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素光专利>正文

水动风机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638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5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冷却塔内均设有风机和布水总管,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通,其中:第一冷却塔的风机由电机带动,第二冷却塔的风机由水轮机带动,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分别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提高风机转动的风速,又可降低电能耗成本,还可根据情况在停用水轮机和风电机的同时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且改造方便、操作简单,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机冷却塔,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
技术介绍
近年来,利用冷却塔进塔水流复杂的特点,逐渐研制出取代现有冷却塔风机叶电机的新型水轮机。请参阅图I、图2所示,现有的冷却塔改造方案,是将冷却塔I中的减速机7与电机4 一起拆除,然后将水轮机5放置在原减速机的位置上,并与风机11的主轴联动,再将冷却塔原有的上水管道12加高至冷却塔平台,将水轮机5的进水口通过法兰和管道与上水管道12连通,水轮机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冷却塔内部的布水总管13相连通。上述水轮机的应用对于大幅降低冷却塔的能耗有重要意义,但是,经实践证明,上述冷却塔仍存在以下缺陷·I、水轮机对推动力要求较高,当冷却塔进水富余水头5-8时,还是不能推动水轮机带动风机,而随着塔型的增大,进塔流量和风机叶片也都随之增大,几乎呈正比关系,因此,依靠单台冷却塔的流量来推动水动风机,存在较大困难;2、在安装过程中进行管道改造时,是将原进水管的布水总管在塔外加装有手动闸阀或直接堵死,然后加高管道与水轮机相连接,这种管道改造在冬季的北方无法进行;3、在天气较冷、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通常冷却塔只需正常的水循环即可达到冷却效果,无需风机转动,而将经过管道改造的冷却塔却无法绕过水轮机完成水循环,此时,如果希望进一步降低能耗,只能利用备用电机的冷却塔代替改造后的冷却塔来完成冷却任务。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既可提高风机推动力,又可降低电能耗成本,还可根据情况在停用水轮机和风机的同时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且改造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泛的新型结构的水动风机冷却塔,是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使其既可提高风机推动力,又可降低电能耗成本,还可根据情况在停用水轮机和风机的同时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且改造方便、操作简单、使用范围广泛,从而克服现有的水动风机冷却塔的不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冷却塔内均设有风机和布水总管,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通,其中第一冷却塔的风机由电机带动,第二冷却塔的风机由水轮机带动,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分别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水轮机的进水口处以及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接处均设有电控阀。所述的水轮机的进水口内径小于冷却塔的上水管道内径,并通过轴截面为梯形的接头连接该进水口与上水管道。所述的上水管道为两根,分别与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连通,且均与水轮机的进水口连通。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技术既可提高风机转动的风速,又可降低电能耗成本,还可根据情况在停用水轮机和风电机的同时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且改造方便、操作简单,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上述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是现有电动风机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水动风机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水动风机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水动风机冷却塔的管道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技术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包括第一冷却塔2和第二冷却塔3,冷却塔2、3内均设有风机21、31和布水总管23、33,布水总管23、33与上水管道连通。第一冷却塔2的风机21由电机4带动,第二冷却塔3的风机31由水轮机5带动,水轮机5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5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23、33分别连通。其中,两个冷却塔可共用一根上水管道,也可如图所示使用两根上水管道22、32,分别与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23、33连通,两根上水管道22、32的水流合并后再与水轮机5的进水口连通。水轮机5的进水口与为两座冷却塔供水的上水管道连接,可保证有足够的水流来推动水轮机5,同时节省了两台冷却塔其中的一台的电机4,可100%省掉第二冷却塔的用电,又可达到冷却塔循环水的温差效果,例如中温型冷却塔进水温是43°C左右,出塔水的温度是33°C左右。水轮机5的进水口与上水管道的连接处优选采用轴截面为梯形的软接头51,水轮机5进水口的内径较小、通过法兰与接头51的小头连接,上水管道的内径较大、与接头51的大头连接。采用这样的设计可使水流经过接头51时被压缩,形成冲柱力,从而更利于推动水轮机5。较佳的,在水轮机5的进水口处以及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22、32与上水管道连接处分别设有电控阀61、62、63。当进入冬季,无需风机转动时,就将水轮机5进水口处的电阀61关掉,使水轮机停止运转,同时打开电控阀62、63,即可保证循环水正常循环,使用电控阀更便于操作人员在制房内实现远程操作。本技术将两座冷却塔2、3编为一组,将其中一座冷却塔3的电机4与减速机7拆除,并在减速机7的原位置上安装与风机31联动的水轮机5,水轮机5的出水口可通过三通管件与两台冷却塔的布水总管23、33分别连通,既保证了水轮机有足够的推动力,又可保证在水轮机停用时水循环的正常进行,相对于现有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在确实降低电能耗的前提下,更保证了冷却效果,降低了改造难度和成本。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冷却塔内均设有风机和布水总管,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通,其中 第一冷却塔的风机由电机带动,第二冷却塔的风机由水轮机带动,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分别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机的进水口处以及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接处均设有电控阀。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轮机的进水口内径小于冷却塔的上水管道内径,并通过轴截面为梯形的接头连接该进水口与上水管道。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水动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水管道为两根,分别与第一、第二冷却塔的布水总管连通,且均与水轮机的进水口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冷却塔内均设有风机和布水总管,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通,其中第一冷却塔的风机由电机带动,第二冷却塔的风机由水轮机带动,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分别连通。本技术既可提高风机转动的风速,又可降低电能耗成本,还可根据情况在停用水轮机和风电机的同时保证水循环正常进行,且改造方便、操作简单,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文档编号F28C1/00GK202511643SQ20122003416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梁素光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动风机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冷却塔和第二冷却塔,冷却塔内均设有风机和布水总管,布水总管与上水管道连通,其中:第一冷却塔的风机由电机带动,第二冷却塔的风机由水轮机带动,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上水管道连通,水轮机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两个冷却塔的布水总管分别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素光
申请(专利权)人:梁素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