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金水专利>正文

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41659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其包含一第一加工组及一第二加工组,每一个加工组均具有一固定座与一滑座的组合;一气缸座与位置调整气缸的组合安装在滑座上,且位置调整气缸链接一调整杆;一载板连结该调整杆,且一加工单元安装在该载板。二个加工组的加工单元是相对,且二个加工单元可分别受位置调整气缸及调整杆的连动而自动接近或远离,如此二个加工单元可对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加工。将多个加工装置排成一列,则可以对工件表面进行不同研磨程度的连续加工,藉此获致省时效果且可提高加工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表面加工装置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特别是可以自动引导工件及自动对其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之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工件(如木制、碳纤等产品)其表面须经磨研抛光后,才能再进行上色加工。然以手工研磨抛光,操作者需具备较高的工作经验,且整个加工时间较长,因此并不适合目前大量生产的制造模式。单机研磨方式可以由操作者取工件对应砂轮机进行研磨加工,或手持砂轮机对着工件表面进行加工。此种方式研磨所耗费的工时可以缩短;但是工件若要经粗磨与细磨等不同研磨度的加工,操作者要更换不同的研磨机具,或是搬动工件,因此仍有操作不方便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特别是可以自动引导工件及自动对其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之装置。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它包含一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固定座上;一第一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一滑座上;一第一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一第一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一调整杆;一第一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兀安装在该第一载板上;一第二加工组,是相对该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二固定座上;一第二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二滑座上;一第二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一第二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二调整杆;一第二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兀安装在该第二载板上;一连结板,是结合该第一滑座及该第二滑座。二个加工组的加工单元是相对,且二个加工单元可分别受位置调整气缸及调整杆的连动而自动接近或远离,如此二个加工单元可对工件的上、下表面进行研磨加工。将多个加工装置排成一列,则可以对工件表面进行不同研磨程度的连续加工。本技术具有能够自动接触工件的上、下表面以进行研磨加工,而且可以藉由多个加工装置组成加工站架构,以进行不同研磨程度的连续加工。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局部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加工轮为砂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加工轮为刷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加工单元调整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加工动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结合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加工单元滑动位移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构成连续加工站架构的配置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基座(12)调整槽道 (20)第一加工组(21)第一固定座 (21a)第一嵌入部 (22)第一滑座 (22a)第一滑杆 (23)第一气缸座 (24)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a)连动板(25)第一调整杆 (26)第一载板(27)第一加工单元(27a)第一马达 (27b)第一加工轮(30)第二加工组 (31)第二固定座 (32)第二滑座(31a)第二嵌入部 (32a)第二滑杆 (34)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3)第二气缸座 (34a)连动板(35)第二调整杆(36)第二载板 (37)第二加工单元(37a)第二马达(37b)第二加工轮 (40)连结板(50)工件(60)摆动机构 (62)转动件(64)连杆组(64a)第一连杆 (64b)第二连杆 (64c)第三连杆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是在一基座(10)上配置一个第一加工组(20)及一第二加工组(30)。二个加工组是成上、下相对状。更进一步,第一加工组(20)具有一第一固定座(21)与一第一滑座(22)的组合;该第一滑座(22)具有第一滑杆(22a),且第一滑杆(22a)穿过第一固定座(21),如此第一滑座(2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一固定座(21)上。第一加工组(20)又具有一第一气缸座(23)与一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的组合。