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74486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且能小型化的附有手振抑制机能的镜头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音圈马达型的镜头驱动装置10中,装设于镜头座11外周的驱动线圈15由被卷绕于Z轴周围的第一至第三线圈15a~15c所构成,安装于壳体13且隔着空隙而与驱动线圈15相对应的永久磁石16由第一至第四磁石161~164所构成,并且第一磁石161及第二磁石162配置于与配置于镜头座11中央的第一线圈15a相对应的位置,第三磁石163配置于与第一线圈15a以及配置于第一线圈15a被拍摄体侧的第二线圈15b相对应的位置,第四磁石164配置于与第一线圈15a以及配置于第一线圈15a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的第三线圈15c相对应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行动电话用的照相机模块等所使用的电磁驱动式镜头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行动电话等所搭载的照相机由于影像感测器的像素数量增加,所以拍摄到的图像品质越来越高。伴随着这个趋势,所搭载的镜头系统正在从习知的定焦式照相机模块往变焦式照相机模块发展。这是因为定焦式照相机模块发生失焦(out-of-focus),无法因应具有高像素数量的影像感测器的解析度。就变焦式照相机模块中的镜头系统的驱动方式而言,大多使用那些采用音圈马达 (voice coil motor)的镜头驱动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件一)。然而,行动电话等所搭载的照相机在拍摄时容易发生手振,所以提出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其具有使镜头座摇摆来抑制手振的机能。因此,能于镜头的光轴方向驱动镜头座,还能抑制手振,所以能在影像感测器上形成鲜明的图像(例如参照专利文件二)。专利文件一特开2004-280031号公报;专利文件二WO2010/043078 Al。
技术实现思路
然而,习知附有手振抑制机能的镜头驱动装置,其架构为在镜头座的侧面黏贴线圈,而且线圈末端多达八点,所以有组件构造较为复杂的问题。此外,线圈卷绕于与镜头光轴垂直的轴周围,所以该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效率也相对较低。本专利技术系有鉴于习知的问题而设计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单、能小型化的附有手振抑制机能的镜头驱动装置。本申请的权利要求I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系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具备镜头座,支撑镜头;壳体,配置于前述镜头座的外侧,被前述镜头座及弹性构件连结以支撑前述镜头座;驱动线圈,装设于前述镜头座的外周;及永久磁石,安装于前述壳体,且隔着空隙而与前述驱动线圈相对应;前述镜头驱动装置的特征为被拍摄体方向当作Z轴方向前方时,前述驱动线圈具备被卷绕在Z轴周围的第一至第三线圈,前述第二线圈配置于前述第一线圈的Z轴方向前方,前述第三线圈配置于前述第一线圈的Z轴后方,前述永久磁石具备前述驱动线圈侧的磁极性为同一磁极性的第一至第四磁石,这些磁石从Z轴方向看时依照编号顺序循环配置于Z轴周围,前述第一磁石及前述第二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前述第三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及前述第二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前述第四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及前述第三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如此,权利要求I所记载的镜头驱动装置系在镜头座的周围面卷绕线圈的形态,且线圈末端也较少,仅有六点,所以能提供一种附有手振抑制机能的镜头驱动装置,其能避免装配程序的复杂化并且小型而驱动效率高。此外,本申请的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系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具备镜头座,支撑镜头;壳体,配置于前述镜头座的外侧,被前述镜头座及弹性构件连结以支撑前述镜头座;驱动线圈,装设于前述镜头座的外周;永久磁石,安装于前述壳体,且隔着空隙而与前述驱动线圈相对应;前述镜头驱动装置的特征为被拍摄体方向当作Z轴方向前方时,前述驱动线圈具备被卷绕在Z轴周围的第一至第三线圈,前述第二线圈配置于前述第一线圈的Z轴方向前方,前述第三线圈配置于前述第一线圈的Z轴后方,前述永久磁石具备前述驱动线圈侧的磁极性为同一磁极性的第一至第四磁石,这些磁石从Z轴方向看时依照编号顺序循环配置于Z轴周围,前述第一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及前述第三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前述第二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及前述第二线圈相对应的位置,前述第三磁石及前述第四磁石配置于与前述第一线圈、前述第二线圈及前述第三线圈相对应的位置。权利要求4所记载的镜头驱动装置也与权利要求I所记载的镜头驱动装置同样地系在镜头座的周围面卷绕线圈的形态,且线圈末端点也少,仅有六点,所以能提供一种小型 且驱动效率高的附有手振抑制机能的镜头驱动装置。权利要求2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于前述第一磁石的Z轴方向前方配置有第一软磁性片;于前述第二磁石的Z轴方向后方配置有第二软磁性片。此外,权利要求3所记载的专利技术的特征为于前述第一磁石的Z轴方向前方配置有与前述第一磁石相比磁极性不同的第一辅助磁石;于前述第二磁石的Z轴方向后方配置有与前述第二磁石相比磁极性不同的第二辅助磁石。如此,于第一磁石的Z轴方向前方及第二磁石的Z轴方向后方配置软磁性片或与第一及第二磁石相比磁极性不同的辅助磁石,藉此能加大对第二线圈及第三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Lorentz force),所以能效率佳地进行手振的抑制。