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7738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6 03:13
一种磨床,夹紧且旋转工件(W)的一对工件支撑装置(12,13)设置在床身(11)上。一对刀架(14)以可沿工件(W)的旋转轴线移动的方式设在床身(11)上。带有旋转砂轮(16c)和驱动机构(16d)的砂轮座(16)支撑在刀架(14)上,可沿垂直于刀架(14)的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设有包括固定罩(21)和可延伸罩(22)的隔离结构(20),用以隔离加工区域(T)从而对其进行封闭以使两个工件支撑装置(12,13)的夹紧部(12a,13a)和旋转砂轮(16c)会位于所述加工区域(T)之内,而两个工件支撑装置(12,13)的轴承部(12b,13b)和驱动部(12c,13c)及两个砂轮头(16)的轴承部(16b)和驱动部(16d)会位于所述加工区域(T)之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一对砂轮同时对内燃机曲轴之类工件的两个部分同时进行研磨的磨床
技术介绍
此类磨床中,通常会在床身上设置一对工件支撑装置。该对工件支撑装置夹紧工件的两端并且使得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一对刀架设在机床上,并且可沿工件的旋转轴线移动。各刀架上支撑有磨头,并且所述磨头可沿垂直于刀架移动方向的方向移动。各磨头包括砂轮以及驱动砂轮的驱动机构。通过刀架的移动,砂轮的位置设为与工件的待加工预定部分相对应。当砂轮在这一状态下旋转的时候,磨头朝向正旋转着的工件移动。因此,工件的待加工部分被研磨。如前所述的磨床中,需要一直向砂轮所研磨的工件待加工部分供给大量的冷却齐U。因此,包括切屑的冷却剂或冷却剂雾可能从待加工部分散落到机床周围的区域。现有的磨床中,对整个磨床进行覆盖以防止冷却剂的散落。例如,业已提出了如专利文献I所揭露的结构作为包括一个砂轮的单头磨床的护罩。现有结构中,覆盖装置覆盖包括砂轮的加工区域,所述覆盖装置由包括伸缩罩(telescopic cover)与波纹罩(bellows cover)的可伸展罩和固定罩形成。现有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第3923769号日本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现有结构具有如下缺点。在由护罩对整个磨床进行覆盖的现有结构中,得以防止冷却剂散落到磨床外。然而,从工件的待加工部分散落至周围区域的冷却剂可能聚集在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或者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这可能会造成问题。并且,专利文献I所揭露的现有结构中,护罩的结构系用于包括一个砂轮的单头磨床。因此,难以将专利文献I所揭露的护罩结构应用到包括两个磨头的磨床再者,在专利文献I的磨床中,伸缩罩和波纹罩随着磨头沿左右方向的往复运动而延伸和收缩。由与所述左右方向运动同步之滑门的滑臂隔离的磨头可朝向工件沿前后方向移动。然而,在包括两个磨头的磨床中,磨头之间的距离变化从十几毫米到超过1000毫米,并且磨头相对于工件的沿前后方向的运动可能不同步。由此,难以在磨头之间构造冷却剂防散落机构。因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这样的磨床,其通过对包括双磨头砂轮的加工区域进行密封而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开解决问题的手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磨床,其对加工区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进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床身、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一对第一刀架、一对第二刀架、及一对磨头。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位于所述身床上。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夹紧部、轴承部、及驱动部。在所述工件两端被所述夹紧部夹紧的状态下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所述第一刀架可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延伸。所述第二刀架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对第一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磨头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刀架上。各磨头包括砂轮、轴承部、及驱动机构。所述磨床还包括隔离装置,其用以隔离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区域以使得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砂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内,而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和驱动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外。所述隔离装置最好包括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附接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所述第一刀架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及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的可延伸罩。所述可延伸罩根据所述一对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对第二刀架的移动可选择地延伸或收缩。 所述固定罩最好包括一对第一固定罩和一对第二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罩形成在所述床身并与之垂直。各第一固定罩对相应所述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轴承部之间进行防护、对相应的所述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与相应的所述磨头之间进行防护、且对相应所述磨头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进行防护;所述第二固定罩固定在所述第二刀架上。各第二固定罩对相应所述砂轮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进行防护以使之免受砂轮的影响。所述磨床最好包括一对第一支撑柱和一对第二支撑柱。各所述第一支撑柱形成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刀架的后侧上表面并与之垂直。