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内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31949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31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部,产生动力;减速部,与电动机部的驱动轴连接,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而实现减速;车轮构件,与减速部的从动轴连接,沿外侧周围安装有轮胎;轮毂内圈,固定在车轮构件上,使从动轴由此贯通而设置;轮毂外圈,支承轮毂内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内驱动装置,尤其是以提高减速比的方式实现车轮构件尺寸缩小化的轮内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化石燃料已逐渐濒临枯竭,使得利用储存于电池上的电力以取代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而驱动电动机的电动汽车开发日益活跃。电动汽车分为纯利用储存于充电电池的电力驱动电动机的纯电动车、利用光电池驱动电动机的太阳能电池车、利用使用氢燃料的燃料电池驱动电动机的燃料电池车、利用化石燃料驱动发动机和用电驱动电动机的发动机和电动机并用混合动力汽车。一般而言,位于车轮内部的驱动装置是如电动汽车以电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应用技术。位于轮内驱动装置而与使用汽油或柴油的汽车不同,不需通过发动机、任务、驱动轴传递动力的方式驱动车轮旋转,而是通过安装于左右驱动轮或者左右及前后四个驱动轮内的电动机,使动力直接传递于车轮的技术。所述技术结构仅作为
技术介绍
,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提供便利,并不是指本专利技术所属
已广泛公开的传统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课题 已知的轮内驱动装置是,可以利用加大电动机半径的方式,不需使用减速机,也可以增加驱动扭矩,但需要扩大车轮的尺寸而产生了改进的必要性。为改进所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安装实现高减速比的减速机,以实现车轮部件尺寸缩小化的轮内驱动装置。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涉及一种轮内驱动装置,该装置包括电动机部,发生动力;减速部,与所述电动机部驱动轴连接,行星齿轮与二级齿圈啮合而形成减速;车轮部件,与所述减速的从动轴连接,沿外侧周围安装有轮胎;轮毂内圈,固定于所述车轮部件,使所述从动轴由此贯通而设置;轮毂外圈,支承所述轮毂内圈。优选地,所述减速部包括太阳轮,与所述驱动轴连接;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第一齿圈,呈环形状,与所述行星轮的一侧部啮合而被约束旋转;第二齿圈,由环状形成而与所述行星轮的另一侧部啮合而被容许旋转。更优选地,与所述第一齿圈啮合的所述行星轮一侧部齿数和,与所述啮合的所述行星轮另一侧部齿数不同的阶梯式行星轮。更优选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的齿数相差是所述行星轮数量的倍数。更优选地,所述行星轮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二齿圈的齿数相差为4的倍数。优选地,所述驱动轴和所述车轮构件的旋转中心位于同轴上。优选地,还包含安装在所述轮毂内圈和所述轮毂外圈之间而减少摩擦的轮毂轴承。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内驱动装置是,在行星轮实施一次减速,与行星轮啮合的第二齿圈实施二次减速而提高减速比,由此实现对车轮构件尺寸的缩小化。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内驱动装置是利用第一齿圈和第二齿圈之间的齿数差,以差动方式实施减速,因此与行星轮减速器相比,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横向增加的同时提高减速比,由此实现对车轮构件尺寸的缩小化,同时增加驱动扭矩而提高电动机的驱动力。 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轮内驱动装置的概略截面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减速部的概略斜视图示; 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行星轮的一侧部和第一齿圈结合状态的概略平面示意 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行星轮的另一侧部与第二齿圈结合状态的概略平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I轮内驱动装置10:电动机部 11电动机外壳13:覆盖构件 15:定子16:转子 17:驱动轴20:减速部 22:减速箱24:太阳轮 26:第一齿圈28:齿轮轴承 30:行星轮40:轮架 42:第二齿圈44:滚针轴承 46:从动轴50:轮毂内圈 52:轮毂轴承54:轮毂外圈 60:车轮构件62:支承轮 64:内侧壁70:轮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涉及轮内驱动装置的一实施例,详细进行描述。而且为说明上的便利,以电动汽车用轮内驱动装置为例进行说明。