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92597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22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其可以简单地提高用于将车轮轴插入到摇臂的开口部的防水性,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调链器(45R)包括:第1板状部(47),该第1板状部(47)沿摇臂(11)的长度方向长条地形成,封闭一方长孔(42R);轴套部(48),该轴套部(48)固定于第1板状部(47),车轮轴插入该轴套部(48)的内周;第2板状部(49),该第2板状部(49)以与第1板状部(47)一起夹持轴套部(48)的方式固定于轴套部(48),沿摇臂(11)的长度方向形成,封闭另一方长孔(42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公开了将通过调整车轮轴的前后位置而调整驱动链条的张力的调链器设在机动两轮车的摇臂(swing arm)内的结构(参照专利文献I)。前述结构中,调链器具备供车轴插入的轴套;与轴套结合并限定车轴的上下位置的平板状的垫圈部;结合于垫圈部的调链器螺钉,调链器被从摇臂的后端开口内插。调链器螺钉贯通覆盖摇臂的后端开口的端盖,并在端盖外侧将螺母螺纹连接,通过调整该螺母可以由调链器进行调整。·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 - 208618号公报在前述专利文献I涉及的结构中,在摇臂中,由于为了使后轮的车轴通过而形成的开口部的轮圈侧没有被封闭,因此优选通过使构成调链器的轴套大型化,或设计摇臂内侧的结构物等,设置使开口部防水的结构,但是在使轴套大型化等的情况下,存在调链器的结构为复杂化并且耗费制造成本,而且产生重量增加这样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实际情况而做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该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可以简单地提高用于将车轮轴插入到摇臂中的开口部的防水性,谋求制造成本的降低和轻量化。作为解决前述课题的手段,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机动两轮车I的调链器结构,该机动两轮车I具备可摆动的摇臂11,该摇臂11在后部保持车轮轴29 ;驱动链条32,该驱动链条32卷绕在动力单元9和前述车轮轴29之间,传递驱动力;在前述摇臂11上形成有供前述车轮轴29穿过的左右一对长孔42R,并且在前述摇臂11的后端形成有开口部46,从该开口部46向前述摇臂11内插入有调整前述车轮轴29的前后位置的调链器45R,前述开口部46被端盖51覆盖,其特征在于,前述调链器45R包括第I板状部47,该第I板状部47沿前述摇臂11的长度方向呈长条地形成并封闭一方前述长孔42R ;轴套部48,该轴套部48固定于该第I板状部47并在内周插入有前述车轮轴29 ;第2板状部49,该第2板状部49以与前述第I板状部47 —起夹持前述轴套部48的方式被固定于前述轴套部48,沿前述摇臂11的长度方向呈长条地形成并封闭另一方前述长孔42R ;在前述第I板状部47和前述第2板状部49的任一个上结合有贯通前述端盖51的调链器螺钉50,并且在贯通该调链器螺钉50的一侧的端部螺纹结合有螺母52。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中,在前述第I板状部47结合有贯通前述端盖51的调链器螺钉50,前述第I板状部47的板厚形成为大于前述第2板状部49的板厚。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中,前述第I板状部47的上下方向宽度形成为小于前述摇臂11内部空间的高度,在前述第2板状部49中的与前述轴套部48结合的结合部位的上下位置形成有限定前述调链器45R的上下位置的凸部54、55。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2或3中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中,前述摇臂11 :28L、28R以左右一对的方式构成,前述调链器45L、45R分别设在左右一对前述摇臂28L、28R上,前述车轮轴29由螺栓构成,该螺栓的头部29A从车宽方向外侧抵接于一方前述摇臂28R,并且该螺栓的顶端29C侧以经由前述调链器45L贯通另一方前述摇臂28L的方式配置,位于前述螺栓的顶端29C侧的前述调链器45L的前述第2板状部49配 置在前述螺栓的头部29A侧。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为在技术方案I 4中任意一项记载的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中,前述第I板状部47、前述第2板状部49、前述轴套部48和前述调链器螺钉50分别由独立的部件构成。根据技术方案I中记载的专利技术,通过由第I、第2板状部封闭摇臂的长孔,可以简单地提高对摇臂内部的防水性,可以抑制制造成本。