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7742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6: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结构简单、透镜支撑体能向光轴方向移动及晃动校正移动的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相机及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卷绕在透镜支撑体5外周上的第1线圈19从光轴方向的一侧看其平面呈四角形状;第2线圈16a~16d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以周方向相隔90度间隔配置,且配置在第1线圈所构成的四角形的边上的同时,从透镜支撑体5的径方向外侧看呈环状。第1磁石17与四角形的第1线圈19的各边对向设置,内周面做成相同磁极同时,在第2线圈16a~16d设置着的位置上与第2线圈16a~16d对向。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1线圈19通电。向X-Y方向移动时,向既定的第2线圈16a~16d上通上一定的电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相关一种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附带照相机的移动终端>J-U装直。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 (专利公开于JP2002-373435号公报上)揭示了一种有关于采光用执行器,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面周方向以90度间隔设有从外周侧看呈环状线圈,在透镜支撑体的径方向外侧配置有与各线圈处于对向位置的磁石,通过向线圈通电使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聚焦方向)及运行方向(X方向)移动。另一方面,小型照相机中,透镜支撑体只向光轴方向移动,为对晃动校正,X-Y方向上使其移动时,通过向X方向驱动的马达和向Y方向驱动的马达使透镜驱动装置整体移动。用于小型照相机上的透镜驱动装置中,向透镜支撑体光轴方向(Z方向)移动及X-Y方向(晃动校正)的移动是仅移动透镜支撑体来进行这一点是以往所未曾有的。另外,向透镜支撑体光轴方向的移动即使可以采用专利文献I的技术来实现,但专利文献I的技术只能提供向X方向移动,晃动校正(X-Y方向,即光轴直交面的移动)则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镜支撑体能向光轴方向移动及晃动校正移动的透镜驱动装置、自动对焦照相机及带有照相机的移动终端装置。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在内周上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在内周侧上随意移动支撑透镜支撑体的固定体;卷绕在透镜支撑体外周上的第1线圈;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以90度间隔配置至少2个的第2线圈;设置在固定体上的第1磁石;其特征在于,第1线圈从光轴方向的一侧看其平面呈四角形状;第2线圈配置在第1线圈所构成的四角形的边上的同时,从透镜支撑体的径方向外侧看呈环状;第1磁石于呈四角形的第1线圈的各边对向设置,且内周面做成相同磁极同时,在第2线圈设置着的位置上与第2线圈对向;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1线圈通电;将透镜支撑体向与光轴正交的X?Y方向移动时,向既定的第2线圈上通上一定的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4 JP 2011-0386281.透镜驱动装置,具有在内周上支撑透镜的透镜支撑体;在内周侧上随意移动支撑透镜支撑体的固定体;卷绕在透镜支撑体外周上的第I线圈;在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以90度间隔配置至少2个的第2线圈;设置在固定体上的第I磁石;其特征在于,第I线圈从光轴方向的一侧看其平面呈四角形状;第2线圈配置在第I线圈所构成的四角形的边上的同时,从透镜支撑体的径方向外侧看呈环状;第I磁石于呈四角形的第I线圈的各边对向设置,且内周面做成相同磁极同时,在第2线圈设置着的位置上与第2线圈对向;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时向第I线圈通电;将透镜支撑体向与光轴正交的X-Y方向移动时,向既定的第2线圈上通上一定的电流。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木学
申请(专利权)人:思考电机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