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冲泡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0907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冲泡器。该饮料冲泡器,包括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合围成容置料包的冲泡腔,该底壁设有刺针,所述饮料冲泡器还设有带动料包脱离刺针的脱包组件及手持部,该脱包组件可转动地固定于手持部。如此,冲泡结束时,用户通过手持部将饮料冲泡器从饮料冲泡设备中取出,且,在拿捏手持部的同时即可带动脱包组件运动将料包脱离刺针,从而使得料包顺利脱离冲泡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不存在烫伤风险,此外,饮料冲泡器可以直接取出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加方便且清洗得更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泡器,尤其涉及一种饮料冲泡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冲泡腔大多数都是固定于机座内,不能拆卸,因此冲泡腔清洗不方便,从而直接影响饮料的卫生性;此外,其刺针也是固定在机座上不能拆卸,因此刺针的清洗也非常不便,由于刺针处即为出浆位置,刺针必然粘附饮料的残液,清洗不干净导致时间一长则容易发臭并滋生细菌,从而直接影响着饮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简便且安全的饮料冲泡器。 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饮料冲泡器,所述饮料冲泡器包括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合围成容置料包的冲泡腔,该底壁设有刺针。所述饮料冲泡器还设有带动料包至少部分脱离刺针的脱包组件和支撑脱包组件转动的支承部。所述脱包组件包括支撑料包的承载部以及与承载部连接并驱动承载部转动的驱动部。所述承载部为环结构或半环结构。所述驱动部包括按压段、与承载部连接的连接段、连接按压段和连接段的转动支承段,该转动支承段支撑于支承部。所述连接段上还设有防止浆液流淌的挡浆板。所述支承部为侧壁;或者所述饮料冲泡器还包括固定于侧壁的支架,所述支承部为支架;或者所述饮料冲泡器还包括手持部,所述支承部为手持部,所述驱动部位于手持部上方。所述支承部上设有限制承载部转动角度的止动凸筋,该承载部转动的角度为5至20度。所述冲泡腔内环绕刺针处设有引流通道,该刺针固定于引流通道中。所述刺针中空形成出浆通道,该刺针偏离冲泡腔的中轴线设置。本技术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饮料冲泡器包括容置料包的冲泡腔,该冲泡腔的底壁设有刺针,通过将刺针设置在冲泡腔的底壁,刺针可以随着冲泡腔自由取放,从而可以将刺针同冲泡腔从机座中单独取出清洗,使得清洗方便并且保证冲泡腔及刺针彻底清洗干净,防止冲泡腔及刺针清洗不干净导致发臭或滋生细菌,从而影响饮料的口感及品质。所述饮料冲泡器还设有带动料包至少部分脱离刺针的脱包组件以及支撑脱包组件转动的支承部。如此,冲泡结束时,用户将饮料冲泡器从饮料冲泡设备中取出,脱包组件以支承部为转动支点转动将料包脱离刺针的阻碍,从而使得料包可以顺利的脱离冲泡腔,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了成本,同时,脱包组件实现脱包不存在烫伤的风险;此外,饮料冲泡器可以直接取出进行冲洗,使得清洗更加方便且清洗更干净。所述承载部为环结构或半环结构。环结构或半环结构支撑起料包的凸缘,从而使得料包被顺利地脱离刺针。所述驱动部包括按压段、与承载部连接的连接段以及连接按压段及连接段的转动支承段,该转动支承段支撑于支承部。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手动按压其驱动部的按压段,利用杠杆的原理以转动支承段为支点,使得与连接段连接的承载部抬起,从而带动料包脱离刺针的阻碍,使得料包顺利的脱离冲泡腔。所述连接段上还设有防止浆液流淌的挡浆板。用户在操作过程中,浆液不会经挡浆板的阻挡不会烫伤用户。所述支承部上设有限制承载部转动角度的止动凸筋,该承载部转动的角度为5至20度。如此,防止转动过大带动料包的力较大,从而使料包迅速弹起飞出,楽;液飞派造成烫伤的危险。当转动的角度小于5度时,料包还没有彻底脱离刺针,料包不能顺利脱离冲泡腔;当转动的角度大于20度时,料包容易弹起飞出浆液飞溅。所述冲泡腔内环绕刺针处设有引流通道,该刺针固定于引流通道中,从而解决了漏浆问题,因为冲调饮料要在一定压力下进行,从而使得刺针与料包之间的密封十分困难,并且密封效果不理想,容易导致漏浆;而通过设置引流通道,则将从引出刺针边缘漏出将饮料通过引流通道同出浆通道的浆液汇集在一起,既避免了漏浆导致浪费,又可以保证刺针的清洗方便;此外,刺针的出浆通道意外堵塞时,浆液仍然可以从引流通道排出,避免了刺针堵塞引起的溢浆问题。