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05792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9-2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其车架包括托架与拉杆,托架转动装配在拉杆底端并在托架与拉杆之间设有打开时使托架与拉杆处于相对转动状态、而闭锁时使拉杆与托架之间处于相对固定状态的锁止机构,在托架远离拉杆的末端还连接有一用于托架在台阶上拖行时支撑在台阶角部的拖行滑杆,该拖行滑杆滑动或转动装配于托架上并与托架之间具有用于在平行行走时与托架处于基本重合的0°夹角及用于在台阶上拖行时与托架呈180°夹角两个极限位置,在托架上对应拖行滑杆的两极限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固定拖行滑杆的限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手拉车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拉车无法在台阶上使用的缺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手拉车。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常用的手拉车主要由车架和安装在车架底部的滚轮组成,其车架主要由呈90°连接的托架和拉杆组成,在拉杆底部的两端分别设有ー个滚轮。这种手拉车在使用时将车架倾斜,利用车架底部的两滚轮在平地行走,便于人们拉运货物或行李,但在遇到台阶时这种手拉车就无法使用,需要用人力将手拉车及车上的货物抬上去,使用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以方便人们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包括车架及分设于车架两侧的滚轮,所述车架包括托架与拉杆,所述托架转动装配在拉杆底端并在托架与拉杆之间设有打开时使托架与拉杆处于相对转动状态、而闭锁时使拉杆与托架之间处于相对固定状态的锁止机构,在所述托架远离拉杆的末端还连接有一用于托架在台阶上拖行时支撑在台阶角部的拖行滑杆,该拖行滑杆滑动或转动装配于托架上并与托架之间具有用于在平行行走时与托架处于基本重合的0°夹角及用于在台阶上拖行时与托架呈180°夹角两个极限位置,在托架上对应拖行滑杆的两极限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固定拖行滑杆的限位装置。所述的托架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两相对间隔平行设置的竖杆,所述的拖行滑杆具有分别与对应竖杆平行设置的两直杆,该两直杆的一端对应铰接于两竖杆相对的内侧,在两直杆的另一端一体桥接有横杆。在所述托架的两竖杆远离拉杆的末端之间还桥接有ー压杆,该压杆在竖杆的长度方向上高于竖杆,所述的压杆构成用于在拖行滑杆翻转到与托架呈180°夹角时与拖行滑杆配合的限位装置。在所述托架的ー侧竖杆内侧固定有ー挡块,该挡块的底面上开设有供拖行滑杆上对应直杆卡入的卡槽,在卡槽靠近其槽ロ的槽壁上凸设有弹性挡止机构,该挡块构成用于在拖行滑杆翻转到与托架呈0°夹角时与拖行滑杆配合的限位装置。所述拉杆具有相对间隔平行设置的两立杆,两立杆的底端分别固定有铰链座,所述托架的两竖杆分别铰接于对应的铰链座中,所述的锁止机构包括沿车架宽度方向活动穿设于托架两竖杆中的插销,插销的一端垂直固定有一挂钩,该挂钩的钩头与插销平行,在与挂钩相邻的铰链座上对应托架与拉杆之间的相对固定位开设有供挂钩的钩头插入的插孔。在所述拉杆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滑槽中安装有与拉杆垂直的调节杆,调节杆的末端垂直固定有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轮轴,轮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的滚轮。所述的车架主要由钢管弯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车在托架上连接拖行滑杆,其在平地行走时,可以将拖行滑杆收回与托架重合,而在遇到台阶时,打开拖行滑杆使之与托架齐平,使托架的长度得以延长,从而使手拉车在台阶上拖行时,托架与拖行滑杆一次与三个台阶配合,从而使手拉车可以平稳的在台阶上滑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手拉车无法在台阶上使用的缺陷,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I中的B部放大图;图4为图I中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的后视立体图;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的具体实施例如图I至图7所示,该手拉车包括车架和分置于车架两侧的滚轮5,车架主要包括托架I和拉杆2,托架I通过铰链连接在拉杆2的底端并在托架I与拉杆2之间设有用于限位固定两者之间偏转角度的锁止机构8,通过启闭该锁止机构8使托架I与拉杆2之间具有适于平地行走的相对固定位和适于在台阶上行走的自由旋转位两个工作位。