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世鑫专利>正文

改进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收折中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00039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3 17:24
一种改进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收折中棒结构,包含具有操控单元的握把、中棒单元、活动巢、上巢、子弹头、开伞弹簧及伞骨组主要构件,于伞握把内的操控单元的结构设置一绕设有安全绳的逆止轮,使安全绳一端固接于逆止轮上而另一端向上穿越中棒单元并跨绕活动巢上的滑轮后固接于上巢上,并于逆止轮上方配设一卡制体,使逆止轮受卡制体底端抵撑;其次是于中棒单元的第二节中棒顶部内固设一内塞,并插置一顶端与上巢固接而底端固设一动作塞的半圆动作管,再于内塞内设一滑轮并绕设一动作绳,使动作绳一端固接于子弹头顶部,而另一端与动作塞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自动开收伞的使用及控制的安全性大为提升,大幅节省制造成本,压缩收伞动作更为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开收伞的改进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改进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收折中棒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较早期的自动开收伞的结构及动作方式大致上如美国专利第US6,684,893B2号所示,该控制结构设置于伞握把内,其主要是于一具有空心内部的主体内装设一控制环体,于控制环体一侧底部枢设有控制柱,另于主体一侧设有一按钮,而从伞握把侧方的开孔外露,借此组构来控制伞中棒的收放。但是,此自动开收伞的最大问题便是发生在压缩收伞的过程上,因为收伞时是对该伞具中棒内的开伞弹簧进行压缩的动作,而开伞弹簧的长度相当于三节中棒总长,其长度较长,相对的其强度及弹力都不小,因此,使用者手部必须用很大的力量来进行压缩收伞且须一次性压入扣合,但若施力或动作稍有不当时,受压 缩的开伞弹簧会以极大的力量将中棒复弹而经常造成使用者手部或身体其它部位受伤,是以,此种自动开收伞在实际使用上则有几点缺失I.在压按钮收伞时,只能将各伞骨连同伞面收折,而中棒组仍保持三节管体完全伸张的最长长度,因此让双手较短的妇女或小孩在用双手将中棒组往伞握把处压缩收伞的动作上产生不便。2.由于开伞弹簧的长度是从第一节管体至第三节管体顶端,其强度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自动开收伞安全收折中棒结构,其主要是针对自动开收伞的操控单元及中棒单元的结构的改进,包含具有操控单元的握把、中棒单元、活动巢、上巢、子弹头、开伞弹簧及伞骨组主要构件,其特征在于,是于伞握把内的操控单元的结构设置有一绕设有安全绳的逆止轮,使安全绳一端固接于逆止轮上而另一端向上穿越中棒单元并跨绕活动巢上的滑轮后固接于上巢上,并于逆止轮上方配设一卡制体,使逆止轮受卡制体底端抵撑;其次是于中棒单元的第二节中棒顶部内固设一内塞,并插置一顶端与上巢固接而底端固设一动作塞的半圆动作管,再于内塞内设一滑轮并绕设一动作绳,使动作绳一端固接于子弹头顶部,而另一端与动作塞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鑫
申请(专利权)人:郭世鑫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