推杆行程的起点是所述的台阶,终点是冲压工位;所述的第一往复推动机构与第二往复推动机构反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薄竹片的输送装置,尤其是与连续冲压机配套的 输送机构。(二)
技术介绍
扇骨的制作是以长条形薄竹片为原料的,现有的扇骨外形成形有 手工刀割法和砂轮磨削法,前者由技工手持一叠薄竹片在刀上割削成 型,这种传统方法不光速度慢,外形质量难以稳定,而且严重依赖操作工人的手艺,扇骨的外形难以保持一致;后者先将砂轮制作成扇骨 一侧的形状,工人将一叠竹片在砂轮上磨削成型,这种做法虽然对工 人的技能要求降低了,速度也有加快,但是竹片的磨削过程需要用水 冲洗,冲洗下来的水变成混有竹粉的污水,对环境污染很大,也浪费 水,此外砂轮磨削时竹片的边缘容易崩裂,成形后边缘粗糙,外形质在扇骨外形完成后还需要内部刻花,即在扇骨上镂刻出通透的花 形,现有的刻花工序由工人手持扇骨逐一在针头冲压机上完成,由于 人工换片、对准位置的速度有限,总体上加工速度慢,还容易打伤工 人的手指。类似的技术缺陷在用木片、硬纸片制作标签、书签时也存在。 受金属零件冲压的启发,容易想到如果采用连续冲压工艺可以一 次性地完成平片的外形和刻花的制作,并且连续冲压速度很快,效率很高,可以大大提高扇骨生产效率。长期以来业界人士反复研究,尝 试将金属连续冲压工艺转用到扇骨加工,但苦于无法实现竹片的快速 逐一分片、连续输送、准确定位,而不能成功。 一叠金属片的连续分 片送进是很方便的,只要将金属片叠放在垂直槽中,槽底留出一片厚 度的横向空隙,空隙的另一侧用同样厚度的拨叉推送即可。与金属片 不同,竹片或木片通常都带有翘曲,其厚度方向的低点与高点的距离 一般达到2倍厚度左右,无法通过标准厚度的空隙,如硬行推送则会 发生破裂;此外,竹片或木片或纸片容易吸潮膨胀或失水干縮,其厚 度发生变化。因此采用标准厚度的间隙无法实现分片输送。如果采用较大的间隙,虽然竹片能够通过,却引发了带片现象, 也就是几片竹片粘连在一起被送出的现象。原因在于竹片或木片容易 吸潮,有粘性,由于重量轻,片与片之间的粘性和摩擦力足以使其产 生带片现象。另外一个与材质有关的问题是传送过程的定位和保持姿态平衡。 一般连续冲压机的传送机构用推送的方式,由于金属零件重,推送后 定位准确,并且也能够保持姿态平衡。由于材质轻,竹片在被推送过 程中容易晃动,难以保持平衡的姿态, 一旦到达指定位置不容易定位, 容易滑移。而实现连续冲压的前提是加工件在传送中定位准确,否则 机器会卡壳。实现薄片的机械化分片、准确定位输送,是实现扇骨的连续性机 械化冲压制作的前提。现有的冲压设备和扇骨制作工艺由于无法实现 薄竹片的快速分片、也不能保证竹片在输送中定位准确、保持平衡,一直无法采用连续冲压成型工艺,导致扇骨制造效率低下,成为扇子 制造整体工艺流程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的扇骨制作设备不能准确地将薄竹片逐一、准 确地传送到冲压位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薄竹片逐一、准确地传 送到冲压位置的机械装置,为实现扇骨的连续冲压制作创造条件。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竹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一个设置 有竹片传送通道的基板,竹片传送通道连接冲压机上的冲压工位;竹片传送通道上依次设置有分片机构、中途定位机构、二级输送 机构;所述的分片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上方设置有一个可以供竹片叠放在内的存储槽,存 储槽底部的开口与竹片相适配且对准竹片传送通道;竹片传送通道上与存储槽底部开口正对的部位是落片区,落片区 的中部开有第一吸气口,落片区两侧有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边 叉,所述的边叉的顶面开有第二吸气口 ,第一吸气口低于第二吸气口 ,所述的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都连接负压气源;存储槽的底端与竹片传送通道及边叉上表面之间留有供竹片通 过间隙;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中叉对准落片区的中部,所述的中 叉和边叉都连接第一往复推动机构,当竹片落下时,边叉的吸气口位 于落片区内,中叉位于落片区外侧;所述的中途定位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在中叉的行程终点设置有一下落的台阶;所述的二级输送机构包括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推杆,推杆连 接第二往复推动机构,推杆行程的起点是所述的台阶,终点是冲压工 位;所述的第一往复推动机构与第二往复推动机构反相。优选地,所述的开口相对于竹片传送通道横向布置,所述的开口 的长边垂直于竹片传送通道。优选地,所述的中叉的前端的底部有一供竹片插入的缺口,所述 的缺口的高度与竹片相适配。进一步,所述的中途定位机构还包括台阶的底面上设置有第三 吸气口,第三吸气口分布在竹片传送通道的中部和两侧,第三吸气口 连接所述的负压源。所述的二级输送机构中,推杆设置在竹片传送通 道的两侧。进一步,所述的中途定位机构还包括台阶的上方装有弹性压片。 进一步,所述的输送间隙的高度是竹片厚度的2倍。 