本实施例中,托架I与拉杆2均由钢管弯制而成,拉杆2采用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与现有手拉车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中,托架I具有相对间隔平行设置的两竖杆10,拉杆2具有相对间隔平行设置的两立杆21,在两立杆21的底端分别固定有铰链座3,托架I的两竖杆10靠近拉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铰链座3铰接;锁止机构8包括活动穿装在托架I两竖杆10靠近拉杆2根部的插销80,如图3所示,插销80的一端穿过对应竖杆10并在该端部设有手柄81,手柄81上垂直固定有锁钩82,锁钩82的钩头83与插销80平行,铰链座3具有相对平行分设于对应立杆21两侧的扇形板30,在其中的ー个扇形板30上对应托架I与拉杆2之间的相对固定位开设有供锁钩82的钩头83插入的插孔31。在托架I远离拉杆2的末端还铰接有ー拖行滑杆6,该拖行滑杆6的铰链轴与滚轮5的转轴平行,该拖行滑杆6在托架2的底部内外翻转并具有0°和180°两个极限位置,在托架2上对应拖行滑杆6的两极限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固定拖行滑杆的限位装置。本实施例中,拖行滑杆6也由钢管弯成,该拖行滑杆6具有与托架I两竖杆10对应间隔平行设置的两直杆60,两直杆60与两竖杆10的直径相等,两直杆60的一端通过铰链轴对应铰接于两竖杆10相对的内侧,在两直杆60的另一端一体桥接有横杆61,从而使拖行滑杆6整体围成U形结构。在托架I的两竖杆10远离拉杆2的末端之间还一体桥接有ー压杆11,如图2所不,该压杆11在竖杆10的长度方向上闻于竖杆10且该压杆11的底面与竖杆10的顶面齐平,从而使该压杆11构成拖行滑杆6翻转到与托架I呈180°时与拖行滑杆6配合的限位装置。在托架I的一侧竖杆10内侧还固定有ー挡块7,如图4所示,该挡块7的底面上开设有供拖行滑杆6上对应直杆60卡入的卡槽70,在卡槽70靠近其槽ロ的槽壁上凸设有弹性挡止机构,具体的该弹性挡止机构采用的是凸设于卡槽70槽壁上的挡球71,从而使该挡块7构成拖行滑杆6在翻转到与托架I呈0°时与拖行滑杆6配合的限位装置。在拉杆2的两立杆21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滑槽20,如图5、图6所示,两滑槽20中分别安装有与拉杆2两立杆21对应垂直的调节杆40,在两调节杆40的末端垂直固定有沿车架宽度方向延伸的轮轴4,轮轴4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滚轮5。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车的拉杆2采用了折叠结构,该折叠结构与现有折叠式手拉车相同,为现有技木,此处不再赘述。在平地使用时,拖行滑杆6翻转到托架I的底部,通过挡块7将拖行滑杆6限位 固定,将锁止机构8中锁钩82的钩头83插入到对应的铰链座3的插孔31中,从而使托架I与拉杆2之间的位置固定,此时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车与普通手拉车基本相同,通过分置于车架两侧的滚轮5即可使该手拉车在平地行走;当需要上下台阶时,如图7所示,由于现有的手拉车托架的长度较短,其与台阶接触时最多只能同时接触两级台阶,因此仅利用托架在台阶上无法平稳的滑动,而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车在上下台阶时,将拖行滑杆6从托架I底部翻转出来,此时,拖行滑杆6的两直杆60与托架I上的压杆11挡止配合,使拖行滑杆6与托架I之间呈180°夹角,从而延长的手拉车托架的长度,使其能够同时接触至少三级台阶,拉动手柄81,利用插销80在托架I上滑动将锁钩82的钩头83从对应铰链座3的插孔31中拔出,从而使托架I与拉杆2处于自由传动状态,同时,松动拉杆2两立杆21底部滑槽20中安装的调节杆40,使两滚轮5随轮轴4同时向上移动并固定,此时,该手拉车的托架I和拖行滑杆6的底面与台阶的角部滑动配合从而得以拖动手拉车在台阶上平稳的上下滑动。本专利技术的手拉车的拉杆利用现有折叠式手拉车的折叠方式,使得该手拉车整体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包括车架及分设于车架两侧的滚轮,所述车架包括托架与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转动装配在拉杆底端并在托架与拉杆之间设有打开时使托架与拉杆处于相对转动状态、而闭锁时使拉杆与托架之间处于相对固定状态的锁止机构,在所述托架远离拉杆的末端还连接有一用于托架在台阶上拖行时支撑在台阶角部的拖行滑杆,该拖行滑杆滑动或转动装配于托架上并与托架之间具有用于在平行行走时与托架处于基本重合的0°夹角及用于在台阶上拖行时与托架呈180°夹角两个极限位置,在托架上对应拖行滑杆的两极限位置分别设有用于限位固定拖行滑杆的限位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架在车架的宽度方向上具有两相对间隔平行设置的竖杆,所述的拖行滑杆具有分别与对应竖杆平行设置的两直杆,该两直杆的一端对应铰接于两竖杆相对的内侧,在两直杆的另一端一体桥接有横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在台阶上行走的手拉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托架的两竖杆远离拉杆的末端之间还桥接有ー压杆,该压杆在竖杆的长度方向上高于竖杆,所述的压杆构成用于在拖行滑杆翻转到与托架呈1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学胜司晓飞王海霞刘丽颖张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