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青岛文昌鱼细胞系培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33247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青岛文昌鱼腮部原代细胞,通过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的cDNA转染来实现细胞的成功传代,建立了青岛文昌鱼细胞系。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系的细胞培养液,该培养液以Leiboviz’s?L15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含有以下组分:至少一种必须氨基酸及非必须氨基酸、至少一种维生素、至少一种盐类、至少一种缓冲液及糖类、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制备该培养液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成功地解决了离体传代培养文昌鱼细胞的技术难题,有利于促进遗传、免疫、进化、发育和基因组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细胞生物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岛文昌鱼细胞系培养液,以及制备该培养液的方法。
技术介绍
海洋模式动物文昌鱼,拉丁文学名为Branchiostoma belcheri,属于原索动物,既保留了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特性,又具有脊椎动物的特点,是介于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文昌鱼早在5亿年前就已经出现,被认为是现存的脊椎动物始祖代表,素有“活化石”之称。由于其独特的进化地位,被认为是研究动物进化和胚胎发育的典型模式动物,在学术上有很高的进化地位,是国内外近年来遗传、免疫、进化、发育和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但文昌鱼对栖息地生态环境的要求十分严格和苛刻,在世界分布范围很窄,产量很少。它生活在沙质中,要求海水透明度较高,水质洁净,水深在5-10米,最适盐度为每升海水中含14-29克盐,酸碱度在8. 1-8.2。文昌鱼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厦门、青岛和烟台沿海。 为进一步深化文昌鱼的研究,建立文昌鱼细胞系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有人尝试培养文昌鱼细胞,但只局限于原代培养,细胞无法传代。如《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B05期第181-183页《文昌鱼离体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青岛文昌鱼细胞系培养液,以Leiboviz’s?L15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其特征在于还含有以下组分:至少一种必须氨基酸及非必须氨基酸、至少一种维生素、至少一种盐类、至少一种缓冲液及糖类、至少一种酚类化合物;所述氨基酸为甘氨酸、丙氨酸、精氨酸、天冬酰胺、半胱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色氨酸、酪氨酸和缬氨酸;所述的维生素为氯化胆碱、泛酸钙、叶酸、烟酰胺、维生素B6、核黄素、硫胺磷酸酯、无旋光肌醇;所述的盐类为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镁、氯化钾、磷酸二氢钾、氯化钠、磷酸二氢钠、丙酮酸钠;所述的糖类为右旋半乳糖;所述酚类化合物为酚红;所述培养液的渗透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雁王华敏蔡晓青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