进一步,竹片下落时点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往复推动机构处于后止 点时。分片机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叠放在储存槽内的竹片的最底下一片 落下后,两端被边叉上的吸气口吸住,中部被基板上的第一吸气口吸 住,竹片中部下凹,由于吸力仅仅作用在最底下的竹片上,倒数第二 块竹片仍然保持挺直状态,因此,两者之间出现较大的可供中叉插入 的间隙,两者被有效地剥离。当往第一复推动机构将中叉向前推时,中叉前端压住竹片中部并向前推送,使之与紧靠的竹片分离开来,而 边叉上的吸气口起到了保持竹片姿态平衡、防止晃动的作用。由于最 底下的竹片是剥离后单独推送的,有效地防止了发生粘连带片现象。当竹片被推到台阶处时,中叉到了行程前端部,并在第一往复推 动机构带动下回抽,而竹片被台阶挡住留下,吸气口的设置能够帮助 竹片更好地保持平衡。中途定位机构的设置使得竹片能够经过分片过 程后修正位置和姿态,为最后平衡、准确地进入冲压工位打下基础。随后,推杆将竹片自台阶处推送到冲压工位。由于竹片是在被稳 定地定位、调整姿态后再被推杆推送的,并且推杆的推程短,仅仅是 从中途定位机构到冲压工位,因此在最后的一段行程中竹片能够保持 平衡,不滑移,准确地到达冲压工位。类似地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木片、硬纸片等轻质薄片的连续冲压 成形工艺。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能够确保薄竹片被逐一分片输送,避免粘连带 片;输送速度快,能够与冲压机匹配;还能够确保竹片在输送过程中 姿态稳定平衡,定位准确。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扇骨连续冲压成形工艺的关 键性技术难题,使得扇骨的连续冲压成形工艺成为可能,而扇骨连续 冲压成形工艺使扇骨的外形成形、刻花一次性实现,提高扇骨生产效 率几十倍,扇骨成形质量稳定、美观,摆脱了对工人手艺的依赖,减 少了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右侧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片机构示意图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片机构放入竹片后的示意图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分片机构分离竹片的示意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途定位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中途定位机构对竹片定位的示意图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中叉与竹片的配合关系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参照附图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扇骨制作机,包括机架10、 一个设置有竹片传送 通道1的基板5,竹片传送通道1连接冲压机21上的冲压工位。冲 压工位上装有用于制作扇骨的阴模25和阳模24。竹片传送通道1上依次设置有分片机构、中途定位机构、二级输 送机构。所述的分片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1上方设置有一个可以供竹片叠放在内的存储槽 2,存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竹片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一个设置有竹片传送通道的基板,竹片传送通道连接冲压机上的冲压工位; 竹片传送通道上依次设置有分片机构、中途定位机构、二级输送机构; 所述的分片机构包括: 竹片传送通道上方设置有一个可以供竹片叠放在内的存储槽,存储槽底部的开口与竹片相适配且对准竹片传送通道; 竹片传送通道上与存储槽底部开口正对的部位是落片区,落片区的中部开有第一吸气口,落片区两侧设有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边叉,所述的边叉的顶面开有第二吸气口,第一吸气口低于第二吸气口,所述的第一吸气口、第二吸气口都连接负压源; 存储槽的底端与竹片传送通道及边叉上表面之间留有供竹片通过间隙;可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中叉对准落片区的中部,所述的中叉和边叉都连接第一往复推动机构,当竹片落下时,边叉的吸气口位于落片区内,中叉位于落片区外侧; 所述的中途定位机构包括:竹片传送通道在中叉的行程终点设置有一下落的台阶; 所述的二级输送机构包括:沿竹片传送通道滑移的推杆,推杆连接第二往复推动机构,推杆行程的起点是所述的台阶,终点是冲压工位; 所述的第一往复推动机构与第二往复推动机构反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夏月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