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机塔筒海运工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5053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9: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力发电机塔筒海运工装装置,由筒体支架、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组成,在筒体支架上设有叉车孔,在所述的筒体支架上方还设有上层筒体支架,筒体支架与上层筒体支架间连接有连接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于船体运输时,可实现塔筒上下双层叠放,稳固如一。充分利用了船上有效空间,占用空间降低了一半,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较大的改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カ发电机塔筒在海上运输过程中的存放及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十一五”期间,国家能源局在北京召开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扶持大型风电企业发展,鼓励我国风电企业和风电设备“走出去”。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风电制造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努力完善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试探性的打开海外市场。随着风机及其配套设备出ロ量的不断增长,船舶运载成为目前海外出口的主要运输方式。海上运输的优势在于,船体载重量大,単位运输成本比其他运输方式低,运输范围广等优点。但与此同时,相关的问题也因此出现。比如货物摆放的牢固性等问题。因为运输船舶海上漂流时间长,天气状况变化不稳定,船体随波浪起伏大,所以货物的防潮、防腐、 安全稳固显得尤为重要。在风机中,塔筒是其重要部件之一,其体积和重量都十分庞大,给长途运输带来了不定风险。现在塔筒运输支架虽然形式多祥,但其结构都由筒体支架、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组成,在筒体支架上设有叉车孔。纵观现有技术的塔筒海运エ装装置都为单体支架。就是每个支架只能存放ー节塔筒。但是由于塔筒每节尺寸大约在4X4X20米左右,所以占用了船体很大空间,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ー种能节约占用空间、降低运输成本的风カ发电机塔筒海运エ装装置。本专利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风カ发电机塔筒海运エ装装置,由筒体支架、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组成,在筒体支架上设有叉车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支架上方还设有上层筒体支架,筒体支架与上层筒体支架间连接有连接支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用于船体运输时,可实现塔筒上下双层叠放,稳固如一。充分利用了船上有效空间,占用空间降低了一半,大大降低了海运成本。是对现有技术的一次较大的改进。附图说明图I为风カ发电机塔筒海运エ装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风カ发电机塔筒海运エ装装置支撑塔筒示意图。图中,I.筒体支架,2.连接支架,3.集装箱角件,4.叉车孔,5.上层筒体支架,6.塔筒。具体实施方式风カ发电机塔筒海运エ装装置,由筒体支架⑴、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⑶组成,在筒体支架(I)上设有叉车孔(4),在所述的筒体支架(I)上方还设有上层筒体支架(5),筒体支架(I)与上层筒体支架(5)间连接有连接支架(2)。上述各部件的结构,只体现塔筒(6) —侧支架。如完成塔筒出)固定,还需另外ー侧支架。筒体支架(I)与连接支架(2)之间可以拼接组装,也可拆卸单放。筒体支架(I)是用来放置塔筒出)的架子。塔筒(6)落地放置时,必须用其进行支撑固定;连接支架(2)的作用是连接上下两个塔筒支架, 实现两节塔筒上下叠放。集装箱角件(3)的用途是实现筒体支架(I)和连接支架(2)的分体连接及整体与船体连接。叉车孔(4)用于连接支架(2)的单体运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风力发电机塔筒海运工装装置,由筒体支架、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组成,在筒体支架上设有叉车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筒体支架上方还设有上层筒体支架,筒体支架与上层筒体支架间连接有连接支架。

【技术特征摘要】
1.风力发电机塔筒海运工装装置,由筒体支架、与之相配合的集装箱角件组成,在筒体支架上设有叉车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坤井延伟刘广王洪斌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保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