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斗和混凝土输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487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盖板,所述料斗本体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覆盖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上边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料斗和一种混凝土输送设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盖板与料斗本体的连接部位设置于靠近出料口端的料斗本体边缘,使得在非泵送状态下,盖板可以作为料斗的上端盖,覆盖在进料口上;在泵送状态下,盖板可以下翻,覆盖在出料口上端,保护出料口周围的零部件免受溢出的混凝土的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料斗和一种包括该种料斗的混凝土输送设备。
技术介绍
泵车和搅拌车经常在施工现场进行联合作业,当搅拌车出料速度太快,泵车又无法及时将混凝土从料斗中抽走时,混凝土就会从料斗中溢出,污染铰链弯管、牌照架、尾灯架等零部件,造成清洗维护困难。操作人员在操作时一般会在弯管处铺上一块橡胶板,以覆盖住铰链弯管、牌照架及尾灯架灯零部件。但每次都在操作时铺橡胶板,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同时增加了安全隐 串■/Qi、O因此,需要一个新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混凝土从料斗中溢出,污染其它零部件而造成清洗维护困难的问题,并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能够解决混凝土从料斗中溢出,污染其它零部件而造成清洗维护困难的问题,而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包括料斗本体和盖板,所述料斗本体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覆盖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上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上边缘。这样,所述盖板打开之后可以从上方挡住所述出料口,遮住铰链弯管、牌照架及尾灯架等零部件,当混凝土从料斗中溢出时,所述盖板可以保护所述出料口,防止混凝土污染出料口附近的零部件,而且所述的料斗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也低。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一整体板状结构,所述整体板状结构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上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上边缘。这样,所述盖板为一整体板状结构,不仅加工难度低,同时操作起来更加方便安全。优选地,所述整体板状结构与所述料斗本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铰链连接不仅方便安装,同时可以保证盖板平稳地绕安装点旋转,保证盖板发挥覆盖进料口以及在泵送施工时保护出料口零部件的作用。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旋转地安装所述料斗本体上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这样,将盖板分为可旋转连接的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更加有利于节约作业空间,在进行泵送施工时,第一盖板相对于料斗本体旋转打开,第二盖板相对于第一盖板折叠覆盖在出料口附近的零部件上,既节约了空间,同时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料斗本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通过铰链连接。铰链连接方便安装,零部件成本低廉,同时可以保证第一盖板平稳地绕在料斗本体上的固定点旋转运动,以及保证第二盖板绕与所述第一盖板的固定点旋转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料斗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支架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销轴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与所述料斗本体之间采用搭接,所述第二盖板与所述第一盖板之间采用搭接。本技术还提供了另外一种料斗,其包括料斗本体,所述料斗本体开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覆盖有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以及第三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上位于所述出料口一侧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三盖板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料斗本体上位于进料的一侧的上边缘,所述第三盖板与所述第二盖板相配合将所述进料口覆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上述的料斗。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混凝土泵送设备为混凝土泵车。本技术提供的新型料斗,由于将盖板与料斗本体的连接部位设置于靠近出料口端的料斗本体边缘,使得在非泵送状态下,盖板可以作为料斗的上端盖,覆盖在进料口上;在泵送状态下,盖板可以下翻,覆盖在出料口上端,保护出料口周围的零部件免受溢出的混凝土的污染。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反向料斗盖板,实现泵送时对料斗及周边零部件的保护功能。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技术所述料斗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所述料斗又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结构的主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所述料斗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零部件的对应关系为I第二盖板2弯管3出料口4料斗本体5第一盖板6铰链合页 7第三盖板 8进料口9整体板状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图I是根据本技术所述料斗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结构的王视不意图。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斗,包括料斗本体4和盖板,所述料斗本体4开有进料口 8和出料口 3,所述进料口 8上覆盖有所述盖板,所述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4上位于所述出料口 3 —侧的上方。这样,所述盖板打开之后可以从上方挡住所述出料口,遮住铰链弯管2、牌照架及尾灯架等零部件,当混凝土从料斗中溢出时,所述盖板可以保护所述出料口,防止混凝土污染出料口附近的零部件,而且所述的料斗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较低。优选地,所述盖板包括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所述第一盖板5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4上位于所述出料口 3 —侧的上方,所述第二盖板I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5。这样,将盖板分为可旋转连接的第一盖板5和第二盖板1,更加有利于节约作业空 间,在进行泵送施工时,第一盖板5相对于料斗本体4旋转打开,第二盖板I相对于第一盖板5折叠覆盖在出料口附近的零部件上,既节约了空间,同时又对出料口附近的零部件起到了良好的保护效果。这种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节约空间,减小设备的占用面积,同时降低操作人员的看守难度。所述第一盖板5与所述料斗本体4之间通过铰链连接,所述第二盖板I与所述第一盖板5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图I中,第一盖板5与料斗本体4即通过铰链合页6进行连接。当然,所述第一盖板5与所述料斗本体4之间还可以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销轴连接,所述第二盖板I与所述第一盖板5之间还可以通过铰链连接或通过销轴连接。另外,所述第一盖板5与所述料斗本体4之间采用搭接,所述第二盖板I与所述第一盖板5之间采用搭接。第一盖板5与料斗本体4之间的连接不限于上述的铰链连接、销轴连接或搭接,只要能使第一盖板绕安装固定点旋转即可;第二盖板I与第一盖板5之间的连接也不限于上述的铰链连接、销轴连接或搭接,只要能使第二盖板I绕与第一盖板5的安装固定点旋转即可。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包括料斗本体4,所述料斗本体4开有进料口 8和出料口 3,所述进料口 8上覆盖有所述第一盖板5、第二盖板I以及第三盖板7,所述第一盖板5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4上位于所述出料口 3 —侧的上边缘,所述第二盖板I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一盖板5,所述第三盖板7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料斗本体4上位于进料的一侧的上边缘,所述第三盖板7与所述第二盖板I相配合将所述进料口 8覆盖。这样,盖板被设计成双向打开的形式,可以减少每块盖板的长度,提高盖板的强度,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打开相应侧的盖板,满足不同工况的要求。优选地,所述第三盖板7与所述料斗本体4之间通过铰链连接。当然,所述第三盖板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斗,包括料斗本体(4)和盖板,所述料斗本体(4)开有进料口(8)和出料口(3),所述进料口(8)上覆盖有所述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料斗本体(4)上位于所述出料口(3)一侧的上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高松姚震龚佳兴
申请(专利权)人: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