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成本较低的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该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锥形筒,分离锥形筒的大径端朝上并且设置有切割废液进口,所述分离锥形筒的小径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结构,所述分离锥形筒上部设置有聚乙二醇液体排出口,所述分离锥形筒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5°~45°。该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作非常方便,只需很低的成本即可完成对切割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适合在切割废液处理设备领域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割废液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硅片是半导体和光伏领域的主要生产材料,硅片多线切割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硅片加工技术,它不同于传统的刀锯片、砂轮片等切割方式,也不同于先进的激光切割和内圆切割,它的原理是通过一根高速运动的钢线带动附着在钢丝上的切割液对硅棒进行摩擦,从而达到切割效果,在整个过程中,钢线通过线辊的引导,在线辊上形成ー张线网,而待加工エ件通过工作台的下降实现エ件的进给。硅片多线切割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具有效率高,产能高,精度高等优点,因此,多线切割技术是目前最广泛的硅片切割技术。在多线切割技术中,所使用的切割液通常是由聚こニ醇和1200目左右的碳化硅 颗粒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切割液在切割硅棒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切削下来的硅粉混在一起,形成大量的切割废液,而且切割液中部分碳化硅颗粒会因切割作用而出现破损,使得部分碳化硅的目数増大,因此,切割废液无法直接重复利用。切割废液中含有很多资源,比如碳化硅、硅粉等等,如果直接排放棹,不仅造成浪费资源,同时还会污染环境,因此,对于切割废液的处理一直是光伏行业的难题。目前,对于切割废液的处理方法通常采用以下的方式首先,对切割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即将切割废液中的聚こニ醇液体与碳化硅颗粒、硅粉颗粒分离,得到聚こニ醇液体和混合有硅粉的碳化硅固体,分离出的聚こニ醇液体经过进一歩加工后可再次作为原料配制成切割液重复利用;接着,对分离出来的混合有硅粉的碳化硅进行分级处理,去除目数大于1300目的超细碳化硅,剰余的目数较小的碳化硅可配成新的切割液继续使用,由于碳化硅和硅粉的密度相差不大,因此,不论是剩余的碳化硅还是分离出去的超细碳化硅中都含有硅粉;最后,将分离出来的数目较大的混合有硅粉的超细碳化硅经过化学处理后排放掉。现有的切割废液处理方式仅能够回收利用聚こニ醇和一部分碳化硅,对于切割废液中的超细碳化硅和硅粉一般无法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目前,对于切割废液中的聚こニ醇液体与碳化硅、硅颗粒分离主要采用离心式分离的方式,即,先在切割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使聚こニ醇完全溶解到水中,然后将上述液体通入卧式螺旋离心机,通过多级离心处理,实现聚こニ醇液体与碳化硅、硅颗粒分离,接着将聚こニ醇进行蒸馏处理即可得到聚こニ醇,这种方式需要专门购买离心设备和蒸馏设备,投入的成本较大,而且,这两种设备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进ー步増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锥形筒,分离锥形筒的大径端朝上并且设置有切割废液进ロ,所述分离锥形筒的小径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结构,所述分离锥形筒上部设置有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所述分离锥形筒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5° 45°。进ー步的是,所述分离锥形筒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25°。进ー步的是,所述分离锥形筒内设置有辅助沉积锥体,所述辅助沉积锥体位于分离锥形筒的小径端,辅助沉积锥体的锥尖朝上,辅助沉积锥体的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进ー步的是,所述分离锥形筒内设置有辅助蠕动锥筒,所述辅助蠕动锥筒设置在辅助沉积锥体下方,辅助蠕动锥筒的两端敞开并且辅助蠕动锥筒的大径端朝下,辅助蠕动锥筒的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进ー步的是,所述分离锥形筒的上部设置有溢流ロ。 进ー步的是,在分离锥形筒的小径端设置阀门形成所述的封堵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只需将切割废液通过切割废液进ロ注入分离锥形筒内,在重力作用下,碳化硅颗粒与硅粉会逐渐沉积在分离锥形筒的内壁,并沿着倾斜的内壁逐渐蠕动下滑至分离锥形筒的底部堆积起来,等堆积到一定程度,将封堵结构拆下来,将混合有硅粉的碳化硅从分离锥形筒的小径端排出,而分离锥形筒内的聚こニ醇液体则从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排出,实现固液分离,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制作非常方便,只需很低的成本即可完成对切割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分离锥形筒201、切割废液进ロ 202、封堵结构203、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 204、辅助沉积锥体205、辅助蠕动锥筒206、溢流ロ 207。