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85313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1:35
一种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安装在一个外壳座内,并供一个转子以可沿着一个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架设,所述外壳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容室的内环面;而该气缸装置装设在该容室内,并包含:一个基架,以及一个相对于该转子偏心设置的气缸管,该基架包括两片位于该气缸管相反侧的端板,以及两个撑设在所述端板间的空间隔件,而该气缸管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气缸室的气缸壁,以及一个位于气缸壁及该外壳座的内环面间的环形空间,该气缸壁具有一个气孔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裁切、冲孔及冲压的技术来成型该气缸管,再将该气缸管卡接在所述端板间,可以提高制造过程的速度并降低制造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
技术介绍
气动设备是一种可以导引气流进出,以执行各种工作的专用器具,例如有的气动设备是引入气流驱动一个转子旋转,该转子再直接或间接驱动一根 输出轴旋转工作,有的气动设备则是利用一个马达驱动转子旋转,旋转的转子再引入并压缩气流后送出,以产生类似空气压缩机的性能。但无论那种形式的气动设备,其都需要在一个外壳座内部装设一个可引导气流的气缸装置。以往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都是以铸造方式一体成型一个具有一个气缸室的缸体,但由于铸造成型的物件制造成本高、制造过程慢,其表面光滑性也较差,产品容易产生生镑、品质差及使用寿命短等等的缺失。参阅图1、2,图中示出申请人所申请的台湾公告第253264号的技术,该技术公开一种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1,所述气缸装置I可引入气体驱动一个转子10旋转,并包含一个塑胶一体成型的气缸座11,以及一个安装在该气缸座11的一个通道111内的气缸管12,该气缸座11具有数个第一通气孔112,而该气缸管12是由一个片体卷绕而成,并具有数个与该气缸座11的通气孔112对应的第二通气孔121,前述第一通气孔112及第二通气孔121设置的位置及数量与进气及排气的需求有关,由于本技术的改良与气动设备如何进气及排气无关,不再详述此部分的构造。前述技术是以塑胶材料来成型该气缸座11,并将该气缸管12装设在该气缸座11的通道111内的设计,虽然可以提高该气缸管12的内壁面的光滑度,但是该项设计必需以射出技术制造该气缸座11,并将该气缸管12装设在该气缸座11的通道111内,前述气缸装置I由于需要使用射出技术,并紧配合地将该气缸管12装设于该气缸座11内,故其工艺麻烦、制造过程缓慢,制造成本仍然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组装简单、快速的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本技术的气缸装置是安装在一个外壳座内,并供一个转子以可沿着一个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架设,该外壳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供该气缸装置安装的容室的内环面;该气缸装置包含一个和该转子呈偏心设置的气缸管,该气缸管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气缸室的气缸壁,以及一个位于该气缸壁及该外壳的内环面间的环形空间,该气缸壁具有一个连通该环形空间及该气缸室的气孔组;该气缸装置还包含一个基架,该基架包括间隔地架设在该外壳座的容室内的一个第一端板、一个第二端板,以及两个撑设在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的空间隔件,所述气缸管是卡合在该基架的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气孔组具有一个进气孔及数个排气孔,该环形空间因所述空间隔件的区隔而具有一个与该进气孔连通的进气区域,以及至少一与所述排气孔连通的排气区域。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基架还包括一个撑设在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并与所述空间隔件间隔设置的辅助撑件,而该环形空间还具有两个分别位于该辅助撑件及相邻的空间隔件间的排气区域。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第一端板具有一个供该转子架设的第一架孔,以及数个围绕该第一架孔的第一卡孔,而该第二端板具有一个供该转子架设的第二架孔,以及数个围绕该第二架孔的第二卡孔,而该气缸管还包括数个分别卡合在该第一端板的第一卡孔内的第一定插壁,以及数个分别卡合在该第二端板的第二卡孔内的第二定插壁。 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第一端板还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插孔,所述第二端板具有两个分别轴向对应所述第一插孔的第二插孔,而该基架的空间隔件分别架设对应的第一插孔及第二插孔间。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第一端板还具有一个与所述第一插孔间隔设置的第一辅助孔,而该第二端板还具有一个与该第一辅助孔轴向对应的第二辅助孔,所述基架的辅助撑架是架设在该第一辅助孔及该第二辅助孔间。