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丝压扁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8998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15 00:53
一种铜丝压扁工艺。铜丝经过预热水箱后在外表面涂有研磨膏,然后经过冷轧机延压成扁铜,扁铜经过加热水箱和2至5分钟的自然冷却后,盘绕在30℃至50℃的收线盘上。铜丝在冷轧机延压前后经过多个水箱分别控制铜丝的温度,以达到有利于铜丝延压和延压后均匀收缩的目的,本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丝压扁工艺流程。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是通过冷轧机将铜丝压扁,然后将压扁的铜丝盘整到收线盘上。但是,由冷轧机加工出的扁铜一般不平整、扭曲且容易发生断丝,不利于扁铜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铜丝压扁工艺过程中,加工出的扁铜不平整、扭曲且易断丝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丝压扁工艺,该铜丝压扁工艺加工出的扁铜能够克服上述的缺点,且工艺流程简单。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铜丝压扁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I)铜丝穿过预热水箱进行预热,预热水箱内的水温为30°C至50°C ;(2)铜丝经过预热水箱后,在铜丝外表面涂有研磨膏;(3)涂有研磨膏的铜丝再经过冷轧机压制成扁铜;(4)扁铜进入加热水箱,加热水箱内的温度为70°C至90°C ;(5)穿过加热水箱后的扁铜经过2分钟至5分钟的冷却后,盘绕在收线盘上,收线盘的温度控制在30°C至50°C,待扁铜收线结束后,收线盘上的30°C至50°C的温度至少维持一个小时。在此工艺过程中,铜丝经过预热水箱的预热,提高铜丝的温度,防止铜丝在下道冷轧工序时断裂;研磨膏有利于提高加工出的扁铜的外表面光洁度;刚刚冷轧成型的扁铜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丝压扁工艺,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1)铜丝穿过预热水箱进行预热,预热水箱内的水温为30℃至50℃;(2)铜丝经过预热水箱后,在铜丝外表面涂有研磨膏;(3)涂有研磨膏的铜丝再经过冷轧机压制成扁铜;(4)扁铜进入加热水箱,加热水箱内的温度为70℃至90℃;(5)穿过加热水箱后的扁铜经过2分钟至5分钟的自然冷却后,盘绕在收线盘上,收线盘的温度控制在30℃至50℃,待扁铜收线结束后,收线盘上的30℃至50℃的温度至少维持一个小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丝压扁工艺,其特征是其包括如下步骤 (1)铜丝穿过预热水箱进行预热,预热水箱内的水温为30°C至50°C; (2)铜丝经过预热水箱后,在铜丝外表面涂有研磨膏; (3)涂有研磨膏的铜丝再经过冷轧机压制成扁铜; (4)扁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博鑫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