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52145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2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倒T型横梁、纵梁、面板、橡胶带以及TST碎石弹塑性体;倒T型横梁包括预制下横梁和现浇上横梁,下横梁在搁置纵梁处开U型槽;纵梁搁置在下横梁的U型槽内,与上横梁边缘之间留缝隙;橡胶带设置在上横梁上,其上填充TST碎石弹塑性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伸缩缝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横向排架数量少,施工方便,承受结构变形能力强,可广泛应用于高桩码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能够普遍应用于闻粧码头。
技术介绍
由于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受到气温变化的影响,会产生热胀冷缩,为了使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不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而破损,所以一般将高桩码头的上部结构分成若干结构段,结构段与结构段之间留有伸缩缝,使相邻结构段之间可以产生相对变位,用来释放温度应力。目前常用的变形缝一般有以下两种形式 (I)悬臂梁板式。该形式是把结构分段的两端做成悬臂式上部结构,为了防止相邻两段在悬臂端的水平位移不一致,造成轨道错牙,变形缝在平面上做成凹凸型。悬臂式变形缝的优点是对不均匀沉降的适应性强;缺点是设变形缝的一跨跨度小,增加了横向排架的数量,另外,悬臂部分一般需采用现浇,施工麻烦。(2)简支梁板式。该形式是在两个结构分段之间设置简支跨,在简支梁的两端设置变形缝。这种结构必须采取适当措施以保证简支梁的梁端能自由滑动和转动。这种变形缝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横向排架数量少;缺点是简支结构的支座构造复杂,抗垂直码头线方向作用力的能力差。以上两种伸缩缝结构形式都存在各自的缺点,且在实际应用中,常常出现预留伸缩缝不能满足结构变形的情况,致使伸缩缝处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挤碎开裂,甚至发生门机轨挤弯的情况,影响了码头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倒T型横梁、纵梁、面板、橡胶带以及TST碎石弹塑性体,整个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具有施工方便,适应结构变形能力强等诸多优点。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将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其结构组成包括倒T型横梁、纵梁、面板、橡胶带以及TST碎石弹塑性体,整个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倒T型横梁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下横梁预制,上横梁现浇,设置伸缩缝处的下横梁在纵梁搁置处开U型槽,此处下横梁应比其它跨下横梁高,高出部分与U型槽深度一样,此处下横梁也应比其它跨下横梁宽,其大小根据预留缝隙的值、纵梁的搁置宽度以及纵梁的温度变形值决定。所述U型槽长度为上横梁边缘至同侧下横梁边缘的距离,宽度略宽于纵梁宽度,深度取(10 20) Cm。所述纵梁包括纵梁A和纵梁B,两纵梁分别搁置在下横梁左右两端的U型槽内,与上横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纵梁与横梁等高设置。所述面板包括现浇面板和预制面板两部分,下层为预制面板,上层为现浇面板,预制面板搁置在纵梁上,与纵梁边缘齐平。所述橡胶带为实心凹型,设置于上横梁上,两端嵌入于上横梁左右两端的缝隙内,橡胶带与面板、上横梁紧密连接,橡胶带顶部与预制面板中间等高,橡胶带沿上横梁全长设置。所述TST碎石弹塑性体填充于橡胶带上部,与面板现浇层顶部齐平。进一步地,所述U型槽表面均设置锚固钢板,U型槽周围配置加强钢筋和加强斜筋。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下端搁置在U型槽内部分设置锚固钢板。进一步地,所述TST碎石弹塑性体是将特制的弹塑性复合材料TST加热熔融,之后灌入经过清洗加热的碎石中形成的混合。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I、本专利技术将整个橡胶式伸缩缝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不需要在为设伸缩缝而减小跨度,和传统技术相比,减少了横向排架的数量,缩短工期,节约成本。2、本专利技术将纵梁下端搁置于下横梁U型槽内,可以阻止码头水平方向的位移不一致,同时,纵梁与上横梁之间留有缝隙,可以适应结构因为温度等因素产生的变形;和传统采用凹凸缝的结构形式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施工方便,不易损坏。3、本专利技术将橡胶带设置于上横梁上,两端嵌入于上横梁左右两端的缝隙内,橡胶带与面板、上横梁紧密连接,橡胶带沿上横梁全长设置,大大增强了结构承受变形的能力。4、本专利技术在橡胶带上填充TST碎石弹塑性体,与前后码头面铺装形成连续体,因而码头路面平整无缝隙,行车时不致产生冲击、振动等,舒适性较好,本身的防水性也较好;碎石用以承受荷载,TST弹塑性体可以在各个方向发生变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不但结构简单,施工方便,横向排架数量少,而且承受变形能力非常强,不易损坏,可以普遍应用于高桩码头。