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染土壤处理,具体地说是一种生物泥浆反应器。关于污染土壤的治理,80年代前,仅限于物理或化学方法,即热处理法和化学浸出法。热处理法是通过焚烧或煅烧,净化土壤中有机污染物,但同时亦破坏土壤结构和组分,且价格昂贵很难实施。化学浸出和水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但所采用的化学试剂的二次污染问题限制了其应用。九十年代以来,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在我国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主要有原位处理和异位处理两类,原位生物处理方法是在受污染地区直接采用生物修复技术;原位生物修复适合大而积轻度污染的土壤,费用低,但由于环境条件不易控制,所以处理周期长。异位生物修复技术是将受污染土壤运输到特定工程地点进行生物修复,这种方法可保证生物降解的较理想条件,因而对污染土壤处理效果好,还可防止污染物转移,被视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处理技术。异位生物修复技术中预制床法、堆腐法和厌氧处理法研究的较多,实用规模的工程在我国还是空白。生物泥浆反应器法也属于异位生物修复技术,但目前仅限于研究和实验室的实验阶段。如魏德洲(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和秦煜民(河北理工学院资源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泥浆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反应器盖(3)、罐体(6)、搅拌器(7)、电动搅拌控制装置(12)、通气装置(13)、气泵(11)组成,其中所述罐体(6)底部为圆锥型,其上加盖一反应器盖(3),所述罐体(6)与反应器盖(3)之间设有密封装置,反应器盖(3)顶部分别设有进料口(1)、气体收集管(2)及电动搅拌控制装置(12),所述搅拌器(7)附属于电动搅拌控制装置(12),安装在罐体(6)里,在罐体(6)侧壁上通有泥浆采样孔(10),一通气装置(13)安装在罐体(6)圆锥型腔里,于搅拌器(7)下方,通过管(8)与气泵(11)的气路相连,在罐体(6)圆锥型底处还设有清洁土壤排出孔(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培军,马学军,张海荣,郭书海,许华夏,何耀武,巩宗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