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83416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7 0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顺次管道连接的格栅、集水井、调节池、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以及清水池,同时还包括与集水井相连的转筛,以及连接在转筛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之间的纤维回收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处理后出水的水质,使其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加以回用,实现处理后出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是指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造纸工业的用水量很大,在生产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有污染的废水,造纸废水中主要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糖类,助剂等有机物和无机盐,具有化学需氧量高,悬浮物多,生化需氧量低,可生化性能相对差的特点,若不加以处理会导致环境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布局简单,管理方便,高效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管道顺次连接的格栅、集水井、调节池、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以及清水池。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在集水井和调节池之间还连接有转筛。所述的造纸废水处理系统的转筛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之间还连接有一个纤维回收池。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造纸废水中的长纤维和木质素可以通过转筛中的回转筛去除;细小纤维,细悬浮物,油墨设计则可以通过高效浅层气浮系统去除,经由转筛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处理过程中去除的纤维污染物均贮存于纤维回收池中,大大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经过废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出水水质好,且可以经清水池进入车间再次造纸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处理和利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在使用中的流程图,箭头的方向为水流动的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顺次管道连接的格栅2、集水井3、调节池5、高效浅层气浮系统7以及清水池8。在集水井3和调节池5之间还连接有转筛4,转筛4与高效浅层气浮系统7之间连接有纤维回收池6。 造纸废水从生产车间I流出,通过格栅2拦截污水中大的颗粒悬浮物,出水自流入集水井3,集水井3中的污水由提升泵提升到转筛4去除造纸废水中的长纤维和木质素,出水自流入调节池5,通过调节池5对水质进行调节,可有效的减轻后续系统的冲击负荷,同时可以进行水量的调节,有助于系统的稳定运行;调节池5中的污水由泵提升入高效浅层气浮系统7,在混凝剂及絮凝剂的作用下,通过欺负去除细小纤维,细悬浮物,油墨;经由转筛4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7处理过程中去除的纤维污染物均贮存于纤维回收池6中;高效浅层气浮系统7出水自流入清水池8,最后经过清水池8流回生产车间加以回用,实现处理 后出水的循环利用,減少水资源的浪费。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道顺次连接的格栅、集水井、调节池、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以及清水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集水井和调节池之间还连接有转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转筛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之间还连接有纤维回收池。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包括有顺次管道连接的格栅、集水井、调节池、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以及清水池,同时还包括与集水井相连的转筛,以及连接在转筛和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之间的纤维回收池。本技术可大幅度提高处理后出水的水质,使其达到回用水的水质标准加以回用,实现处理后出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文档编号C02F103/28GK202529927SQ20122013467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31日专利技术者詹金春 申请人:福建省盈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管道顺次连接的格栅、集水井、调节池、高效浅层气浮系统以及清水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金春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盈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