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电压力锅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734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9 0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电压力锅,其中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蒸汽座、密封件、活动件、磁铁和磁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座上方设有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密封件位于蒸汽座的上端,活动件可上下移动地套置于固定座内,活动件下端与密封件密封连接,磁铁固定安装在活动件上端或固定座上,磁敏传感器则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或活动件上端;其中的电压力锅,包括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中的磁敏传感器与电压力锅的放大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压力检测精度高、成本低,采用这种压力检测装置的电压力锅能够直接、实时检测锅内压力,并能及时进行控压,控压精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力控制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厨房压力烹饪器具的压力检测装置及采用该装置的电压力锅
技术介绍
目前智能型电压力锅大多是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置于压力锅的锅盖,测量锅内温度后,转换为气压数据,并将相关信号传递给单片机来实现测压和控压。这样技术方案测量的数据存在滞后性;同时,电压力锅锅内的压力,受到锅内的温度、锅内食物的水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仅仅检测锅内温度来确定锅内的压力,误差大,不能及时、真实地反映锅内的真实压力,从而使烹饪程序不能及时准确地进行温度的感知而进行更好地控制烹 饪工作,影响烹饪程序的完美实现;同时由于锅内的压力无法真实的显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及安全的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采用多种控制方式来检测锅内的压力。例如公开号为CN 1763487的中国专利,是利用应变计感知内锅的膨胀量,将内锅膨胀量通过传动臂转换为位移量实现压力的控制,但由于内锅的材质的成份含量及加工工艺并不能保证内锅厚度的一致性,同时底部发热盘的材质含量及厚度公差均会对检测及控制结果产生偏差,造成压力控制的不稳定、不精确。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每件产品进行调整,生产工艺极其麻烦;如果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发生碰撞等异常,发热盘受热会产生变形,导致压力控制出现误差,不能达到精确、连续检测锅内压力的目的。又如公开号为CN 101393061的中国专利,是通过在与电压力锅内部气压连接的顶部设有电阻应变计,电阻应变计由弹性基体和粘结在弹性基体上的电阻应变计组成,通过锅内气压的变化,而使弹性基体和粘结在弹性基体的应变计受力而发生形变,进行压力的控制。但是压力应变计粘结在弹性基体上的工艺复杂,无法保证粘结后应变计的一致性,由于锅内气压直接作用于弹性基体,使得弹性基体的温度很高,因此对应变计的材质、成份有很高的要求,从而使成本高。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弹性基体会发生形变导致衰减,在电压力锅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产品的压力产生偏移,从而造成压力控制不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检测精度高、成本低,并且能直接、实时检测锅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装置。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压力检测装置的电压力锅。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蒸汽座、密封件、活动件、磁铁和磁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座上方设有中空的固定座,所述密封件位于蒸汽座的上端,活动件可上下移动地套置于固定座内,活动件下端与密封件密封连接,磁铁固定安装在活动件上端或固定座上,磁敏传感器则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或活动件上端。为方便活动件向上移动后的复位,上述的活动件上套有复位元件。上述复位元件为弹簧或弹片。上述的蒸汽座上端设有通孔,所述密封件覆盖在通孔上。为便于活动件下端与密封件的密封连接,上述的密封件上端设有凸柱,活动件的下端对应所述凸柱开有安装孔,密封件通过凸柱嵌入活动件下端的安装孔与活动件进行密封连接。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上还设有外壳,外壳由外壳罩和密封组件组成,所述外壳罩 固定设在固定座的外围,其顶端与固定座固定连接,其下部与密封组件连接。上述固定座的下端与外壳罩通过所述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锅体内的外锅、设于外锅内的内锅、置于内锅底下的加热元件、能与内锅密封的锅盖组件和中央控制单元,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放大电路、A D转换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加热元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组件内设有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中的磁敏传感器与放大电路连接。上述的锅盖组件内包括有上盖,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固定在上盖上。上述压力检测装置中的外壳罩与上盖制成一体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电压力锅蒸汽压力变化时,使密封件产生形变,带动活动件的运动,从而使磁铁与磁敏传感器之间磁力线发生变化,产生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到中央控制单元进行运算,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加热元件的工作状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压力检测精度高、成本低,采用这种压力检测装置的电压力锅能够直接、实时检测锅内压力,并能及时进行控压,控压精确。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电压力锅结构示意图,图中A部分即为图I所示出的压力检测装置;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压力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压力锅结构示意图,图中A部分即为图3所示出的压力检测装置;图5为本技术电压力锅压力控制的电路原理方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I :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蒸汽座8、密封件7、活动件6、磁铁2和磁敏传感器I,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座8上方设有中空的固定座3,固定座3中空部分形成空腔,所述密封件7位于蒸汽座8的上端,活动件6可上下移动地套置于固定座3内,活动件3下端与密封件7密封连接,当然,也可将磁铁2与磁敏传感器I的位置对调,即磁铁2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上,磁敏传感器I则对应的固定安装在活动件6上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铁2与磁敏传感器I均为横向设置。为方便活动件6向上移动后的复位,上述的活动件6上套有复位元件5 ,在本实施例中复位元件5为弹簧,弹簧下端限位在活动件6下端的凸边上,弹簧的上端限位在固定座3空腔内的顶部。上述的蒸汽座8上端设有通孔8 I,所述密封件7覆盖在通孔8 I上。为便于活动件6下端与密封件7的密封连接,上述的密封件7上端设有凸柱7 I,活动件6的下端对应所述凸柱7 I开有安装孔6 I,密封件7通过凸柱7 I嵌入活动件6下端的安装孔6 I与活动件6进行密封连接。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上还设有外壳,外壳由外壳罩4和密封组件9组成,所述外壳罩4固定设在固定座3的外围,其顶端与固定座3固定连接,其下部与密封组件9连接。 上述固定座3的下端与外壳罩4通过所述密封件7进行密封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的A部分为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一种电压力锅,包括锅体I I、锅体I I内的外锅、设于外锅内的内锅2 2、置于内锅2 2底下的加热元件3 3、能与内锅2 2密封的锅盖组件4 4和中央控制单元,如图3所示,所述中央控制单元包括有依次连接的放大电路、A D转换电路和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与加热元件3 3连接,所述锅盖组件4 4内设有上述的压力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中的磁敏传感器I与电压力锅中中央控制单元内的放大电路连接。本技术的压力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适合批量生产、压力检测精度高、成本低。如图2所示,上述的锅盖组件4 4内包括有上盖5 5,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固定在上盖5 5上。上述压力检测装置中的外壳罩4与上盖5 5制成一体结构。当电压力锅通电时,加热元件3 3进行加热,当锅内生产压力时,压力通过蒸汽座8的通孔8 I向上传递,则密封件7发生形变,直接作用于活动件6,从而克服复位元件5的作用力,使与活动件6连接成一体的磁铁2往上产生运动,相对应与固定在固定座3上的磁敏传感器I形成相互运动而改变磁力线方向或强度,形成磁阻效应。当磁敏传感器I的电阻发生变化,通过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通过的放大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蒸汽座(8)、密封件(7)、活动件(6)、磁铁(2)和磁敏传感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座(8)上方设有中空的固定座(3),所述密封件(7)位于蒸汽座(8)的上端,活动件(6)可上下移动地套置于固定座(3)内,活动件(6)下端与密封件(7)密封连接,磁铁(2)固定安装在活动件(6)上端或固定座(3)上,磁敏传感器(1)则对应的固定安装在固定座(3)上或活动件(6)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德刘雄龙永文
申请(专利权)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