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宗波专利>正文

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6507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它的工艺流程为:连续铸造、高压水除鳞、高温轧制、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分段、长尺冷却床冷却及精整或卷取机卷取、成品入库。其工艺步骤中控制铸坯的冶金长度至高温轧制轧机的入口处;高温轧制由紧凑布置的2-3架轧机进行铸坯芯部温度大于1200℃,道次压下率为40-60%的高温奥氏体区轧制。本生产工艺适合的中板厚度为4-25mm,宽度为1500-3500mm,对应的连铸坯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1500-3500mm。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钢水的热能,整条生产线上不设置任何加热装置,而连续完成中板无头生产,与现行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相比较,可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基建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的轧制,具体涉及一种中板铸轧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中板生产采用两个步骤,即先在炼钢车间铸成连铸坯,在检查精整后送入轧钢车间,冷装或热装加热炉进行加热,之后由一至两架轧机进行往复轧制成成品。其工序流程长,设备和基建投资大,能耗高,有二次氧化,钢坯单重小,生产效率低。由于生产的不连续,温度波动大,产品性能的稳定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耗低、生产效率高、便于产品性能稳定控制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中板铸轧生产工艺的工艺流程为连续铸造、高压水除鳞、高温轧制、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分段、长尺冷却床冷却及精整或卷取机卷取、成品入库。本中板铸轧生产工艺,控制铸坯的冶金长度至高温轧制轧机的入口处;高温轧制由紧凑布置的2-3架轧机进行铸坯芯部温度大于1200℃,道次压下率为40-60%的高温奥氏体区轧制。本中板铸轧生产工艺适合的中板产品厚度为4-25mm,宽度为1500-3500mm;所对应的连铸坯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1500-3500mm。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钢水的热能,通过控制冶金长度至高温轧制轧机的入口处,进行高温软压下轧制,使整条生产线不设置任何加热装置而连续完成中板的无头生产。与现行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相比较,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缩短工序流程,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设备和基建投资;2、由于无头生产,便于实现长倍尺分段和提高成材率;3、由于不进行中间加热,可避免二次氧化;4、其连续生产方式便于产品性能的稳定控制,保证产品质量。附图说明附图是实现本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的生产线布置示意图。图中1-中间包;2-结晶器;3-0#冷却段;4-1#冷却段;5-2#冷却段;6-高压水除鳞装置;7-高温轧制机组;8-机架间水冷装置;9-精轧机组;10-控制冷却装置;11-分段飞剪;12-卷取机;13-冷却床。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附图给出的,本专利技术由中间包1、结晶器2和0#、1#、2#冷却段3、4、5完成中板连铸坯的连续铸造。其中经熔炼、精炼的合格钢水通过中间包1进入结晶器2内进行浇铸,在浇铸的过程中采用如液压振动、电磁制动等一系列有利于提高连铸坯内在及表面质量的成熟技术,且使拉钢速度不低于3.5m/min,并尽可能的提高,以保证铸轧过程的顺利进行。连铸结晶器2可采用平板的、漏斗型的、凸透镜型的多种适宜形式。0#、1#、2#冷却段3、4、5采用干冷和水气冷却组合型,以便更好地控制坯壳的厚度和边部的温度。液芯压下可采用多种形式,液芯压下总量为10-30mm。控制铸坯的冶金长度至高压水除鳞装置6的出口即高温轧制机组7的入口处。高压水除鳞由节水型高压水除鳞装置6完成,一般水压为40Mpa。高温轧制由尽可能紧凑布置的2-3架轧机组成的高温轧制机组7完成,可采用二辊、四辊轧机,采用微张力轧制,机架间不设活套。控制进入高温轧制机组的铸坯芯部温度大于1200℃,小于凝固温度,进行道次下压率为40-60%的高温奥氏体区轧制。精轧由精轧机组9完成,为实现控制轧制,设置机架间水冷装置8。精轧后由设置的控制冷却装置10进行控制冷却,其控制冷却装置10可采用层流冷却或水幕冷却装置。控制冷却完成后由设置的分段飞剪11进行飞剪分段。中板分段后上长尺冷却床13冷却、精整成成品入库,或者由卷取机12卷取成成品入库。具体实施时分段飞剪也可以设置在控制冷却装置10之前。本专利技术中板铸轧生产工艺适用于普通碳素钢、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合金结构钢、不锈钢。中板产品的厚度为4-25mm,宽度为1500-3500mm;所对应的连铸坯的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1500-3500mm。可根据最大产品的厚度以压缩比不低于5倍来确定连铸坯的厚度规格。权利要求1.一种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为连续铸造、高压水除鳞、高温轧制、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分段、长尺冷却床冷却及精整或卷取机卷取、成品入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控制铸坯的冶金长度至高温轧制轧机的入口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高温轧制由紧凑布置的2-3架轧机进行铸坯芯部温度大于1200℃,道次压下率为40-60%高温奥氏体区轧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中板产品的厚度为4-25mm,宽度为1500-3500mm,所对应的连铸坯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1500-3500mm。全文摘要一种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它的工艺流程为连续铸造、高压水除鳞、高温轧制、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分段、长尺冷却床冷却及精整或卷取机卷取、成品入库。其工艺步骤中控制铸坯的冶金长度至高温轧制轧机的入口处;高温轧制由紧凑布置的2-3架轧机进行铸坯芯部温度大于1200℃,道次压下率为40-60%的高温奥氏体区轧制。本生产工艺适合的中板厚度为4-25mm,宽度为1500-3500mm,对应的连铸坯厚度为100-150mm,宽度为1500-3500mm。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钢水的热能,整条生产线上不设置任何加热装置,而连续完成中板无头生产,与现行的中板铸轧生产工艺相比较,可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和设备、基建投资,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1B15/00GK1757454SQ20051009881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9月1日专利技术者周久乐, 赵宗波 申请人:赵宗波, 周久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板铸轧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的工艺流程为:连续铸造、高压水除鳞、高温轧制、精轧、控制冷却、飞剪分段、长尺冷却床冷却及精整或卷取机卷取、成品入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久乐赵宗波
申请(专利权)人:赵宗波周久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