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ー步说明。如图I所示,该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包括分离锥形筒201,分离锥形筒201的大径端朝上并且设置有切割废液进ロ 202,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结构203,所述分离锥形筒201上部设置有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 204,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5° 45°。这种结构的固液分离装置,结构简单,只需将切割废液通过切割废液进ロ 202注入分离锥形筒201内,在重力作用下,碳化硅颗粒与硅粉会逐渐沉积在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并沿着倾斜的内壁逐渐蠕动下滑至分离锥形筒201的底部堆积起来,等堆积到一定程度,将封堵结构203拆下来,将混合有硅粉的碳化硅从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排出,而分离锥形筒201内的聚こニ醇液体则从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 204排出,实现固液分离,整个装置结构简単,加工制作非常方便,只需很低的成本即可完成对切割废液进行固液分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了更好的使沉积在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上的碳化硅与硅粉顺利的沿着倾斜的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逐渐蠕动下滑至分离锥形筒201的底部堆积起来,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优选为25°。为了加快碳化硅颗粒与硅粉的沉积过程,在分离锥形筒201内设置了辅助沉积锥体205,所述辅助沉积锥体205位于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辅助沉积锥体205的锥尖朝上,辅助沉积锥体205的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通过设置辅助沉积锥体205,可以使分离锥形筒201中间的碳化硅与硅粉沉积在辅助沉积锥体205的锥面上,然后沿着锥面下滑并从辅助沉积锥体205的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落下堆积到分离锥形筒201的底部,大大加快了碳化硅颗粒与硅粉的沉积过程,缩短了碳化硅颗粒与硅粉的沉积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为了进一歩的使沉积在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上的碳化硅与硅粉顺利的沿着倾斜的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逐渐蠕动下滑至分离锥形筒201的底部堆积起来,在分离锥形筒201内设置有辅助蠕动锥筒206,所述辅助蠕动锥筒206设置在辅助沉积锥体205下方,辅助蠕动锥筒206的两端敞开并且辅助蠕动锥筒206的大径端朝下,辅助蠕动锥筒206的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之间存在间隙,该辅助蠕动锥筒206的工作过程如下辅助蠕动锥筒206下方的液体随着分离锥形筒201底部堆积的碳化硅与硅粉越来越多而向上流动,该部分液体向上运动碰到辅助沉积锥体205的底部然后沿着辅助沉积锥体205与辅 助蠕动锥筒206之间的缝隙向下流动并通过辅助蠕动锥筒206底部边缘与分离锥形筒201内壁之间的间隙流到辅助蠕动锥体下方,该部分液体在流动过程中会带动沉积在分离锥形筒201内壁上的碳化硅与硅粉向下运动,起到辅助蠕动的目的。为了避免注入分离锥形筒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锥形筒(201),分离锥形筒(201)的大径端朝上并且设置有切割废液进口(202),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结构(203),所述分离锥形筒(201)上部设置有聚乙二醇液体排出口(204),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5°~45°。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离锥形筒(201),分离锥形筒(201)的大径端朝上并且设置有切割废液进ロ(202),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设置有可拆卸的封堵结构(203),所述分离锥形筒(201)上部设置有聚こニ醇液体排出ロ(204),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5° 4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锥形筒(201)的内壁与重力方向的夹角为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切割废液的固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锥形筒(201)内设置有辅助沉积锥体(205),所述辅助沉积锥体(205)位于分离锥形筒(201)的小径端,辅助沉积锥体(205)的锥尖朝上,辅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五奎,李军,耿荣军,陈嘉豪,徐文州,陈辉,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