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立剖面齿轮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632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轧钢机的主传动装置,特别用于中、小型轧机二辊和三辊轧机的传动的立剖面齿轮座。由主、被动人字齿轮轴部件、箱型底座、外壳组成,呈上、下结构,上部的铸造外壳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壳体活动连接组成,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轴承放置在孔中,轴承外侧安装侧封盖,下部是既起支撑作用,又起润滑油收集作用的箱型底座。机体强度高,便于设计,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轧钢机的主传动装置,特别试用于中、小型二辊和三辊轧机的传动。立剖面齿轮座与水平剖面齿轮座相比,能够使用滚动轴承,传动效率高,啮合质量好,从结构上彻底解决了水平剖面齿轮座的轴承座连接困难的问题。目前使用的立剖面齿轮座结构是两对沿轴线立剖分的具有轴承孔的架体支撑着两个(三个)齿轮轴,每对支架都是用螺栓联接,两对架体之间用横梁联接,上、下横梁由四块组成。这些构件用螺栓联接后,形成了齿轮轴的支撑机架,机架实际上是由12个焊接结构件联接而成。齿轮轴的轴间定位环设在每个齿轮轴轴承孔的外侧。机架的下部是箱型底座,它既是机架的支撑底座,又是润滑油集聚箱。在整个机架的外面还罩上了一个既起防护作用又防止润滑油飞溅的防护罩,综上所述的齿轮座存在以下缺点1、这种齿轮座因其结构件数目多,用以组合成机体所用的联接螺栓数目多,所以给安装调整带来很多的麻烦;2、检修所费工时较长,每经过一次检修后,精度受到影响;3、齿轮座的每个构件都是焊接件,焊缝数目多,制造中用的工时也多,工序繁琐;4、机架在里面,防护罩在外面的结构形式给润滑油管的安装增加了困难,罩顶安装钢管,再用软管引入防护罩内接到润滑点上,罩顶的软管出口密封处理不当时,灰尘就会落入机体内。5、防护罩不可能做得笨重,因此用薄钢板焊成,但易变形,所以与箱型底座结合的底缘面密封性差,此处很容易渗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体强度高,便于设计,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的齿轮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立剖面齿轮座由主、被动人字齿轮轴部件、箱型底座、外壳组成,呈上下结构,上部的铸造外壳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壳体活动连接组成,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的轴承放置在孔中,轴承外侧安装侧封盖,下部是既起支撑作用,又起润滑油收集作用的箱型底座。本技术提供的立剖面齿轮座,外壳下端具有止动凸缘,与箱型底座上端的止口配合后活动联接,可以抵抗外力作用,避免外壳和底座间的串动。本技术提供的立剖面齿轮座,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剖分面上有回油沟,下部有回油缺口。本技术立剖面齿轮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立剖面齿轮座的铸造外壳取代了现有技术的齿轮座的机架和防护罩,既起齿轮轴的支撑作用,又起防护作用。只要将外壳的两片壳体合拢,就成了齿轮轴的强力支撑体,并具有良好的防护性和密封性,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齿轮轴上部主体部件可以有备件,检修时,只要松开上部外壳与箱型底座的联接螺栓,在较短的时间内用备件替换下欲检修的主体部件。箱型底座可以不动,所以无需进行机列找正,调中工序;2、本技术立剖面齿轮座制造工序简便,只要制造加工时保证轴承孔的精度,经过以后拆卸不会影响精度,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因螺栓联接处过多影响精度的问题;3、本技术的外壳和底座刚度大,各结合面密封性好,而且在两外壳剖分面上设计了回油沟,外壳下端的凸缘起了挡油作用,因此防渗效果好。4、本技术只要打开轴承端盖和外壳上的观察孔盖可以方便地检查轴承和齿轮的状况。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立剖面齿轮座沿轴线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立剖面齿轮座的侧视图。图中所示的立剖面齿轮座用于两辊轧机的传动,由主动人字齿轮轴1、轴承4、联接盘9和6组装成主动人字齿轮轴组件。被动人字齿轮轴2、轴承4、联接盘6组装成被动人字齿轮轴组件。如图1所示,主动人字齿轮轴组件置下,被动人字齿轮轴组件置上,两半结构相同的外壳10用螺栓联接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轴的轴承4放置在孔内,轮齿相互啮合,同轴两孔的同心度和与相邻孔的中心距都由加工制造中得到保证。主动齿轮轴1两端都外伸,轴承外侧放置通孔侧封盖5,被动齿轮轴2只一端外伸,外伸的一端的轴承放置通孔侧封盖5,另一端放置不通孔侧封盖3。侧封盖3、5起到了密封、定位的作用。在两半外壳的结合面上设计了回油沟7,其作用是使积蓄在轴承外侧的润滑油回流到机体内,有效地防止了润滑油积蓄过多后,从通孔侧封盖的孔与轴的缝隙渗出。上述构件组成了齿轮座的上部结构。外壳10的下端具有止动凸缘13,它伸入到位于齿轮轴下部的箱型底座8的止口12内,然后使外壳下端面与箱型底座的上端面结合,用螺栓紧固联接。形成齿轮座的整个机体。齿轮座的外壳既起支撑作用又起防护作用。润滑轮齿和轴承的润滑油是经由壳体下部缺口14流到箱型底座8的空腔内,再回流到接在回油口15上的回油管中,流回润滑站。外壳上设计了观察孔11,可以随时观察齿轮运转状况。检查轴承可打开侧封盖3和5即可。主动齿轮轴的一端通过端盘9与减速器相连,另一端和被动齿轮轴的端盘6与连接轴相连,连接轴与轧机的轧辊相接。在电机、减速器的带动下,主动齿轮轴旋转,由于齿轮啮和带动被动齿轮轴相对旋转,从而带动轧辊转动,实现轧制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立剖面齿轮座,由主、被动人字齿轮轴部件、箱型底座、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立剖面齿轮座为上下结构,上部的铸造外壳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壳体活动连接组成,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的轴承放置在孔中,轴承外侧安装侧封盖,下部是箱型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立剖面齿轮座,其特征在于外壳下端具有止动凸缘,与箱形底座上端的止口配合后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剖面齿轮座,其特征在于外壳的剖分面上有回油沟,下部有回油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轧钢机的主传动装置,特别用于中、小型轧机二辊和三辊轧机的传动的立剖面齿轮座。由主、被动人字齿轮轴部件、箱型底座、外壳组成,呈上、下结构,上部的铸造外壳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壳体活动连接组成,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的轴承放置在孔中,轴承外侧安装侧封盖,下部是既起支撑作用,又起润滑油收集作用的箱型底座。机体强度高,便于设计,制造工艺简单,维护方便,密封性好。文档编号B21B35/12GK2242142SQ9522354公开日1996年12月11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3日专利技术者李光恩, 张志 申请人:首钢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剖面齿轮座,由主、被动人字齿轮轴部件、箱型底座、外壳组成,其特征在于:立剖面齿轮座为上下结构,上部的铸造外壳由两个结构相同的壳体活动连接组成,形成上下两对同心的孔,主、被动人字齿轮的轴承放置在孔中,轴承外侧安装侧封盖,下部是箱型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恩张志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