此外,前述专利技术的概要并未列举了本专利技术的全部必要特征,这些特征群的次组合也能成为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la、图Ib绘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图2a、图2b、图2c绘示永久磁石与驱动线圈的位置关系。图3a、图3b绘示对本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自动对焦驱动)。图4a、图4b、图4c、图4d绘示对本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手振抑制)。图5绘示永久磁石与驱动线圈的位置关系的其他例子。图6绘示对图5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自动对焦驱动)。图7a、图7b绘示对图5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手振抑制)。图8a、图8b绘示本专利技术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其他结构。图9绘示镜头座的悬吊方法的其他例子。图10绘示本实施例二的镜头驱动装置的结构。图11a、图Ilb绘示对受到来自第一辅助磁石的磁场影响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图12a、图12b绘示对受到来自第二辅助磁石的磁场影响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图13绘示本专利技术的镜头驱动装置的其他结构。图14a、图14b绘示对图13的镜头驱动装置的驱动线圈作用的劳仑兹力。符号说明10镜头驱动装置11 镜头座 12镜头13 壳体14弹性构件15 驱动线圈15a第一线圈15b 第二线圈15c第三线圈16 永久磁石161第一磁石162 第二磁石163第三磁石164 第四磁石17停止器181 第一辅助磁石182第二磁石191 第一软磁性片192第二软磁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透过实施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下的实施例并不限定申请专利范围的专利技术,此外,实施例中说明的特征的全部组合未必为专利技术的解决手段所必须。图la、图Ib绘示本实施例一的镜头驱动装置10的结构,图Ia图系剖面图,图Ib图系绘示驱动线圈15与永久磁石16的关系的重要部立体图。各图中,11系将镜头12加以支撑的镜头座,该镜头座由物镜及接目镜的组合所组成,13系配置于镜头座11外侧以支撑前述镜头座11的壳体,14系将镜头座11及壳体13加以连结的弹性构件,15系装设于镜头座11外周的驱动线圈,16系安装于壳体13的永久磁石,17系将镜头座11在被拍摄体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位置加以限制的止动器(stopper)。永久磁石16安装于壳体13,且隔着空隙而与驱动线圈15相对应。本例的镜头驱动装置10的驱动线圈15具备第一至第三线圈15a 15c,这些线圈将被拍摄体方向当作Z轴方向前方(+Z侧)时,被卷绕于Z轴周围。第一线圈15a系自动对焦驱动用的线圈,配置于镜头座11外围的大致中央区域。第二及第三线圈15b,15c系为抑制手振用的线圈,第二线圈15b配置于第一线圈15a的+Z侧;第三线圈15c配置于第一线圈15a的Z轴方向后方(-Z侧)。本例中,从+Z侧看镜头座11时,镜头座11系外形为正方形的筒状构件。永久磁石16具备第一至第四磁石161 164。第一至第四磁石161 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驱动装置,具备:镜头座,支撑镜头;壳体,配置于所述的镜头座的外侧,被所述的镜头座及弹性构件连结以支撑所述的镜头座;驱动线圈,装设于所述的镜头座的外周;及永久磁石,安装于所述的壳体,且隔着空隙而与所述的驱动线圈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被拍摄体方向当作Z轴方向前方时,所述的驱动线圈具备被卷绕在Z轴周围的第一至第三线圈,所述的第二线圈配置于所述的第一线圈的Z轴方向前方,所述的第三线圈配置于所述的第一线圈的Z轴后方,所述的永久磁石具备所述的驱动线圈侧的磁极性为同一磁极性的第一至第四磁石,这些磁石从Z轴方向看时依照编号顺序循环配置于Z轴周围,所述的第一磁石及所述的第二磁石配置于与所述的第一线圈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的第三磁石配置于与所述的第一线圈及所述的第二线圈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的第四磁石配置于与所述的第一线圈及所述的第三线圈相对应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5.12 JP 2011-1072721.ー种镜头驱动装置,具备镜头座,支撑镜头;壳体,配置于所述的镜头座的外側,被所述的镜头座及弹性构件连结以支撑所述的镜头座;驱动线圈,装设于所述的镜头座的外周;及永久磁石,安装于所述的壳体,且隔着空隙而与所述的驱动线圈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 被拍摄体方向当作Z轴方向前方时,所述的驱动线圈具备被卷绕在Z轴周围的第一至第三线圈, 所述的第二线圈配置于所述的第一线圈的Z轴方向前方, 所述的第三线圈配置于所述的第一线圈的Z轴后方, 所述的永久磁石具备所述的驱动线圈侧的磁极性为同一磁极性的第一至第四磁石,这些磁石从Z轴方向看时依照编号顺序循环配置于Z轴周围, 所述的第一磁石及所述的第二磁石配置干与所述的第一线圈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第三磁石配置干与所述的第一线圈及所述的第二线圈相对应的位置, 所述的第四磁石配置干与所述的第一线圈及所述的第三线圈相对应的位置。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磁石的Z轴方向前方配置有第一软磁性片;于所述的第二磁石的Z轴方向后方配置有第二软磁性片。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镜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第一磁石的Z轴方向前方配置有与所述的第一磁石相比磁极性不同的第一辅助磁石;于所述的第二磁石的Z轴方向后方配置有与所述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寺嶋厚吉
申请(专利权)人:迈可文技研株式会社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寺嶋厚吉厦门新鸿洲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