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横断面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剖视 图3为U型槽立体 图4为U型槽加强钢筋和加强斜筋示意 图I、图2、图3及图4中标号解释1、下横梁;2、上横梁;3、纵梁A;4、纵梁B;5、橡胶带;6、预制面板;7、现浇面板;8、TST碎石弹塑性体;9、U型槽A ;10、U型槽B ;11、钢板A ;12、钢板B ;13、加强钢筋;14、加强斜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将伸缩缝设置在倒T型横梁的两端,相对其中心对称设置,这样设伸缩缝的一跨跨度不必减小,可以减少横向排架的数量,减少工程投资;倒T型横梁下横梁I预制,上横梁2现浇,下横梁I因为需要预留缝隙以及搁置纵梁,所以设置伸缩缝处下横梁I和其它跨下横梁相比,其其宽度根据预留缝隙的值、纵梁的搁置宽度以及纵梁的温度变形值决定,其宽度应比其它跨下横梁增加(10 20)cm,下横梁I在纵梁A3和纵梁B4搁置处因为需要开U型槽A9和U型槽B10,所以预制时下横梁I需要比其它跨下横梁高,高出值为U型槽深度;纵梁A3和纵梁B4搁置在下横梁I的U型槽A9和U型槽BlO上,两纵梁与上横梁2之间留有宽度相等的缝隙,其宽度根据变形要求等因素取(2 5)cm,这样既可以防止倒T型横梁两侧结构水平方向位移不一致,而且可以适应结构因热胀冷缩而产生的变形,现有技术为实现以上两个目的是将结构连接处设置成凹凸缝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伸缩缝对制作、安装的要求较高,如果约束码头相邻两段水平位移的缝太宽,则起不到约束码头相邻两段水平位移的作用,如果缝太窄,则安装时连接部位的混凝土可能会碰碎或码头变形过程中混凝土会发生挤碎,和传统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施工方便,不易损坏;面板分为预制面板6和现浇面板7两部分,面板搁置在纵梁上,在设置伸缩缝处与纵梁边缘齐平;橡胶带5为实心凹型,嵌入于上横 梁2左右两端缝隙内,与预制面板6、上横梁2紧密连接,橡胶带5顶部与预制面板6中间等高,橡胶压缩及回弹性能好,可以增强结构适应变形的能力;在橡胶带5上部,相邻面板之间填充TST碎石弹塑性体8,碎石用以承受荷载,TST弹塑性体可以在各个方向发生变形,因为码头路面铺装形成了连续体,码头路面平整无缝隙,所以行车时不致产生冲击、振动等,舒适性较好,本身的防水性也较好。如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纵梁A3下端搁置在U型槽A9内部分需要锚固钢板B12,U型槽A9表面需要锚固钢板All,使得两者之间的接触变为钢板与钢板之间的接触,使得结构不易损坏。如图4所示,U型槽A9周围需配置加强钢筋13,一般情况沿长度方向设置2排即可,在U型槽A9转角处设置45°加强斜筋14,所有加强钢筋13和加强斜筋14的直径均不宜小于受力钢筋直径。具体实施例 某高桩码头经设计确定倒T型横梁截面尺寸如下一般跨上横梁宽40cm,高100cm,下横梁宽80cm,高80cm。矩形纵梁截面尺寸如下宽70cm,高100cm。码头长度为102m,横向排架间距为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倒T型横梁、纵梁、面板、橡胶带以及TST碎石弹塑性体,其特征在于:整个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倒T型横梁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下横梁预制,上横梁现浇,设置伸缩缝处的下横梁在纵梁搁置处开U型槽,此处下横梁应比其它跨下横梁高,高出部分与U型槽深度一样,此处下横梁宽度也应比其它跨下横梁宽,其大小根据预留缝隙的值、纵梁的搁置宽度以及纵梁的温度变形值决定;所述U型槽长度为上横梁边缘至同侧下横梁边缘的距离,宽度略宽于纵梁宽度,深度取10~20cm;所述纵梁包括纵梁A和纵梁B,两纵梁分别搁置在下横梁左右两端的U型槽内,与上横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纵梁与横梁等高设置;所述面板包括现浇面板和预制面板两部分,下层为预制面板,上层为现浇面板,预制面板搁置在纵梁上,与纵梁边缘齐平;所述橡胶带为实心凹型,设置于上横梁上,两端嵌入于上横梁左右两端的缝隙内,橡胶带与面板、上横梁紧密连接,橡胶带顶部与预制面板中间等高,橡胶带沿上横梁全长设置;所述TST碎石弹塑性体填充于橡胶带上部,与面板现浇层顶部齐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高桩码头分段横向相对位移的伸缩缝结构,其结构组成包括倒T型横梁、纵梁、面板、橡胶带以及TST碎石弹塑性体,其特征在于整个结构相对倒T型横梁中心对称设置;所述倒T型横梁包括下横梁和上横梁,下横梁预制,上横梁现浇,设置伸缩缝处的下横梁在纵梁搁置处开U型槽,此处下横梁应比其它跨下横梁高,高出部分与U型槽深度一样,此处下横梁宽度也应比其它跨下横梁宽,其大小根据预留缝隙的值、纵梁的搁置宽度以及纵梁的温度变形值决定;所述U型槽长度为上横梁边缘至同侧下横梁边缘的距离,宽度略宽于纵梁宽度,深度取10 20cm ;所述纵梁包括纵梁A和纵梁B,两纵梁分别搁置在下横梁左右两端的U型槽内,与上横梁之间留有一定缝隙,纵梁与横梁等高设置;所述面板包括现浇面板和预制面板两部分,下层为预制面板,上层为现浇面板,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达廖迎娣欧阳峰李正巫飞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