本技术的气缸装置,该第一端板还具有一个围绕该第一架孔的内导气孔,以及一个外导气孔,而该基架还包括一片与该第一端板贴合的导气板,该导气板具有一个可将气体引到该第一端板的内导气孔及外导气孔的连气孔,以及两个分别供所述空间隔件插设定位的第三插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裁切、冲孔的技术配合来形成一个基板,再以冲压技术将该基板折弯成圆管状后卡接在第一端板及第二端板间,同时在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撑设所述空间隔件的结构不但创新,还可以提高工艺容易度、制造过程速度,同时降低制造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台湾公告第253264号技术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图2是图I的技术专利的一个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缸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同时显示该气缸装置和一个气动设备的其他元件的对应关系;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图;图6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制造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气缸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8是该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组合剖视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一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气缸装置的立体分解图,显示该气缸装置与气动设备的其他元件的对应关系;图10是该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个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下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从下述实施方式所体现的精神来理解本技术,各技术术语可以基于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来作最宽泛的理解。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构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参阅图3、4、5,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气缸装置20是一个气动设备2的一个构件,该气动设备2还包含一个外壳座21,该外壳座21是由一个后壳体211及一个前壳体212对接而成,并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容室213的内环面214、一条设于该内环面214上的定位凹沟215,以及一个与该容室213连通的进气道216,所述气缸装置20是安装在该外壳座21的容室213内,而该气动设备2还包含两个分别位于该气缸装置20相反侧的轴承22、22’、一个可转动地架设在所述轴承22、22’间并可沿着一个旋转中心旋转的转子23,以及一个控制气体进入该外壳座21的进气道216的进气装置24,该转子23具有一个架设在后方的轴承22上的后轴部231、一个架设在前方的轴承22’上的前轴部232,以及一个介于该后轴部231及前轴部232间的本体部233。·本实施例的气缸装置20包含一个基架3,以及一个卡合地架设在该基架3上的气缸管4。本实施例的基架3包括一片邻近该轴承22的第一端板31、一片邻近该轴承22’的第二端板32、一片夹设在该轴承22及该第一端板31间的导气板33,以及架设在该第一端板31及该第二端板32间的两个空间隔件34、一个辅助撑件35。该第一端板31具有一个圆形的封端部311,以及自该封端部311往径向突出的一个第一径突部312、一个第二径突部313,该封端部311具有一个供该转子23的后轴部231架设的第一架孔314、一个围绕该第一架孔314的内导气孔315,以及数个以该第一架孔314为中心排列的第一卡孔316,而该第一径突部312具有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插孔317,以及一个弧形且邻近边缘的外导气孔319,而该第二径突部313具有一个第一辅助孔318。本实施例的第二端板32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动设备的气缸装置,该气缸装置安装在一个外壳座内,并供一个转子以可沿着一个旋转中心旋转的方式架设,该外壳座具有一个界定出一个供该气缸装置安装的容室的内环面;该气缸装置包含:一个和该转子呈偏心设置的气缸管,该气缸管包括一个界定出一个气缸室的气缸壁,以及一个位于该气缸壁及该外壳的内环面间的环形空间,该气缸壁具有一个连通该环形空间及该气缸室的气孔组;其特征在于:该气缸装置还包含一个基架,该基架包括间隔地架设在该外壳座的容室内的一个第一端板、一个第二端板,以及两个撑设在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的空间隔件,所述气缸管是卡合在该基架的该第一端板及该第二端板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震阳
申请(专利权)人:稳力精密气动工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