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671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包括射流器主体,其具有再生溶液进管、喷头、吸入室和喉管,再生溶液进管和喷头分别通过吸入室液路连通喉管。较佳地,再生溶液进管和喷头相互垂直设置,喉管、吸入室和喷头成一直线设置;喷头包括第一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连接吸入室,第二端部的中空横截面大于第一端部的中空横截面,且第一端部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吸入室的方向逐渐变小;喉管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吸入室的方向逐渐变小;通过设计喷头及喉管角度、内部尺寸及间距来提高吸入再生溶液的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和组装方便,无泄流的风险,不易造成吸入再生溶液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等弊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水处理自动控制阀
,具体是指一种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
技术介绍
请参见图IA和图IB所示,现有水处理行业中自动控制阀大型射流器为分离式射流器,包括分离式射流器喉管101、分离式射流器腔室102和分离式射流器喷头103,分离式射流器喉管101、分离式射流器腔室102和分离式射流器喷头103分别独立,分离式射流器腔室102具有再生溶液进管104、喉管安装管105和喉头安装管106,分离式射流器喉管101插设在喉管安装管105中并通过密封圈107密封,分离式射流器喷头103插设在喉头安装管106中并通过密封圈108密封。因此,现有分离式射流器结构零件多,使制造不方便;为分离结构,需要组配到一·起才能使用,使用不方便;且分离式射流器腔室102与分离式射流器喉管101之间以及分离式射流器腔室102与分离式射流器喷头103之间分别需要通过密封圈107、108配合密封,从而有泄流的风险故容易造成吸入再生溶液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等弊端。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从而结构简洁,制造和组装方便,无泄流的风险,不易造成吸入再生溶液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该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和组装方便,无泄流的风险,不易造成吸入再生溶液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等弊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其特点是,包括射流器主体,所述射流器主体具有再生溶液进管、喷头、吸入室和喉管,所述再生溶液进管和所述喷头分别通过所述吸入室液路连通所述喉管。较佳地,所述再生溶液进管和所述喷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喉管、所述吸入室和所述喷头成一直线设置。较佳地,所述喷头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连接所述吸入室,所述第二端部的中空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端部的中空横截面,且所述第一端部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所述吸入室的方向逐渐变小较佳地,所述喉管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所述吸入室的方向逐渐变小。较佳地,所述喷头包括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和圆柱体中空部分,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连接所述吸入室,所述喉管包括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所述吸入室。更佳地,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36°,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直径为8. 38毫米,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高度为0. 51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5. 8°,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直径为16. 5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高度为66. 32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与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的间距为22. 82毫米。更佳地,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36°,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直径为6. 22毫米,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高度为0. 51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5. 8°,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直径为12. 2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高度为66. 32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与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的间距为22. 82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具体在于I、本技术的本技术的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包括射流器主体,所述射流器主体具有再生溶液进管、喷头、吸入室和喉管,所述再生溶液进管和所述喷头分别通过所述吸入室液路连通所述喉管,设计巧妙,结构简洁,制造和组装方便,无泄流的风 险,不易造成吸入再生溶液效率低甚至不能正常工作等弊端,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2、本技术的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的喷头包括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和圆柱体中空部分,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圆柱体中空部分连接所述吸入室,喉管包括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吸入室,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36°,圆柱体中空部分的直径为8. 38毫米或6. 22毫米,圆柱体中空部分的高度为0.51毫米,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5.8°,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直径为16. 5毫米或12. 2毫米,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高度为66. 32毫米,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与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的间距为22. 82毫米,从而进入射流器的启动流量与吸入再生溶液的流量为I : 1,吸入再生溶液的效率高,设计巧妙,结构简洁,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A是现有水处理自动控制分离式射流器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IB是图IA所示的现有水处理自动控制分离式射流器的组装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图5是图IA所示的现有水处理自动控制分离式射流器的使用效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见图2所示,本技术的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包括射流器主体10,所述射流器主体10具有再生溶液进管11、喷头12、吸入室13和喉管14,所述再生溶液进管11和所述喷头12分别通过所述吸入室13液路连通所述喉管14。所述再生溶液进管11、所述喷头12、所述吸入室13和所述喉管1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方位进行设置,请参见图2所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再生溶液进管11和所述喷头12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喉管14、所述吸入室13和所述喷头12成一直线设置。所述喷头12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喷头12包括第一端部15和第二端部16,所述第一端部15连接所述吸入室13,所述第二端部16的中空横截面大于所述第一端部15的中空横截面,且所述第一端部15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所述吸入室13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喉管1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喉管14的中空横截面沿朝向所述吸入室13的方向逐渐变小。所述喷头12和所述喉管14可以采用任何合适的结构,请参见图2所述,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喷头12的第一端部15包括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未示出)和圆柱体中空部分(未示出),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连接所述吸入室,所述喉管14包括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细端连接所述吸入室。为了提高吸入再生溶液的效率,本技术的喷头12及喉管14内部尺寸经过细致的分析及严格的测试,尺寸结构设计是通过设计喷头12的夹角,喉管14的夹角,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及改变喷头12和喉管14进入吸入室13的通孔直径来完成不同吸再生液的流量。请参见图2所示,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36°,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直径为8. 38毫米,所述圆柱体中空部分的高度为0. 51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锥线夹角为5. 8°,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直径为16. 5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分的高度为66. 32毫米,所述第二圆锥台中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处理自动控制阀一体式射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射流器主体,所述射流器主体具有再生溶液进管、喷头、吸入室和喉管,所述再生溶液进管和所述喷头分别通过所述吸入室液路连通所述喉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华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