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运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8166 阅读:165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1-09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攀岩运动器,其主要于一下架体上利用一转折组组设有一向上延伸的上架体,且转折组于两侧分设有一左转轮及一右转轮,又上架体顶端透过一上横管于两侧分别设有一右滑轮及一左滑轮,上、下架体间设有一索组,该索组具有两可利用左、右转轮交错的第一、二钢索,其中第一钢索绕经右滑轮一端设有一右把手、而另一端具有一可滑设于下架体的左踏组,再者第二钢索绕经左滑轮一端设有一左把手、而另一端具有一可滑设于下架体的右踏组。使用者可进行左腿上移、右手下拉及右腿上移、左手下拉的交错运动,能达到训练全身肌肉的目的,并可训练双手与双腿的动作协调性,同时可减少户外运动的危险。(*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攀岩运动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训练全身肌肉及手脚协调的攀岩运动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受到运动场所及可运动时间等减少的影响,人们的运动量与运动时间也跟着大幅缩短,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与体力,为了解决因运动量减少所引发的健康问题,目前市面上开发有多种不同样式的运动训练设备,以提供不同的健身与运动训练功能,例如健身车、踏步机、跑步机、健腹器等等,以分别提供腿部、臂部、腹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的肌肉与骨骼训练。然而,现有的运动训练设备大部份只具有单一训练功能,如踏步机仅提供腿部的 上下交错运动,而只能单一锻练腿部肌肉,另如拉力器则仅能提供上肢的交错运动,供单一进行臂力肌肉的锻练。而虽然有部份可提供多样训练功能的动力健身器,但其通常结构较为复杂,且成本相对较高,并不适用于一般家庭。换言之,现有的健身器材中,未能提供一种同时兼具结构简单、能综合锻练全身肌肉及成本相对较低的健身运动器材,显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有待进一步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攀岩运动器,能进行全身肌肉训练,使全身肌肉线条更为均匀,并能减少户外运动的危险性,提升运动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攀岩运动器,主要包括有一下架体、一上架体以及一索组;该下架体顶端设有一转折组,且转折组左、右侧分设有一左转轮及一右转轮,又下架体两侧分别滑设有一左踏组及一右踏组,且左、右踏组分别具有一供踩踏站立的踏板;该上架体设于下架体转折组上方,又上架体于顶端设有一上横管,上横管两端分别具有一右滑轮及一左滑轮;该索组具有交错穿设于下架体与上架体间的一第一钢索与一第二钢索,其中第一钢索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的左踏组上,且第一钢索在绕经转折组左转轮后,第一钢索的另一端斜向穿经上架体的右滑轮,且于第一钢索穿出右滑轮的端部固设有一右把手,第二钢索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的右踏组上,且第二钢索在绕经转折组右转轮后,该第二钢索的另一端斜向穿经上架体的左滑轮,且第二钢索穿出左滑轮的端部固设有一左把手。所述下架体具有向下斜设的一左支杆及一右支杆,而左、右踏组分别滑设于左、右支杆上,且左、右支杆底端共同跨设有一可平置于地面的支杆脚管,又下架体于后方设有一向下斜设的支撑杆,且支撑杆底端并设有一与支杆脚管略为平行的支撑脚管。所述支杆脚管与支撑脚管间设有一连接杆,使攀岩运动器能稳定立设于地面。所述左、右踏组分别具有一对应左、右支杆的滑框,且滑框并利用复数滚轮夹滑于对应的左、右支杆上。所述下架体的转折组具有一中横管,而左、右转轮设于中横管两侧,又中横管前端设有一向上延伸的竖管,供组装上架体。所述上架体具有一可插设于转折组竖管的立杆,且立杆具有一可相对竖管定位的插接段。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攀岩运动器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攀岩运动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攀岩运动器实际操作时的动作示意图。图4是图3实际操作时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攀岩运动器实际操作时的另一动作示意图。