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961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釜盖,其特点是:托盘与釜盖通过螺纹连接,托盘上端与釜盖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釜盖的法兰圆柱面上开有把手孔,装、拆时,把手孔内插入旋紧把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釜盖和釜体的螺纹连接替代多个螺栓螺母的紧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采用旋紧把手和把手孔的结构,相较于多个不同部位的紧固结构,使得密封部位的O型圈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延长了密封部位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反应釜,尤其是一种化学高压反应釜密封紧固结构。
技术介绍
在大部分化学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本身的特性,使得许多化学反应在进行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都存在着反应时间长,反应效率低的缺陷,甚至有些反应物或产物都是对人类有毒有害物质。同时,也由于许多化学反 应在进行反应时所要求的苛刻的外部条件,如高温、高压、保温、散热等各种条件,使得许多反应不仅存在着生产效率低、周期长、浪费严重、污染环境的不利结果。因此高压反应釜的出现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将会使工业的有效利用率及安全系数大大提高,不仅会对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更会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一个和谐、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而高压反应釜能否正常工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密封结构的完善程度,只要在其密封部位的紧固结构部分进行合理的设计、制造、安装,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根据密封的作用力不同,反应釜常用的密封结构形式可以分为三类1)强制密封依靠拧紧主螺栓使顶盖、密封元件和筒体端部之间具有一定的接触应力而达到密封。内压上升后,螺栓伸长,顶盖上浮,接触应力减小。要求大的螺栓预紧力以保证在工作状态下,垫片与顶盖、筒体端部之间的密封性能可靠。2)半自紧密封利用螺栓预紧力使密封元件产生弹性变形并提供建立初始密封的预紧压力,当压力升高后,密封面的接触应力也随之上升,保证了密封性能。3)自紧密封依靠各自结构特点,垫片和筒体端部之间的接触应力随工作压力升高而增大,高压下密封性能更好,预紧时,为建立初始密封施加的螺栓力较强制密封所需的螺栓力小得多,一般不用大直径螺栓。通常,在设计高压反应釜的密封结构部位时,主要考虑在满足紧固部位的加工制造方便、密封元件少、紧固件简单轻巧、密封结构紧凑、密封元件耐腐蚀等的基础上,还需要便于安装检修,减轻装拆过程的劳动强度,当然安全性能的考虑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此,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密封部位一般采用多螺栓的紧固结构(图1,2),反应釜密封部位的紧固结构主要包括托盘I、釜盖2、0形圈3、釜体4、紧固螺栓5、垫片6、紧固螺母7、温度测试插口 8、压力测试插口 9、搅拌棒插口 10。其中在图I中,托盘I、釜盖2和釜体4根据化学反应要求,紧固螺栓5、垫片6和紧固螺母7为标准件,大小为M10,强度等级8. 8级。由于很多反应釜需要经常的换料,需要经常拆卸紧固螺栓5、垫片6和紧固螺母7,使得操作过程相当繁琐和不便。拆装过程的劳动强度较大,装卸工作量较多,同时也容易造成密封部位的损坏,难以适应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要解决现有的反应釜密封部位多螺栓紧固结构装拆不方便,容易造成密封部位的损坏等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该结构不仅可以解决传统反应釜拆装不便,劳动强度过大等问题,也可以避免在拆装过程中对密封部位的损伤,造价低廉,经济实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釜盖,其特点是托盘与釜盖通过螺纹连接,托盘上端与釜盖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0形密封圈。釜盖的法兰圆柱面上开有把手孔,装、拆时,把手孔内插入旋紧把手;托盘上端面上开有放置0形密封圈3的凹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釜盖和釜体的螺纹连接替代多个螺栓螺母的紧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 2)采用旋紧把手和把手孔的结构,相较于多个不同部位的紧固结构,使得密封部位的0形圈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延长了密封部位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反应釜密封部位的紧固结构剖视 图2是图I的俯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单一螺纹旋转式紧固结构剖视 图4是图3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3,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I、釜盖2、0形密封圈3、釜体4、旋紧把手11、温度测试插口 8、压力测试插口 9、搅拌棒插口 10,把手孔12等。托盘I与釜盖2通过螺纹连接,托盘I上端与釜盖2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0形密封圈3。釜盖2的法兰圆柱面上开有把手孔9,装拆时,把手孔12内插入旋紧把手11。托盘I上端面上开有放置0形密封圈3的凹槽。托盘I、釜盖2和釜体4根据化学反应要求,采用lCrl8Ni9Ti的材料制作,0形圈3为硫化丁晴橡胶材料制作,拆装把手11为45号钢,0形圈为硫化丁晴橡胶材料制作。把手孔12、釜盖2和釜体4的螺纹加工根据生产压力进行设计制作。改进前后的工作原理如下对于改进前的结构,如图1,2所示,用于反应的物料放置于釜体4内部,托盘I和釜体4焊接在一起,在釜盖2上的温度测试插口 8、压力测试插口9、搅拌棒插口 10部位安装好温度测试传感器、压力表以及搅拌棒之后,将0形圈3安装在托盘I的凹槽内,最后将托盘I和釜盖2采用紧固件,包括紧固螺栓5、垫片6、紧固螺母7,装配在一起,在釜体4内部的物料反应完成之后,松开紧固螺母7,拆下紧固螺栓5、垫片6,揭下釜盖2,在对釜体进行清洗以后,重新放入物料,再进行上述步骤的安装。由于物料需要频繁的更换,需要经常拆卸紧固螺栓5、垫片6和紧固螺母7,使得操作过程相当繁琐和不便。本专利技术通过技术改进,将图1,2中需要经常拆卸的紧固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3,4所示,采用釜盖2和釜体4之间的螺纹连接进行替代,拆卸过程主要采用图4中的旋紧把手11和把手孔12的结构来完成,托盘I进 行相应的改进加工,其他部分不变。权利要求1.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I)、釜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I)与釜盖(2)通过螺纹连接,托盘(I)上端与釜盖(2)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2)的法兰圆柱面上开有把手孔(12),装、拆时,把手孔(12)内插入旋紧把手(1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I)上端面上开有放置O形密封圈(3)的凹槽。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釜盖,其特点是托盘与釜盖通过螺纹连接,托盘上端与釜盖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釜盖的法兰圆柱面上开有把手孔,装、拆时,把手孔内插入旋紧把手。本专利技术采用釜盖和釜体的螺纹连接替代多个螺栓螺母的紧固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优势;采用旋紧把手和把手孔的结构,相较于多个不同部位的紧固结构,使得密封部位的O型圈受力均匀,不易损坏,延长了密封部位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01J3/04GK102764626SQ20121029248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刘天盈, 刘旭辉, 李芳 申请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反应釜密封部位紧固结构,包括托盘(1)、釜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1)与釜盖(2)通过螺纹连接,托盘(1)上端与釜盖(2)法兰下端面之间设有O形密封圈(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旭辉李芳刘天盈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