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政亮专利>正文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82572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前轮、后轮、转向器和驱动系统组成,其中,车架上设有车把、车座和中轴,车把通过车头连接管与车架固定连接,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车架使用固定螺丝相连接;前轮的前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的下部,使前轮与车架同向,前轮支承叉的上部与车架的主梁焊接;车架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穿过滚轴与车架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可以自由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既没有改变两轮自行车的使用习惯,又改善了骑车人的操作安全性能,减少了生产耗材,方便了车辆的使用及维护,而且骑行舒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代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技术背景目前现有技术的两轮自行车,其主要由车头、三角架、前轮、后轮、车座和载物架组成,是以双脚踩动安装在中轴两边的曲柄,经大链轮、链条、飞轮组带动后轮转动,再驱动前轮行走;它的方向轮为前轮,安装在前叉上,通过前叉与车把直接连接。它的前轮和后轮一样大,车身长度比较长,它的后轮是固定安装在三角架上与三角架同向,车座和载物架都安装在后轮上方的三角架上,行车时大部分的车载负荷都集中在后轮上面,所以相对于后轮,前轮的负载较轻,且它的前轮为方向轮,所以容易产生前轮轻飘的现象,车把也不时会出现一些抖动或摇摆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车辆较小,而且骑行舒适、安全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是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前轮、后轮、转向器和驱动系统组成,其中,车架上设有车把、车座和中轴,车把通过车头连接管与车架固定连接,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车架使用固定螺丝相连接;前轮的前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的下部,使前轮与车架同向,前轮支承叉的上部与车架的主梁焊接;车架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穿过滚轴与车架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可以自由转动;后轮上的后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后轮叉柄上,后轮叉柄的柄部穿过车架上一个与车座接口相连的、上下两端都装有一套滚轴的接口与车架相连接,同时在车架的滚轴支承下后轮叉柄带着后轮可以向左或右自由转到。驱动系统包括左曲轴和右曲轴,在左曲轴上设有左脚蹬,左曲轴和左脚蹬固定在中轴的左边形成左边摇臂,在中轴的右侧设有大链轮和右曲轴,右曲轴上设有右脚蹬形成右边摇臂,大链轮通过链条和飞轮组连接,飞轮组固定在前轮的前车轴上。转向器安装在车把上,转向器上设有转向滑轮轴、活动滑轮和转向器外罩,转向滑轮轴与车头连接管焊接相连,活动滑轮通过内孔套装在转向器滑轮轴上,活动滑轮与车把焊接相连,在活动滑轮上设有两条坑槽,分别绕有一组钢丝绳,其中一组为顺时针绕向,另一组则为逆时针绕向,顺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的左上角螺丝连接,逆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的右上角螺丝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既没有改变两轮自行车的使用习惯,又改善了骑车人的操作安全性能,减少了生产耗材,方便了车辆的使用及维护,而且骑行舒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转向器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 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5、前轮6、后轮20、转向器2和驱动系统组成,车架5上设有车把I、车座16和中轴12,车把I通过车头连接管3与车架5固定连接,车座16通过车座连接管17与车架5使用固定螺丝18相连接;前轮6的前车轴7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4的下部,使前轮6与车架5同向,前轮支承叉4的上部与车架5的主梁焊接;车架5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12穿过滚轴与车架5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12可以自由转动;后轮20上的后车轴21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后轮叉柄19上,后轮叉柄19的柄部穿过车架5上一个与车座16接口相连的、上下两端都装有一套滚轴的接口与车架5相连接,同时在车架5的滚轴支承下后轮叉柄19带着后轮可以向左或右自由转到。