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能够横越障碍物的手动驱动运载车辆的折叠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519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25
公开了一种能够移过不平坦或松软表面以及越过障碍物的手动驱动运载车辆的折叠车架,所述手动驱动运载车辆为例如手推平车、手推车和婴儿推车。所述车架包括一个具有第一平面的框架、一个具有车轴的臂以及一个具有多个车轮的轮毂。所述臂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框架,且所述轮毂可转动地置于所述车轴上,以及所述多个车轮中的每个围绕平行于所述车轴的轴线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轮毂。所述臂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轮毂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平面并置的位置之间枢轴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涉及手动驱动运载车辆(carrier vehicle),例如可推动的手推车(cart)、轮椅、独轮车(barrow)、行车(carriage)和婴儿推车(stroller),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这些手动驱动运载车辆的能够越过障碍物的折叠车架(chassis)。
技术介绍
多种手动驱动运载车辆(例如,手推平车(hand truck)、手推车和婴儿推车)通常用于移动由于尺寸和/或重量因素而不便于人们携带的物体,或者用于 搭载婴儿和幼儿。通常,这些手推车和婴儿推车具有可折叠的车架,方便在不使用时存储和运输。这些运载工具通常具有设置在预定位置的可伸缩或折叠的手柄、折叠车架和车轮。所述手推车和婴儿推车通常具有有限的越过粗糙或不平坦地面的能力,因为折叠状态中的便携性需求限制了车轮直径的可能范围,这转而限制了悬架响应度。这是因为在给定摩擦系数时移动手推车或婴儿推车的作用力与车轮直径与车轴直径的比例以及车轮直径与障碍物高度的比例成反比。其他运载工具除了具有可收缩或折叠的手柄和折叠车架以外,还会将相对大尺寸的可拆卸车轮用作改进地面可通行度的装置,还减小了折叠状态的总尺寸。然而,拆卸车轮需要额外的时间,并且使得所述运载工具的操作和存储复杂化,尤其是在湿滑或泥泞表面上使用之后。因而,常规的折叠手推车和婴儿推车除了能够运输预定的荷载之外,还被设计为主要便于在折叠时的操作和携带。然而,与便于使用和折叠状态尺寸之间的任何权衡无关,这些已知手推车和婴儿推车在移过不规则地形、路缘(curb)、阶梯(stair)和其他障碍物时难以操作。然而,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平坦表面的运载工具车架在折叠时则不便于储存或运输。因而,期望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移过粗糙地形(包括路缘、阶梯和松软(spongy) 土)的折叠运载工具车架。此外,期望的是,使得所述运载车架可被折叠得相对扁平,从而便于存储和运输。此外,所述车架应当优选易于折叠而不需要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总体针对一种能够移过不平坦或松软表面并且越过障碍物的手动驱动且可折叠的运载车辆。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能够在路缘、阶梯和其他障碍物上爬上和爬下(即,“行走”)的车架的运载工具,也就是说,易于操控、便于使用且折叠地扁平。具体而言,在本专利技术的多种实施方案和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由车架施加到下方的地形上的减小的压力、改进的稳定性、尤其用于移过不规则地形的减小的拉力/推力,以及当折叠时的改进的便携性。此外,本专利技术通过允许残障人士很容易地借助运载工具到任何地方,便于他们更广泛地参与户外活动。总体上,在一个方面,一种折叠车架包括一个框架,具有第一平面;一个具有车轴的臂,所述臂枢轴地附接至所述框架;以及,一个轮毂,具有多个车轮,所述轮毂可转动地布置于所述车轴上。所述多个车轮中的每一个可转动地围绕平行于所述车轴的一个轴线附接至所述轮毂,所述臂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轮毂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位置和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平面并置的位置之间枢轴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方面的多个实施方案和实施方式包括下列特征所述臂被配置为围绕一个轴线枢轴转动,所述轴线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并且被定位为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一个平面成锐角。所述多个车轮包括相对于所述车轴对称定位的三个车轮。所述臂包括一个防护构件,用于阻止装载物和所述多个车轮之间的干扰。所述折叠车架可还包括一个配置为伸展所述框架的手柄和一个带有边沿(rim)和支架的可拆卸的载物架,其中所述边沿可在多个水平处附接至所述手柄,且所述支架枢轴地附接至所述框架。总体上,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车架,包括一个框 架,具有第一平面;一个具有车轴的臂,所述臂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框架;一个台架,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框架且联接至所述臂,并且被配置为在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的预定范围内枢轴转动;以及,一个轮毂,具有多个车轮,所述轮毂可转动地置于所述车轴上。所述多个车轮中的每一个围绕平行于所述车轴的一个轴线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轮毂,所述臂被配置为至少在所述轮毂的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位置和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平面并置的位置之间枢轴转动。本专利技术的这个方面的多个实施方案和实施方式包括如下特征所述臂被配置为围绕一个轴线枢轴转动,所述轴线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锐角,并且定位为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平面成锐角。所述折叠车架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框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台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以及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被配置为可在至少一个位置相对于彼此固定。所述多个车轮由关于所述车轴对称定位的三个车轮组成。