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762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该装置为下标高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轧线标高,使轧线标高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它安装在机架窗口的下部,由传动侧液压马达、螺母、螺杆、活动垫架、支撑框架、阶梯垫、滑座、均压垫、测压仪、滑板、连杆、轨道、保护罩、光电编码器、滚轮轴承、抬升液压缸等组成。该装置一方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轧机自动化水平,减少操作时间,同时克服了采用液压缸自动调整装置造成的占用空间大,投资大的缺点,减少结构占用的空间,使运行轻便灵活、轧机布置更加紧凑。(*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板带轧机,尤其涉及一种板带轧机下轧辊标高调 整装置。技术背景轧钢机由于轧辊需经常重磨,直径减小,因而轧机轧制线标高需要进行补 偿。目前,板带轧机下轧辊标高调整有人工手动换垫和液压缸自动调整阶梯垫 两种方式。人工手动换垫方式,工人操作强度大,作业效率低,自动化水平低,还可 能出现传动侧、操作侧垫块厚度更换出错造成设备损坏的现象,维护也不方便。采用自动换阶梯垫则可有效地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作维护量,减少 操作时间,为生产争取更多的时间,效率更高,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并保证两 端标高一致。而目前自动换阶梯垫的技术一般是采用液压缸驱动阶梯垫,这种 结构占用操作侧换辊装置空间比较大,且运动部位采用滑板,其滑动阻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旨在公开一种新型轧机阶梯 垫装置,该装置一方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轧机自动化水平,减少操作 时间,同时克服了采用液压缸自动调整装置造成的占用空间大,投资大的缺点, 减少结构占用的空间,使运行轻便灵活、轧机布置更加紧凑。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包括螺母、螺杆、活动垫架、支撑框架、阶梯 垫、滑座、均压垫、测压仪、滑板、连杆、保护罩、抬升液压缸,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传动侧液压马达、光电编码器、滚轮轴承和轨道,所述的阶梯垫卡在活 动垫架内,阶梯垫的两侧端面与活动垫架的内侧面斜面定位,阶梯垫的下底面 与均压垫的上表面斜面配合;所述的螺杆与螺母构成螺纹副,螺母卡在活动垫 架内,所述的液压马达驱动螺纹副,从而推动活动垫架;滚轮轴承把合在活动 垫架两侧并支承活动垫架,滚轮轴承在轨道上滚动;所述的光电编码器安装于 液压马达尾部。所述的螺杆与螺母构成的螺纹副为梯形螺纹副。 所述的马达为带制动模块的液压马达。所述的测压仪座在滑座内,测压仪的上面是均压垫,滑座下固装滑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主要包括以下几 个方面1、 所述装置采用液压马达驱动螺纹副的方式,从而推动活动垫架及卡于活 动垫架内阶梯垫移动,使整体结构简单紧凑、节省了空间;2、 所述装置中活动垫架两侧把合滚轮轴承,滚轮轴承在轨道上滚动,卡于 活动垫架内的阶梯垫跟随移动,取代了现有的运动部位的滑板滑动方式,变滑 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使移动轻便灵活,维护方便;3、 所述装置中阶梯垫两端面与活动垫架之间的装配采用斜面定位,加工简 单,安装方便,从而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4、 所述阶梯垫下底面与均压垫上表面均斜面配合,阶梯垫通过斜面滑动到 均压垫上,而且在移动时仅有1 2块阶梯垫与均压垫相对滑动,滑动阻力大大 减小;5、 所述的光电编码器安装于液压马达的尾部,进行阶梯垫位置的检测及定 位,,并可达到本装置的功能要求前提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6、 与原来的液压缸驱动阶梯垫结构相比整个装置的维护量及成本大大降低。附图说明本技术附图3张,其中图1为阶梯垫调整装置沿轧机机架中心的剖视图。图2反映阶梯垫移动的局部俯视图。图3为沿轧机牌坊压下中心线的剖视图。图中,1、传动侧液压马达2、螺母3、螺杆4、活动垫架5、支撑框 架6、阶梯垫7、滑座8、均压垫9、测压仪10、滑板11、连杆12、 轨道13、保护罩14、光电编码器15、滚轮轴承16、抬升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所述的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为下标高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轧线 标高,使轧线标高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它安装在机架窗口的下部,由传动侧带制动模块的液压马达l、螺母2、螺杆3、活动垫架4、支撑框架5、阶梯垫6、 滑座7、均压垫8、测压仪9、滑板IO、连杆ll、轨道12、保护罩13、光电编 码器14、滚轮轴承15、抬升液压缸16组成。