第一气缸座(23)是固定在该第一滑座(22)上,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的一端固定在第一气缸座(23)上;一第一调整杆(25)是可活动地穿置在该第一气缸座(23)内,且一端凸出该第一气缸座(23);该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是连结该第一调整杆(25),例如在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安装一连动板(24a),且连动板(24a)与第一调整杆(25)的端部结合;如此当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产生动作可以驱动该第一调整杆(25)产生位移。一第一载板(26)系结合该第一调整杆(25)的一端;又一第一加工单兀(27)安装在该第一载板(26)上;所述的第一加工单元(27)包含一第一马达(27a)及一第一加工轮(27b),其中该第一加工轮(27b)受该第一马达(27a)的驱动。第二加工组(30)具有一第二固定座(31)与一第二滑座(32)的组合;该第二滑座(32)具有第二滑杆(32a),且第二滑杆(32a)穿过第二固定座(31),如此第二滑座(32)可滑动地安装在第二固定座(31)上。本技术包含一第二气缸座(33)与一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4)的组合。第二气缸座(33)系固定在该第二滑座(32)上,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4)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气缸座(33)上;一第二调整杆(35)是可活动地穿置在该第二气缸座(33)内,且一端凸出该第二气缸座(33)。又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4)是连结该第二调整杆(35),例如在第二位置调整气缸安装一连动板(34a),且连动板(34a)与第二调整杆(35)的端部结合;如此当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4)产生动作则可驱动第二调整杆(35)产生位移。一第二载板(36)是结合该第二调整杆(35)的一端;又一第二加工单元(37)安装在该第二载板(36)上;所述的第二加工单元(37)包含一第二马达(37a)及一第二加工轮(37b),其中该第二加工轮(37b)受该第二马达(37a)的驱动。请参阅图I、图2,一连结板(40)是结合第一加工组(20)的第一滑座(22)及第二加工组(30)的第二滑座(32)。如此当第一滑座(22)产生滑动位移时,可同步带动第二滑座(32)产生滑动位移。请再参阅图2,基座(10)具有一调整槽道(12);该第一加工组(20)的第一固定座 (21)—侧具有一第一嵌入部(21a)且用以嵌入该调整槽道(12);又该第二加工组(30)的第二固定座(31) —侧具有一第二嵌入部(31a)且用以嵌入该调整槽道(12)。使用者可先解除该连结板(40)与第一滑座(22)第二滑座(32)的结合状态,进而松开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31)与基座的(10)的结合状态,即可调整第一固定座(21)及第二固定座(31)的相对距离。请参阅图3,第一加工单元(27)的第一加工轮(27b)可以是砂轮;同理第二加工单元(37)的第二加工轮(37b)也可以是砂轮。请参阅图4,第一加工单元(27)的第一加工轮(27b)可以是刷轮;同理第二加工单元(37)的第二加工轮(37b)也可以是刷轮。请参阅图5,当高压气体导入第一位置调整气缸(24)可驱动第一调整杆(25)使得第一载板(26)及第一加工单元(27)可以产生位移;同理第二位置调整气缸(34)可驱动第二调整杆(35)使得第二载板(36)及第二加工单元(37)可以产生位移;如此第一加工单元(27)及第二加工单元(37)可以接近或远离。请参阅图6,当第一加工单元(27)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固定座上;一第一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一滑座上;一第一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一第一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一调整杆;一第一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元安装在该第一载板上;一第二加工组,是相对该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二固定座上;一第二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二滑座上;一第二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一第二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二调整杆;一第二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元安装在该第二载板上;一连结板,是结合该第一滑座及该第二滑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一固定座,一第一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一固定座上;一第一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一滑座上;一第一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一第一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一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一调整杆;一第一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兀安装在该第一载板上; 一第二加工组,是相对该第一加工组,其具有一第二固定座,一第二滑座可滑动地安装在该第二固定座上;一第二气缸座,是固定在该第二滑座上;一第二调整杆可活动地组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一第二位置调整气缸安装在该第二气缸座且连结该第二调整杆;一第二载板结合该第一调整杆的一端,一第一加工单元安装在该第二载板上; 一连结板,是结合该第一滑座及该第二滑座。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为更包含一摆动机构,该摆动机构包含一转动件及一连杆组,其中该连杆组的一端结合该转动件,该连杆组的另一端结合该第一滑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表面加工装置,其特征为该摆动机构的连杆组包含一第一连杆结合一第二连杆,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金水
申请(专利权)人:陈金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