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零件、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子体温计技术

技术编号:799831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7: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于以覆盖非金属零件的方式接合有金属零件的电子零件而言,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的电子零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10)包含非金属零件(11)与金属零件(14),金属零件(14)覆盖设置在非金属零件(11)表面的包覆区域(11b),包覆区域(11b)与金属零件(14)经粘接剂层(12)而粘接,粘接剂层(12)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硬化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零件、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及电子体温计,详细而言,涉及ー种将金属零件与非金属零件接合而成的电子零件、该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及包含该电子零件的电子体温计。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或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所使用的电子零件的构造变得精密,在组装电子零件的过程中,要求高超的组装技木。以往,对于电子零件的组装,使用例如螺固等机械性的接合方法或利用粘接剂等的接合方法。然而,螺固虽为可简单地进行接合的方法,但水容易从接合部渗入,因此不适用于制造需要具有防水性等性质(例如电子体温计所包含)的电子零件。 作为粘接剂,存在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热硬化型粘接剂、常温湿气硬化型粘接齐U、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等多种粘接剂(专利文献I 6)。(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6-98180号公报(2006年4月13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3-118432号公报(1991年5月21日公开)”。专利文献3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公昭60-23794号公报(1985年6月10日公开)”。专利文献4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公昭58-018960号公报(1983年4月15日公开)”。专利文献5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07-26476号公报(2007年2月I日公开)”。专利文献6 :日本国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平6-225495号公报(1994年8月12日公开)”。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对于以覆盖非金属零件的方式接合有金属零件的电子零件而言,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的技术到目前为止尚不存在。因此,无法较佳地制造例如通过将不锈钢套(金属零件)与树脂制的本体罩壳(非金属零件)接合而形成中空部,将传感器等机构零件配置在该中空部的电子体温计等。S卩,对于紫外线硬化型粘接剂,在以覆盖非金属零件的方式接合金属零件的情况下,难以将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接合。对于如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热硬化型粘接剂,为了硬化而需要高温条件,因此有可能损坏非金属零件。而且,常温湿气硬化型粘接剂因仅在空气中放置短时间便发生硬化,所以可使用时间非常短,从而导致操作性差。而且,对于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利用常温硬化型粘接剂填充不锈钢套的空洞部的方法,则需要花费很长的硬化时间。此外,在专利文献3 6中,记载有使用兼具紫外线硬化性与厌氧硬化性的粘接齐IJ,将金属零件彼此粘接,但众所周知,厌氧硬化型粘接剂在非金属零件上不发生硬化反应。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所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以覆盖非金属零件的方式接合有金属零件的电子零件而言,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 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的电子零件及其制造方法。为了解决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包含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所述金属零件覆盖设置在该非金属零件表面的包覆区域,该电子零件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区域与所述金属零件经粘接剂层而粘接,所述粘接剂层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硬化而成。根据所述构成,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使用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而粘接。利用自金属零件与非金属零件之间的间隙照射的紫外线所产生的自由基,使被照射紫外线的入口附近的粘接剂硬化,利用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连锁聚合性而使未直接照射光的部分(与非金属零件接触的部分)的粘接剂硬化。此外,以在被照射紫外线的入口附近产生的自由基为触发点,促使涂覆有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的金属零件附近的金属表面与有机过氧化物反应,利用金属表面与有机过氧化物的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使与金属零件接触部分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硬化。由此,不需要高温条件且可在短时间内使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粘接。而且,如下所述,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的可使用时间较长,因而操作性良好。这样,根据所述构成,可提供ー种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进行组装的电子零件。在本专利技术的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电子零件包含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该金属零件覆盖设置在该非金属零件表面的包覆区域,该电子零件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含如下步骤粘接剂层形成步骤,在所述包覆区域与所述金属零件之间形成粘接剂层,所述粘接剂层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构成;及紫外线照射步骤,向所述非金属零件与所述金属零件之间的间隙照射紫外线。根据所述构成,使用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将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粘接。与金属零件接触部分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是利用有机过氧化物与金属零件之间的反应所产生的自由基而硬化的,而与非金属零件接触部分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是利用自金属零件与非金属零件之间的间隙照射的紫外线所产生的自由基而连锁硬化的。由此,不需要高温条件,且可在短时间内使非金属零件与金属零件粘接。而且,如下所述,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的可使用时间较长,因而操作性良好。这样,根据所述构成,可以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制造电子零件。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对于以覆盖非金属零件的方式接合有金属零件的电子零件,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且不需要高温条件,并可在短时间内组装该接合的电子零件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载而变得明确。而且,本专利技术的优势也将通过參照附图进行的以下说明而变得明确。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的制造过程的图。图3是表示粘接性评价中使用的粘接性评价用样本的制作过程的图。图4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粘接剂的可使用时间的图表。图5是表示使用实机进行粘接强度评价实验的情况的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子体温计的粘接部的放大照片。10电子零件11非金属零件Ila 台阶Ilb 下段区域(包覆区域)Ilc 上段区域(邻接区域)12粘接剂层12a 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14金属零件14a 侧面14b 底面15感温元件16导线30粘接剂供给单元40紫外线照射装置41紫外线41a 紫外线路径100 评价试验用样本101非金属零件IOla 台阶IOlb 下段区域(包覆区域)IOlc 上段区域(邻接区域)102粘接剂103厚度计104金属零件200实机(电子体温计)201树脂制本体罩壳(非金属零件)204不锈钢套(金属零件)400粘接强度測定器401固定部402固定部403负载产生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ー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电子零件10的概略构成的图。如图I所示,电子零件10包含非金属零件11及覆盖非金属零件11的一部分的金属零件14。在非金属零件11的表面形成有台阶11a,该非金属零件11被分成由金属零件14覆盖的下段区域(包覆区域)lib、以及上段区域(邻接区域)11c。该下段区域Ilb与金属零件14经由粘接剂层12而粘接。由此,非金属零件11 (的上段区域lie)与金属零件14设计为同一平面。另外,此时,金属零件14与非金属零件11之间的空隙的截面成为L字型。粘接剂层12是由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及有机过氧化物的紫外线厌氧硬化型粘接剂12a硬化而成的。在本说明书中,所述“紫外线厌氧硬化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增谷直纪中岛诚二福原智博角谷彰朗西川和义
申请(专利权)人:欧姆龙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