轧机阶梯垫的调整在换辊时进行, 当轧机工作辊换出后,下支承辊由抬升液压缸16升起到最高位置后,液压马达 1驱动螺杆3,并通过卡在活动垫架4中的螺母2推动活动垫架4及卡于活动垫 架4内的阶梯垫6;另一方面活动垫架4两侧把合的滚轮轴承15在轨道12上 滚动,则安放在活动垫架4上的阶梯垫6跟随移动,同时安装在液压马达l尾 部的光电编码器14进行位置检测以确定准确的位置,通常根据辊径的变化由计 算机程序确定调节级数和移动行程,阶梯垫6到达设定位置后,液压马达1停止 工作,抬升液压缸16縮回到原始位置,下支承辊落在调整好的阶梯垫6上。这 样,阶梯垫装置就完成了一次标高调整。所述的阶梯垫卡在活动垫架内,阶梯 垫的两侧端面与活动垫架的内侧面斜面定位,加工简单,安装方便,从而大大 降低了制造成本;阶梯垫的下底面与均压垫的上表面斜面配合,阶梯垫通过斜 面滑动到均压垫上,而且移动时仅有1 2块阶梯垫与均压垫相对滑动,滑动阻 力大大减小。整个阶梯垫装置为一集成滑台,在均压垫8下有矩形测压仪9,测压仪座在 滑座内,进行轧制压力的检测。更换轧机支承辊时滑座和支承辊由机外换辊机 构一起拉出。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自动化换垫,在提高轧机自动化水平,降 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兼有节省空间、结构紧凑、运行灵活、投资小效益高的优势,其预计经济效益可观1、 与手工换垫相比,按一年换40 50次, 一次0. 5小时计算, 一年可 节省20 25小时,则一年可多轧钢6000 7500 t,纯利润可达600 750万元/ 年;2、 与现有液压缸式阶梯垫相比,少占用换辊侧空间3. 5X1. 5X0. 7m3, 使支撑换辊行程减少1.0m以上,相关设备可减重约20t,以上则可节约20tX 4万元/〖=80万元;3、 与现有液压缸式阶梯垫相比,位置检测元件由位移传感器改为编码 器,成本降低约2万元。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包括螺母(2)、螺杆(3)、活动垫架(4)、支撑框架(5)、阶梯垫(6)、滑座(7)、均压垫(8)、测压仪(9)、滑板(10)、连杆(11)、保护罩(13)、抬升液压缸(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侧液压马达(1)、光电编码器(14)、滚轮轴承(15)和轨道(12),所述的阶梯垫(6)卡在活动垫架(4)内,阶梯垫(6)的两侧端面与活动垫架(4)的内侧面斜面定位,阶梯垫(6)的下底面与均压垫(8)的上表面斜面配合;所述的螺杆(3)与螺母(2)构成螺纹副,螺母(2)卡在活动垫架(4)内,所述的液压马达(1)驱动螺纹副,从而推动活动垫架(4);滚轮轴承(15)把合在活动垫架(4)两侧并支承活动垫架(4),滚轮轴承(15)在轨道(12)上滚动;所述的光电编码器(14)安装于液压马达(1)尾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杆(3) 与螺母(2)构成的螺纹副为梯形螺纹副。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马达(l) 为带制动模块的液压马达。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该装置为下标高调整装置,用于调整轧线标高,使轧线标高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它安装在机架窗口的下部,由传动侧液压马达、螺母、螺杆、活动垫架、支撑框架、阶梯垫、滑座、均压垫、测压仪、滑板、连杆、轨道、保护罩、光电编码器、滚轮轴承、抬升液压缸等组成。该装置一方面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轧机阶梯垫装置,包括螺母(2)、螺杆(3)、活动垫架(4)、支撑框架(5)、阶梯垫(6)、滑座(7)、均压垫(8)、测压仪(9)、滑板(10)、连杆(11)、保护罩(13)、抬升液压缸(1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动侧液压马达(1)、光电编码器(14)、滚轮轴承(15)和轨道(12),所述的阶梯垫(6)卡在活动垫架(4)内,阶梯垫(6)的两侧端面与活动垫架(4)的内侧面斜面定位,阶梯垫(6)的下底面与均压垫(8)的上表面斜面配合;所述的螺杆(3)与螺母(2)构成螺纹副,螺母(2)卡在活动垫架(4)内,所述的液压马达(1)驱动螺纹副,从而推动活动垫架(4);滚轮轴承(15)把合在活动垫架(4)两侧并支承活动垫架(4),滚轮轴承(15)在轨道(12)上滚动;所述的光电编码器(14)安装于液压马达(1)尾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际军赵容仲张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