所述刺针偏离冲泡腔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刺针中空形成出浆通道,如此,增加了溶解路径,使得料包内的物料与液体溶解地更加充分,制备的饮料更加均匀,避免了液体直接从出浆通道流出。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饮料冲泡器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饮料冲泡器的工作状态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饮料冲泡器的排脱状态的剖视图;图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10、饮料冲泡器;11、支架;111、挡浆板;12、底壁;13、侧壁;14、脱包组件;141、7承载部;142、驱动部;1421、按压段;1422、连接段;1423、转动支承段;1424、轴孔;1425、挡浆板;15、手持部;151、转轴;152、止动凸筋;16、冲泡腔;17、刺针;171、出浆通道;1711、进浆口 ;1712、出浆口 ;172、引流通道;1721、引浆口 ;1722、排浆口 ;173、三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述实施方式一请一并参阅图I、图2及图3所示的本技术饮料冲泡器的第一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饮料冲泡器10包括支架11、底壁12、侧壁13、脱包组件14及手持部15。该侧壁13与支架11固定连接。该底壁12及侧壁13合围成容置料包的冲泡腔16。该脱包组件14可转动地支撑于手持部15。该手持部15固定于支架11上。所述支架11设置有挡浆板111。所述底壁12固定有刺针17,该刺针17中空形成出浆通道171,该出浆通道171包括进浆口 1711及出浆口 171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刺针17偏离冲泡腔16的中轴线设置。所述冲泡腔16内环绕刺针17处还设有呈倒锥形的引流通道172,并且,该刺针17通过三骨结构173固定于引流通道172中。该引流通道172包括引浆口 1721及排浆口 1722,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引浆口 1721大于排浆口 1722,且该引浆口 1721的端面低于冲泡腔16底壁12的端面。通过引流通道172将冲泡腔16的饮料导出,从而解决了漏浆问题,同时从刺针17边缘漏出的饮料通过引流通道172同出浆通道171的浆液汇集在一起,既避免了漏浆导致浪费,又可以保证刺针17的清洗方便;此外,刺针17的出浆通道171意外堵塞时,浆液仍 然可以从引流通道172排出,避免了刺针17堵塞引起的溢浆问题。所述脱包组件14包括支撑料包的承载部141和与承载部141固定连接的驱动部142,该驱动部142驱动承载部141转动。所述承载部141为环结构或半环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承载部141为环结构,该环结构设置在冲泡腔16的上方,且内径与相邻冲泡腔16的内径相当。所述驱动部142位于手持部15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驱动部142包括按压段1421、与承载部141连接的连接段1422、连接按压段1421和连接段1422的转动支承段1423,该转动支承段1423上开设有轴孔1424,且该转动支承段1423经轴孔1424支撑于手持部15,该连接段1422上设有与挡浆板111相配合的挡浆板1425。所述手持部15为环形把手,该手持部15上固定有转轴151,该转动支承段1423经轴孔1421与转轴151可转动地支承于手持部15上方。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手持部15上还设有止动凸筋152,该止动凸筋152限制承载部141转动的角度,该承载部141转动的角度为5至10度,当转动的角度小于5度时,料包还没有彻底脱离刺针17,料包不能顺利脱离冲泡腔16 ;当转动的角度大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饮料冲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冲泡器包括底壁及侧壁,该底壁及侧壁合围成容置料包的冲泡腔,该底壁设有刺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宁纪昌罗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