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794959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8 17: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它由射流混溶装置、溶氧装置、输出灌装装置三部分组成;射流混溶装置由罐体,进水腔,压力表,上隔板,射流器群,下隔板,混溶腔,液位计,保温套九部分组成;溶氧装置由浓氧腔,进氧阀,氧气压力表三部分组成;输出灌装装置由分流器,分流阀,工作台三部分组成;射流混溶装置的罐体采用上、下两个隔板将罐体容腔分隔成进水腔、浓氧腔和混溶腔三部分;进水腔上部采用管子管路连接进水阀,进水阀再通过管路连接净水输入管路;在上、下隔板每对相对的通孔中各安装一个射流器,组成射流器群;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射流混溶方法使整个设备没有转动部件,解决了生产高氧水用电的难题,适合中、小型饮料厂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产高氧水的设备,特别是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属于环保净水业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预防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关注健康的饮水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开始流行一种十分特殊的含有大量氧份的高氧水。此后,直接饮用净化高氧水已经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可。而今,高氧水已经是国际公认的更符合人类健康需求 的高级饮用水,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把高氧水认定为“21世纪最理想的饮用水”。科学研究测定普通水每升含氧量在4 6毫克,高氧水就是每升水中溶解氧含量高于普通水。目前,社会上制造高氧水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溶氧气法和化学反应法。直接溶氧法是较为普遍,更易被人们接受的方法!中国专利200910018303. 5的“一种高溶氧水的制造方法及其装置”,其工艺如下(I)将水源经过沙滤、活性炭过滤、精密膜过滤、高精密膜过滤、反渗透膜过滤后,送入制造高溶氧水装置的罐体内的开口缸,同时将医用高纯度氧送入罐体内;(2)开启罐体内开口缸底部的磁力搅拌器,使氧气和水充分接触;(3)高溶氧水从罐体底部出水口流出,紫外C杀菌,装瓶,其特征是在罐体的底部设有开口缸体,缸体底部设有带搅拌叶片的磁力搅拌器,磁力搅拌器与罐体底部的电机相连接,罐体的顶部设有氧气进口、进水口、添料口,罐体的底部设有高溶氧水出口。中国专利201120194974. X的技术涉及制备加氧饮料的设备,包括不锈钢立式罐体,不锈钢立式罐体为密封焊接而成的筒体,筒体的底部设置有支腿,筒体内设置有可转动直管和压缩机,可转动直管上安装有加氧盘,电机及传动装置与可转动直管连接,螺旋盘管的出口和氧气管与可转动直管连通,筒体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口。有益效果是在设备表面设置了真空保温层,并且加氧过程中直管是转动的并在直管上设置有多个加氧盘,同时进行多级加氧处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氧气的溶解效率,增加了饮料中氧气的含量,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上述2项专利方案结构复杂,采用电力,不方便推广!中国专利03249983. 3的“一种产生富氧水装置”,它包括射流管、给氧咀芯、静态混合器组成,其特征在于射流管在有介质水流过时出口端有一个负压区形成,正好将位于该区域的供氧咀芯提供的正压氧吸入,此时产生的气液混合介质经静态混合器充分混合,使原水氧含量得到增加。中国专利200710022699. I的“富氧水及灌装方法和容器”,公开了富氧水由纯水和纯氧灌装在容器中组成,纯水占容器容积的50-70%,纯氧占容器容积的30-50%。该富氧水的灌装容器的内盖安装在瓶体的瓶口上,外盖密封在内盖上,其中,所述的内盖上安装排水管和充气管,排水管的一端位于内盖外,排水管的另一端插入瓶体内位于瓶体的容积的50-70%处,充气管的一端位于内盖外,充气管的另一端插入瓶体内距离瓶体底部l_2mm。上述两种方案结构简单,溶解氧浓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它是通过采用如下方法及装置来实现的自来水水源依靠供水压力将经过净化的水输入到射流混溶装置上部,压力水流再分流通过若干个射流器组成的射流器群时,由于每个射流器的作用,在各个射流器进气管所在溶氧装置的浓氧腔产生负压,将溶氧装置的浓氧腔的氧气吸入并与水流混溶,并随着射流器扩散喷口的水流一起喷射到射流混溶装置的混溶腔内继续混溶;实现压力水流与氧气充分混溶,最后再经过输出灌装装置,还是依靠混溶腔的压力对饮料瓶进行分装。