驱动系统包括左曲轴11和右曲轴14,在左曲轴11上设有左脚蹬10,左曲轴11和左脚蹬10固定在中轴12的左边形成左边摇臂,在中轴12的右侧设有大链轮13和右曲轴14,右曲轴14上设有右脚蹬15形成右边摇臂,大链轮13通过链条9和飞轮组8连接,飞轮组8固定在前轮6的前车轴7上。转向器2安装在车把I上,转向器2上设有转向滑轮轴25、活动滑轮24和转向器外罩,转向滑轮轴25与车头连接管3焊接相连,活动滑轮24通过内孔套装在转向器滑轮轴25上,活动滑轮24与车把I焊接相连,在活动滑轮24上设有两条坑槽26,分别绕有一组钢丝绳23,其中一组为顺时针绕向,另一组则为逆时针绕向,顺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19的左上角螺丝连接,逆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19的右上角螺丝连接。当双手操控着车把I向左或向右转动时,转向器的活动滑轮24上的顺时针绕向的钢丝绳或逆时针绕向的钢丝绳会根据车把转动的度数顺着转向器的活动滑轮24的转向绕上或退出相应长度的钢丝绳,以活动滑轮24调节顺时针绕向或逆时针绕向的钢丝绳的长度,驱动后轮叉柄19带动后轮20向右或向左转到,控制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方向。权利要求1.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前轮、后轮、转向器和驱动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车把、车座和中轴,车把通过车头连接管与车架固定连接,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车架使用固定螺丝相连接;前轮的前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的下部,使前轮与车架同向,前轮支承叉的上部与车架的主梁焊接;车架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穿过滚轴与车架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可以自由转动;后轮上的后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后轮叉柄上,后轮叉柄的柄部穿过车架上一个与车座接口相连的、上下两端都装有一套滚轴的接口与车架相连接,同时在车架的滚轴支承下后轮叉柄带着后轮可以向左或右自由转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左曲轴和右曲轴,在左曲轴上设有左脚蹬,左曲轴和左脚蹬固定在中轴的左边形成左边摇臂,在中轴的右侧设有大链轮和右曲轴,右曲轴上设有右脚蹬形成右边摇臂,大链轮通过链条和飞轮组连接,飞轮组固定在前轮的前车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器安装在车把上,转向器上设有转向滑轮轴、活动滑轮和转向器外罩,转向滑轮轴与车头连接管焊接相连,活动滑轮通过内孔套装在转向器滑轮轴上,活动滑轮与车把焊接相连,在活动滑轮上设有两条坑槽,分别绕有一组钢丝绳,其中一组为顺时针绕向,另一组则为逆时针绕向,顺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的左上角螺丝连接,逆时针绕向的该组钢丝绳的另一头与后轮叉柄的右上角螺丝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前轮、后轮、转向器和驱动系统组成,其中,车架上设有车把、车座和中轴,车把通过车头连接管与车架固定连接,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车架使用固定螺丝相连接;前轮的前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的下部,使前轮与车架同向,前轮支承叉的上部与车架的主梁焊接;车架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穿过滚轴与车架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可以自由转动。本技术的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既没有改变两轮自行车的使用习惯,又改善了骑车人的操作安全性能,减少了生产耗材,方便了车辆的使用及维护,而且骑行舒适。文档编号B62M1/36GK202529083SQ20122016139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0日专利技术者宋政亮 申请人: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轮驱动后轮转向自行车,主要由车架、前轮、后轮、转向器和驱动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上设有车把、车座和中轴,车把通过车头连接管与车架固定连接,车座通过车座连接管与车架使用固定螺丝相连接;前轮的前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前轮支承叉的下部,使前轮与车架同向,前轮支承叉的上部与车架的主梁焊接;车架上设有中轴接口,在中轴接口的两边分别装有一套滚轴,中轴穿过滚轴与车架相连接,在车架滚轴的支承下中轴可以自由转动;后轮上的后车轴用螺母固定安装在后轮叉柄上,后轮叉柄的柄部穿过车架上一个与车座接口相连的、上下两端都装有一套滚轴的接口与车架相连接,同时在车架的滚轴支承下后轮叉柄带着后轮可以向左或右自由转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政亮
申请(专利权)人:宋政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