所述折叠车架可还包括至少一个小脚轮(caster),所述至少一个小脚轮被配置为相对于所述台架枢轴转动,并且可在至少一个位置相对于所述台架固定。附图说明在附图中,不同视图中的相似参考字符大体指示相同的部分。此外,附图未必按比例绘制,重要的是大体图解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I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手推车车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2描绘了图I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其中未示出一侧上的轮毂。图3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推车车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4描绘了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侧视图。图5A-图7D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案的、越过障碍物的多个阶段时的轮毂。图8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折叠状态的手推车车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9A和图9B分别不出了图8中所不的实施方案的底视图和主视图。图IOA和图IOB分别示出了图I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处于折叠状态的底视图和主视图。图11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手推车车架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2A-图12C分别描绘了图11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侧视图和后视图。图13A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安装有摇篮的婴儿推车车架的一个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3B描绘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处于未折叠状态的、安装有摇篮的婴儿推车车架的另一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4描绘了图13A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5A-图15C描绘了图13A所示的实施方案处于折叠的不同阶段的立体图。图16A-图16B描绘了图15C所示的实施方案的主视图和侧视图。 图17描绘了图13B所示的实施方案的立体图。图18A-图18C描绘了图IB所示的实施方案处于折叠的不同阶段的立体图。图19A-图19B描绘了图18C所示的实施方案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在随后的详细描述中,出于解释而非限制的目的,陈述了公开具体细节的代表性实施方案,从而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教导的透彻理解。然而,受益于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明了,脱离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细节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教导的其他实施方案也在随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此外,可省略对于公知装置和方法的描述,从而不模糊对代表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所述方法和装置很明显在本专利技术教导的范围内。参考图I-图2和图8-图10B,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手推车100的框架110包括横向构件111,其支撑平行的支柱112,所述平行的支柱112借助于导引物113在与横向构件111相对的端部处连接;闩锁114,偏置朝向手柄127 ;臂托架115和116 ;以及,支撑托架117和118。臂托架115和116的枢轴轴线可以对称定位,且可被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2.08 US 61/302,537;2011.01.14 US 61/432,9231.ー种折叠车架,包括 ー个框架,具有第一平面; ー个具有车轴的臂,所述臂可转动地附接至所述框架;以及 ー个轮毂,具有多个车轮,所述轮毂可转动地布置于所述车轴上; 其中所述多个车轮中的每ー个可转动地围绕平行于所述车轴的ー个轴线附接至所述轮毂,所述臂被配置为在所述轮毂的至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枢轴转动,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轮毂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轮毂与所述第一平面井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中所述臂被配置为围绕ー个轴线枢轴转动,所述轴线被定位为与所述第一平面成鋭角,并且被定位为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ー个平面成锐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架,其中所述轴线被定位为在约15°至55°的范围内与所述第一平面成第一角度,且所述轴线被定位为在约30°至75°的范围内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的所述平面成第二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中所述多个车轮包括相对于所述车轴对称定位的三个车轮。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其中所述臂包括ー个防护构件,用于阻止装载物和所述多个车轮之间的干扰。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折叠车架,还包括一个台架,所述台架被配置为从大体垂直于所述框架枢轴转动至大体与所述框架井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车架,其中所述臂和所述台架被配置为在所述轮毂大体垂直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台架大体垂直于所述框架的位置中支撑彼此。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车架,还包括具有第一连杆的第一支撑件和具有第二连杆的第二支撑件,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列奥尼德·克奥多朱丽叶·克奥多贝洛波罗多夫
申请(专利权)人:列奥尼德·克奥多朱丽叶·克奥多贝洛波罗多夫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