这样,便完成了生产高氧水不用电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设备由射流混溶装置、溶氧装置、输出灌装装置三部分组成;射流混溶装置由罐体,进水腔,压力表,上隔板,射流器群,下隔板,混溶腔,液位计,保温套九部分组成;溶氧装置由浓氧腔,进氧阀,氧气压力表三部分组成;输出灌装装置由分流器,分流阀,工作台三部分组成。射流混溶装置的罐体采用上、下两个隔板焊接固定,将罐体容腔分隔成进水腔、浓氧腔和混溶腔三部分。 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设备的生产工艺是射流混溶装置的罐体采用不锈钢板材加工成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受压容器罐形,不锈钢板材的厚度在1-10毫米之 间选择;两端封头也采用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受压容器标准封头,厚度在2-10毫米之间选择,在上、下封头各加工一个通孔并焊接一段管子,上端管子与进水阀管路连接,下端管子管路连接输出灌装装置的分流器,上述管子的直径选择应该与自来水水源相同直径的或者小于自来水水源直径的管子;在射流混溶装置的罐体的腔室内,焊接上、下两块不锈钢厚板作为隔板,厚度在3-12毫米之间选择,隔板将罐体容腔分隔成进水腔、浓氧腔和混溶腔三部分;进水腔上部焊接上封头,混溶腔下面焊接下封头,上、下隔板之间是浓氧腔;在上、下隔板中心部位根据流量需要加工相同数量的通孔,通孔数量的选择原则是射流器群的所用射流器进水口截面积的总和应等于或者小于自来水水源进水管的截面积,这样的选择能够提高通过射流器的水流速度,使射流器进气口产生更大的吸力,并使加工的通孔,孔孔相对;在上、下隔板每对相对的通孔中安装固定一个射流器,还必须使射流器进水口在上隔板上面的进水腔,射流器进气口在上、下隔板之间的浓氧腔,射流器扩散喷口在下隔板下面的混溶腔,组成射流器群。采用射流器群的目的是增加压力水流与进气的接触面积和方便设备标准化生产;在进水腔、混溶腔和浓氧腔的腔壁上分别加工一个通孔,通孔内焊接一个与压力表座配套的不锈钢螺母,供分别安装压力表;在混溶腔的腔壁上、下各加工一个与液位计配套的通孔,通孔内各焊接一个与液位计配套的不锈钢螺母,供安装液位计;在射流混溶装置的罐体外表面还安装一套采用保温材料组成的保温套。本专利技术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设备的压力表,射流器,液位计,进氧阀,分流器,分流阀都是通用的国家标准配件,工作台采用金属或者木材加工的桌型工作台。本专利技术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设备工作前,先将进水阀管路连接经过净化的自来水水源,再将浓氧腔的进氧阀管路连接经过减压的医用氧气源,使浓氧腔充满足够多的氧气,观察氧气压力表,控制在O. 1-0. 8兆帕之间;工作时,打开进水阀。压力水流入进水腔,并分流从射流器群的各个射流器进水口进入,从射流器扩散喷口喷出,由于每个射流器的作用,在各个射流器进气管所在溶氧装置的浓氧腔产生负压,将溶氧装置的浓氧腔的氧气吸入并与水流混溶,随着射流器扩散喷口的水流一起喷射到射流混溶装置的混溶腔内继续混溶;最后再经过输出灌装装置,还是依靠混溶腔的压力对饮料瓶进行分装。这样,便完成了生产高氧水不用电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上述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提高了饮用水的溶解氧,而且设备占地面积少,结构简单。由于采用射流混溶方法使整个设备没有转动部件,不用电,解决了生产高氧水溶解氧低的难题,而且,设备操作非常简便,方便维护,造价也较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特别适合中、小型饮料厂应用,容易被用户接受,方便普及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I实施例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及设备的具体结构及流程示意图。图中1、射流混溶装置;2、溶氧装置;3、输出灌装装置;10、进水腔,11、混溶腔,12、压力表,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不用电生产高氧水的方法,其特征是:它是采用自来水水源,依靠供水压力将经过净化的水输入到射流混溶装置上部,压力水流通过若干个射流器组成的射流器群,并喷射、扩散到射流混溶装置下部的混溶腔内;当净化的水流通过射流器群时,由于每个射流器的作用,在各个射流器进气管所在溶氧装置的浓氧腔产生负压,将溶氧装置的浓氧腔的氧气吸入并与水流混溶,随着射流器扩散喷口的水流一起喷射到射流混溶装置的混溶腔内继续混溶;实现压力水流与氧气充分混溶,最后再经过输出灌装装置,还是依靠混溶腔的压力对饮料瓶进行分装,这样,便完成了生产高氧水不用电的目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光智
申请(专利权)人:西藏创源水资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黄光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