说明过程中,附示上的线厚度或者构件大小等,为使说明更加简单和清楚,会有所夸张。下述用语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功能进行定义,而且与使用者和运用者的使用目的或使用惯例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这些用语应以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为基础进行定义。图I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轮内驱动装置的概略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减速部的概略斜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行星轮的一侧部和第一齿圈结合状态的概略平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行星轮的另一侧部与第二齿圈结合状态的概略平面示意图。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轮内驱动装置I包括产生动力的电动机部10 ;连接电动机部10驱动轴17,行星轮30与第二级齿圈啮合而实施减速的减速部20 ;与减速部20的从动轴46连接,并沿外侧周围安装有轮胎70的车轮构件60 ;固定在车轮构件60上,从动轴46由此贯通而被设置的轮毂内圈50 ;支承轮毂内圈50的轮毂外圈54。电动机部10产生动力使车轮构件60旋转,并包括包住转子16和定子15的电动机外壳11和与电动机外壳11接合的覆盖构件13。电动机外壳11的一侧(图I中左侧)为开口型,呈圆筒形状,所述电动机外壳11的一侧接合覆盖构件13。电动机外壳11的内侧安装有定子15,转子16与所述定子15相隔一定距离安装。转子16和驱动轴17连接,其驱动轴17随转子16转旋而旋转。 驱动轴17和减速部20上具备的太阳轮24连接而电动机部10的动力传递于减速部20。如图I至图4所示,减速部20和电动机部10的驱动轴17连接,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面实施减速,此外还可以实现多种形状,而且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一实施例中减速部20包括和驱动轴17连接的太阳轮24 ;与太阳轮24啮合的行星轮30 ;以环状形成,与行星轮30的一侧部(图I中左侧部)啮合而受旋转约束的第一齿圈26 ;以环状形成,与行星轮30的另一侧部(图I中右侧部)啮合而旋转的第二齿圈42。与电动机部10的驱动轴17连接而旋转的太阳轮24与多个行星轮30相啮合。第一齿圈26是包住行星轮30的一侧部外侧而安装。减速部20的内侧安装齿轮轴承28而使驱动轴17从动轴46更加易于旋转。第一齿圈26是固定于形成减速部12外形的减速箱22而约束第一齿圈26的旋转。行星轮30在自转同时沿太阳轮24周围公转而实施第一减速。与第一齿圈26卩齿合的行星轮30 —侧部和,与第二齿圈42卩齿合的行星轮30另一侧部是安装在同一轴上。所述行星轮30的一侧部和另一侧部的齿数可以相同。行星轮30可以利用阶式行星轮形成。即行星轮30与第一齿圈26啮合的一侧部,可以比与第二齿圈42啮合的另一侧部更小的形成。行星轮30受轮架40的支承。第二齿圈42是包住行星轮30的另一侧部而安装。第一齿圈26和第二齿圈42之间的齿数相差与行星轮30的数量成比例。具体是,第一齿圈26和第二齿圈42的齿数相差是行星轮30数量的倍数。依照一实施例,行星轮30是沿太阳轮24周边共安装有四个。因此,与行星轮30啮合的第一齿圈26与第二齿圈42的齿数相差为4的倍数。就是说,行星轮30的数量为4个,因此第一齿圈26和第二齿圈42之间的齿数相差为4的倍数。行星轮30的一侧部与第一齿圈26装配时,行星轮30的一侧部,与第一齿圈26以相等间隔安装。行星轮30的另一侧部与第二齿圈42装配时,行星轮30的另一侧部与第二齿圈42以相等间隔安装。在安装行星轮30的部分,第一齿圈26和第二齿圈42齿形相一致,从而更加易于安装行星轮30。行星轮30的一侧部随第一齿圈26旋转时,行星轮30的另一侧部也随第二齿圈42旋转。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部,产生动力;减速部,与所述电动机部的驱动轴连接,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而实现减速;车轮构件,与所述减速部的从动轴连接,沿外侧周围安装有轮胎;轮毂内圈,固定在所述车轮构件上,使所述从动轴由此贯通而设置;轮毂外圈,支承所述轮毂内圈。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26 KR 10-2011-00391511.一种轮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部,产生动力; 减速部,与所述电动机部的驱动轴连接,行星轮与第二级齿圈啮合而实现减速; 车轮构件,与所述减速部的从动轴连接,沿外侧周围安装有轮胎; 轮毂内圈,固定在所述车轮构件上,使所述从动轴由此贯通而设置; 轮毂外圈,支承所述轮毂内圈。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轮内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部包括 太阳轮,与所述从动轴连接; 行星轮,与所述太阳轮啮合; 第一齿圈,以环状形成而与所述行星轮的一侧部啮合被约束旋转; 第二齿圈,以环状形成而与所述行星轮的另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景浩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