各所述第二支撑柱形成在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刀架的前表面并与之垂直。所述可延伸罩最好包括第一可延伸罩、一对第二可延伸罩、及一对第三可延伸罩。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对所述一对第一支撑柱之间进行防护。各所述第二可延伸罩对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上的所述第一固定罩中的一个的防护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柱中相应的一个之间进行防护。各所述第三可延伸罩对所述第一支撑柱中的一个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固定罩的后边缘之间进行防护。所述第一可延伸罩到所述第三可延伸罩最好由波纹罩形成。各第二支撑柱与位于所述沿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上的相应所述第二固定罩的防护部形成有间隙。各第二支撑柱设有密封件。各所述密封件对相应所述间隙进行防护并且可滑动地接触相关所述防护部的外表面。第三固定罩最好附接至相关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柱,相关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柱将要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固定罩中每一个的上方。各第三固定罩设有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对各第二固定罩和相关所述第三固定罩之间的间隙进行防护。所述第一和第二水平密封件可滑动地接触相关所述第二固定罩的水平防护部的上表面。第四固定罩附接至所述第一固定罩的上边缘、各所述第一到第三可延伸罩的上边缘、及相应所述第三固定罩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四固定罩遮盖于所述加工区域的上方空间。本专利技术的磨床中,仅仅是具包括一对磨头的砂轮的加工区域能够被隔离装置,并且被有效闭合。因此,当对工件进行研磨时,可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落到周围区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包括一对磨头的砂轮的加工区域进行密封,可防止冷却剂和冷却剂雾从加工区域散开到周围区域。附图说明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磨床的剖视平面图;图2为沿图I的线2-2的剖视图;图3为示出图I右侧的磨头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4为示出隔离结构的简化形式的剖视平面图; 图5为示出隔离结构的简化形式的纵向剖视图;图6为示出处于一对左右磨头设为相互靠得最近的状态下的磨床的剖视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磨床的部分立体图;及图8为图7的磨床上的对工件销的直径进行测量的销直径测量装置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参考图I 7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磨床。如图I所示,一对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设在床身11的前侧上表面。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由头架和尾架形成,并且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相互面对且中间留有间隙。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分别包括在夹紧工件W (例如曲轴)的两端对工件W进行夹紧的夹紧部12a和13a、旋转支撑着夹紧部12a和13a的轴承部12b和13b、及电动机之类用于使得夹紧部12a和13a旋转的驱动部12c和13c。并且,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可根据工件W调节夹紧位置。载工件W被夹紧在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夹紧部12a和13a之间的状态下,驱动部12c和13c使得工件W绕沿第一方向的水平轴线旋转,本实施例中,所述水平轴线为Z轴(图I中的左右方向)方向。如图I和2所示,第一刀架(本实施例中为一对Z轴向刀架14)设在床身11的上表面上工件支撑装置12和13的后侧。Z轴刀架14可通过导向杆15沿工件W的旋转轴线(Z轴方向)移动。磨头16支撑在各Z轴刀架14上,并且可沿垂直于Z轴刀架14移动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5.11 JP 2010-1094041.一种磨床,其对加工区域中的具有端部的工件进行研磨,所述磨床包括 床身; 位于所述床身上的一对工件支撑装置,各工件支撑装置包括夹紧部、轴承部、及驱动部,并且在所述工件两个端部被所述夹紧部夹紧的状态下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使得所述工件绕水平轴线旋转; 可沿第一方向移动的一对第一刀架,其沿所述工件的旋转轴线延伸; 各自附接至所述一对第一刀架的一对第二刀架,所述第二刀架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移动;并且分别位于所述一对第二刀架上的一对磨头,各磨头包括砂轮、轴承部、及驱动机构,所述磨床的特征在于,包括隔离装置,其用以隔离待密封的所述加工区域以使得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所述一对磨头的砂轮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内,而所述一对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和驱动部以及所述一对磨头的轴承部和驱动机构位于所述加工区域外。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装置包括 固定至所述床身的固定罩;及 附接在所述固定罩与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所述第一刀架与所述第二刀架之间、及所述一对第一刀架之间的可延伸罩,并且所述可延伸罩根据所述一对第一刀架和所述一对第二刀架的移动可选择地延伸或收缩。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罩包括 形成在所述床身并与之垂直的一对第一固定罩,各第一固定罩在相应的工件支撑装置的夹紧部与轴承部之间进行防护、在相应的工件支撑装置的轴承部与相应的磨头之间进行防护、且在相应的磨头的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外侧部分处进行防护; 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荒木义昭今井隆
申请(专利权)人:小松NT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