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7642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22:25
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线绳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用电缆,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的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均是按照煤炭行业标准MT818.2 818. 4-2009生产,其分别为=MT 818. 2-2009《煤矿用电缆第2部分额定电压I. 9/3. 3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MT 818. 3-2009《煤矿用电缆第3部分额定电压I. 9/3. 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MT 818. 4-2009《煤矿用电缆第4部分额定电压1.9/3. 3kV及以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其中额定电压1.9/3. 3kV及以下采煤机软电缆及额定电压I. 9/3. 3kV及以下采煤机金属屏蔽软电缆,电缆护套为单层护套,护套没有加强构件;额定电压I. 9/3. 3kV及以下采煤机屏蔽监视加强型软电缆,电缆护套为双层护 套,内、外护套之间采用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束合或绞合股线编织或缠绕加强,加强层兼做地线。MT 818. 2-2009及MT 818. 4-2009中的单层护套采煤机橡套软电缆无加强构件,采煤机工作过程中施加到电缆上的拉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和机械冲击等机械载荷,绝大部分由电缆导体承担,经常造成电缆的控制线芯导体或动力线芯导体发生断芯事故,是导致电缆使用寿命短的主要原因。MT 818. 3-2009中的采煤机橡套软电缆虽然具有加强构件,但镀锡铜丝的强度较低,镀锌钢丝和镀锡铜丝束合或绞合股线的强度不均匀,加强层的加强作用不强,并且,产品的结构型式单一,不能充分满足煤炭企业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本技术的电缆通过在MT 818. 2-2009及MT818. 4-2009中各种型号采煤机橡套软电缆的护套中增加高强力线绳编织加强层,降低电缆导体受到的各种机械应力,提高电缆的抗拉、抗弯曲、抗扭转和抗机械冲击性能,达到延长采煤机橡套软电缆使用寿命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本技术的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线绳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本技术中所述的线绳编织加强层是由多根束合或绞合成股线后的高强力线绳经编织而成,所述的高强力线绳采用的是浸胶聚酯线绳。本技术中所述的地线缆芯是由地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半导电包裹层组成;所述控制线缆芯是由控制线芯导体、控制线芯绝缘层、控制线缆芯外护套层组成;所述动力线缆芯是由动力线芯导体、动力线芯绝缘层、动力线芯屏蔽层(半导电或金属屏蔽层)组成。本技术利用高强力线绳的高强度特性弥补高弹性、低模量橡皮护套的强度缺陷,在电缆使用过程中,由电缆的加强层承担大部分拉力、弯曲应力、扭转应力和机械冲击等机械载荷,降低电缆导体受到的各种机械应力,提高电缆的机械物理性能。将MT818. 2-2009及MT 818. 4-2009中各种型号采煤机橡套软电缆的单层护套结构改为双层护套结构,电缆的缆芯结构不变,在内、外护套之间设置加强层。加强层采用高强力线绳编织而成,并达到适宜的编织覆盖率;在橡皮护套配方中添加橡胶粘合剂,研制特殊高性能护套胶,护套胶的性能符合GB/T 7594. 7-1987《电线电缆橡皮绝缘橡皮护套第7部分65°C重型不延燃橡皮护套》中XH-03A型的规定,阻燃性能优异,护套胶与加强层间具有高粘合强度;采用合理的护套胶混炼、加强层编织、外护套挤出和连续硫化工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由于本技术中所采用的高强力线绳具有高强度、高耐热性和高回弹性等优异的综合性能,线绳纤维强度> 850N/mm2(6. 5cN/dteX),其抗拉强度是软铜线的两倍多,是低碳镀锌钢丝强度的157 288% ;线绳具有高回弹性,线绳纤维3%伸长时的回弹率大于95%。加强层的机械强度高,强度均匀性、结构稳定性和工艺性能好;加强层与外护套及外护套与 内护套均达到极佳的粘合效果,护套胶嵌满编织加强层中的全部空隙,加强层与护套形成整体结构,提高了电缆的应力分散和形变复原能力。电缆强度高、柔软性和回弹性好,结构稳定,电缆既可置于保护链板内使用也可直接拖曳使用,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横截面图)。图中序号1 一动力线芯导体;2—动力线芯绝缘层;3—动力线芯屏蔽层(半导电或金属屏蔽层);4一控制线芯导体;5—控制线芯绝缘层;6—控制线缆芯外护套层;7—地线芯导体;8—地线芯半导电包裹层;9一内护套层;10—线绳编织加强层;11 一外护套层。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9、线绳编织加强层10和外护套层U。本技术中所述的线绳编织加强层10是由多根束合或绞合成股线后的高强力线绳一浸胶聚酯线绳经编织而成。本技术中所述的地线缆芯是由地线芯导体7和地线芯半导电包裹层8组成;所述控制线缆芯是由控制线芯导体4、控制线芯绝缘层5、控制线缆芯外护套层6组成;所述动力线缆芯是由动力线芯导体I、动力线芯绝缘层2、动力线芯屏蔽层(半导电或金属屏蔽层)3组成。权利要求1.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线绳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绳编织加强层是由多根束合或绞合成股线后的高强力线绳经编织而成。专利摘要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线绳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文档编号H01B7/18GK202512921SQ20122014075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代占勇, 刘豪杰, 孙齐冠, 安乐民, 张亚楠, 樊华, 黄文才 申请人:中科英华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郑州电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绳编织加强型采煤机橡套软电缆,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地线缆芯、环绕地线缆芯设置的一根控制线缆芯和三根动力线缆芯构成的电缆缆芯,以及依次包裹在电缆缆芯外的内护套层、线绳编织加强层和外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才樊华安乐民代占勇张亚楠孙齐冠刘豪杰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电缆有限公司中科英华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