图6是图5实际操作时的平面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和图2所示,该攀岩运动器至少包含有一下架体10、一上架体30及一索组40所组成;所述下架体10于转折组20两侧分设有一向下斜设的左支杆11及右支杆12,且左、右支杆(11、12)底端并共同跨设有一可平置于地面的支杆脚管13,下架体10于转折组20后方设有一向下斜设的支撑杆15,且支撑杆15底端并设有一与支杆脚管13略为平行的支撑脚管16,再者支杆脚管13与支撑脚管16间设有一连接杆18,使本创作攀岩运动器能稳定立设于地面,下架体10顶端设有一转折组20,该转折组20具有一夹设于左、右支杆(11、12)顶端间的中横管21,中横管21前端设有一向上延伸、且夹设于左、右支杆(11、12)间的竖管22,供组装上架体30,再者转折组20的中横管21左、右侧分设有一左转轮25及一右转轮26,供索组40绕经转向,再者下架体10的左、右支杆(11、12)上分别滑设有一左踏组50及一右踏组55,且左、右踏组(50、55)由一对应左、右支杆(11、12)的滑框(51、56)所构成,且滑框(51、56)并利用复数滚轮(52、57)夹滑于对应的左、右支杆(11、12)上,滑框(51、56)外侧分别具有一供使用者踩踏站立的踏板(53、58);所述上架体30设于转折组20上,该架体30具有一可插设于转折组20竖管22的立杆31,且立杆31具有一可相对竖管22定位的插接段32,又上架体30于立杆31顶端设有一上横管35,该上横管35两端分别具有一右滑轮36及一左滑轮37,供索组40穿挂;所述索组40具有两条交错穿设于下架体10、转折组20与上架体30间的钢索,该等钢索被分别定义为第一钢索41及第二钢索45,其中第一钢索41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10的左踏组50滑框51上,且第一钢索41在绕经转折组20左转轮25后,第一钢索41的另一端可斜向穿经上架体30的右滑轮36,且于第一钢索41穿出右滑轮36的端部固设有一右把手42,使右把手42下拉后可透过第一钢索41带动左踏组50上移,再者第二钢索45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10的右踏组55滑框56上,且第二钢索45在绕经转折组20右转轮26后,该第二钢索45的另一端可斜向穿经上架体30的左滑轮37,且于第二钢索45穿出左滑轮37的端部固设有一左把手46,使左把手46下拉后可透过第二钢索45带动右踏组55上移;从而组构成一结构简单、且能进行全身肌肉锻练的攀岩运动器。本创作攀岩运动器实际操作时,如图3和图4所示,操作上,使用者可以双脚踩踏于下架体10的左、右踏组(50、55)踏板(53、58)上,且使用者以双手握持于上架体30的左、右把手(46、42)上,如此当使用者将右把手42下拉时,可透过索组40的第一钢索41带动左踏组50相对下架体10的左支杆11向上滑移,而利用左踏组50的踏板53带动使用者左脚上移。再如图5和图6所示,当使用者将左把手46下拉时,可透过索组40的第二钢索45带动右踏组55相对下架体10的右支杆12向上滑移,而利用右踏组55的踏板58带动使用者右脚上移。透过前述的结构设计与使用说明,本创作攀岩运动器在实际使用上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实用价值I、本创作攀岩运动器可由右、左把手(42、46)利用索组40呈交错之第一钢索41 时能锻练腿部、腰部、肩部及手部等全身肌肉,从而达到全身运动塑身的目的;2、本创作攀岩运动器因利用右、左把手(42、46)来拉动第一钢索41与第二钢索45分别驱动左、右踏组(50、55)交错运动,因此可用于训练双手、双脚的攀岩动作协调性,降低户外攀岩的危险性,增进运动的安全性;3、本创作攀岩运动器的整体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相较于现有大型运动健身器材,其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而能增进其经济效益。权利要求1.一种攀岩运动器,主要包括有一下架体、一上架体以及一索组,其特征在于该下架体顶端设有一转折组,且转折组左、右侧分设有一左转轮及一右转轮,又下架体两侧分别滑设有一左踏组及一右踏组,且左、右踏组分别具有一供踩踏站立的踏板;该上架体设于下架体转折组上方,又上架体于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攀岩运动器,主要包括有一下架体、一上架体以及一索组,其特征在于:该下架体顶端设有一转折组,且转折组左、右侧分设有一左转轮及一右转轮,又下架体两侧分别滑设有一左踏组及一右踏组,且左、右踏组分别具有一供踩踏站立的踏板;该上架体设于下架体转折组上方,又上架体于顶端设有一上横管,上横管两端分别具有一右滑轮及一左滑轮;该索组具有交错穿设于下架体与上架体间的一第一钢索与一第二钢索,其中第一钢索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的左踏组上,且第一钢索在绕经转折组左转轮后,第一钢索的另一端斜向穿经上架体的右滑轮,且于第一钢索穿出右滑轮的端部固设有一右把手,第二钢索的一端固定于下架体的右踏组上,且第二钢索在绕经转折组右转轮后,该第二钢索的另一端斜向穿经上架体的左滑轮,且第二钢索穿出左滑轮的端部固设有一左把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学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信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4年12月12日 02:11
    攀岩是从登山运动中衍生出来的竞技运动项目50年代起源于苏联是军队中作为一项军事训练项目而存在的1974年列入世界比赛项目进入80年代以难度攀登的现代竞技攀登比赛开始兴起并引起广泛的兴趣1985年在意大利举行了第一次难度攀登比赛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