另外,可以用不需要其它部件的结构提高防水性,因此可以抑制重量的增加。根据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专利技术,使为了由调链器螺钉调整前后位置而需要刚性的第I板状部的板厚大于第2板状部的板厚,由此可以抑制必要以上的重量的增加,谋求轻量化。根据技术方案3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在板厚小的第2板状部上形成有用于限定上下位置的凸部,因此可以进一步谋求轻量化。根据技术方案4中记载的专利技术,当将由螺栓构成的车轮轴插入到轴套部时,将螺栓从上下位置受到限定的第2板状部插入,因此可以提高组装性。根据技术方案5中记载的专利技术,由于各部件由独立的部件构成,因此可以容易地进行成形加工,谋求提高生产率。附图说明图I为具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的构造的调链器的机动两轮车的左侧视图。图2为前述机动两轮车的后方主要部分的后视图。图3为沿图I的A — A线的剖面图。图4为前述调链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为前述调链器的右侧视图。图6为前述调链器的俯视图。图7为前述调链器的左侧视图。图8为沿图2的B — B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附图中,图中的箭头FR表示车辆的前方,箭头UP表示车辆的上方,箭头LH表示车辆的左方。图I表示具有采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调链器结构的调链器的机动两轮车1,首先,机动两轮车I的车架2由设在前端的前管3、从该前管3向后方斜下方延伸的主车架4、安装在该主车架4的后端的枢轴盘(pivot plate)5、从主车架4的后端向后方斜上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位扶手6以及架设在主车架4的后部和座位扶手6上的左右一对副车架7构成。在前管3上自由转向地安装有左右一对前叉8,在主车架4的发动机吊架4A和枢轴盘5上安装有动力单元即发动机9。在枢轴盘5上经由枢轴10可自由摆动地安装左右一对摇臂11,在座位扶手6上安装燃料箱12。前叉8在其上部连结于转向杆13,在转向杆13的上部安装车把14,在前叉8的下端安装有前轮15。发动机9在后部一体地设有变速器16,并且该变速器16前后长且大致水平地配置。在发动机9的曲轴箱17上安装气缸体18,该气缸体18是安装有气缸盖19的··驱动源。在气缸盖19的上部安装有进气装置20,在气缸盖19的下部安装排气管21。进气装置20由化油器23和空气滤清器24构成,该化油器23经由进气管22连接于气缸盖19,该空气滤清器24经由连接管(未图示)连接于该化油器23。在排气管21的后端连接有消声器25。变速器16的输出轴26从曲轴箱17的侧面向侧方突出,在该输出轴26上安装有驱动链轮27。摇臂11具备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臂部28L、28R,在这些臂部28L、28R各自的后端上架设有车轮轴即车轮轴29,后轮30被支承在车轮轴29上。在后轮30上一体地设有从动链轮31,在驱动链轮27和从动链轮31上卷绕有驱动链条32。另外,左右一对后缓冲器单元33安装在摇臂11的后端部和座位扶手6之间。参照图2、图3,后轮30具有安装轮胎34的轮圈35,轮圈35 —体地具备中央轮毂部36和从轮毂部36呈放射状延伸的多个轮辐部37。轮毂部36经由左右偏置地配置在车轮轴29上的轴承38、38,可旋转地被车轮轴29支承。在轮毂部36的左方,从动链轮31固定在被可旋转地支承于车轮轴29的圆盘状的基板39上,该基板39经由图示省略的弹性部件卡合于轮毂部36上,这样来自驱动链条32的旋转被传递到后轮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两轮车的调链器结构,前述机动两轮车(1)具备:可摆动的摇臂(11),该摇臂(11)在后部保持车轮轴(29);驱动链条(32),该驱动链条(32)卷绕在动力单元(9)和前述车轮轴(29)之间,传递驱动力;在前述摇臂(11)上形成有供前述车轮轴(29)贯穿的左右一对长孔(42R),并且在前述摇臂(11)的后端形成有开口部(46),调整前述车轮轴(29)的前后位置的调链器(45R)从该开口部(46)插入到前述摇臂(11)内,前述开口部(46)被端盖(51)覆盖,其特征在于,前述调链器(45R)包括:第1板状部(47),该第1板状部(47)沿前述摇臂(11)的长度方向呈长条状地形成,用于封闭一方前述长孔(42R);轴套部(48),该轴套部(48)固定于该第1板状部(47),前述车轮轴(29)穿过该轴套部(48)的内周;第2板状部(49),该第2板状部(49)以与前述第1板状部(47)夹持前述轴套部(48)的方式固定于前述轴套部(48)上,沿前述摇臂(11)的长度方向呈长条状地形成,用于封闭另一方前述长孔(42R);在前述第1板状部(47)和前述第2板状部(49)的任一个上结合有贯通前述端盖(51)的调链器螺钉(50),并且在该调链器螺钉(50)的贯通侧的端部螺纹结合有螺母(52)。...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木幸彦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