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4296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19: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推动吊装设备的吊臂张开闭合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扭力板、连杆、导向轮安装架、伸缩杆和导向轮组件,扭力板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扭力板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铰连,连杆另一端与伸缩杆后端铰连,伸缩杆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内,伸缩杆通过导向轮安装架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其用减速电机替代气动元器件,从而减少车间用气,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开合机构正常运行,并可提高其他设备供气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输送机械
,涉及一种用于推动吊装设备的吊臂张开闭合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吊具电动开合机构
技术介绍
在汽车装配车间,当需要把车身从地面或其他设备上转接到吊装设备(简称吊具)上时,往往需要把吊具吊臂打开,让车身进来后,再把吊具吊臂闭合托住车身。这种推动吊臂打开闭合的机构称之为开合机构,以往常用气动元件实现吊臂的开合功能。但是使用气动元件的缺点在于除了要提供电源外,还要提供压缩空气,因而需额外布置输送压缩空气的管路。众所周知,支气管路越多,安全隐患也越多,管路经常会出现漏气现象,这样不但影响气动元件的使用,而且对整个车间的供气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所以现在汽车厂家尽量避 免在车间使用气动元器件。开合机构也不例外,所以电动式就成为了更佳的选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巧妙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用减速电机替代气动元器件,从而减少车间用气,提高其他设备供气的稳定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电机、扭力板、连杆、导向轮安装架、伸缩杆和导向轮组件,扭力板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扭力板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铰连,连杆另一端与伸缩杆后端铰连,伸缩杆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内,伸缩杆通过导向轮安装架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杆一端通过第一杆端轴承与扭力板铰连,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杆端轴承与伸缩杆铰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采用H型钢,伸缩杆后端顶部安装连接板,所述连杆通过第二杆端轴承与连接板铰连;所述伸缩杆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的两个侧板之间,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成对设置的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竖导轮和横导轮,其中的竖导轮与H型钢的翼板配合,其中的横导轮与H型钢的腹板配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杆前端安装有伸缩滚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轮安装架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其高度的调节支脚。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其用减速电机替代气动元器件,从而减少车间用气,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开合机构正常运行,并可提高其他设备供气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图I的俯视图。图3为图I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情况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主要由减速电机I、扭力板2、第一杆端轴承3、连杆4、第二杆端轴承5、连接板6、导向轮安装架7、伸缩杆8、伸缩滚筒9、调节支脚 10和导向轮组件等零部件组成。如图f图3所示,扭力板2 —端安装在减速电机I的输出轴上,扭力板2另一端通过第一杆端轴承3与连杆4 一端铰连,连杆4另一端通过第二杆端轴承5与伸缩杆8后端铰连,伸缩杆8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7内,伸缩杆8通过导向轮安装架7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8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如图f图3所示,所述伸缩杆8采用H型钢,伸缩杆8后端顶部安装连接板6,所述连杆4通过第二杆端轴承5与连接板6铰连;所述伸缩杆8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7的两个侧板之间,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成对设置的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是由竖导轮11和横导轮12组成,其中的竖导轮11与H型钢的翼板配合,其中的横导轮12与H型钢的腹板配合。如图I、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8前端安装有伸缩滚筒9,这样既可以将吊具吊臂打开,又不会阻滞吊具的正常运行。本技术的具体应用情况如下如图4所示,本技术设置在吊具两侧,所述吊具两侧的安装梁14上安装有支架13,本技术中的减速电机I和导向轮安装架7固定安装在支架13上。工作时,减速电机I启动,带动扭力板2摆动,扭力板2摆动时通过连杆4带动伸缩杆8前后直线运动;伸缩杆8伸出一定距离时,其前端的伸缩滚筒9推动吊臂上的相应部位,吊具吊臂在伸缩杆8的推力作用下打开,车身15在其他设备作用下举升至吊具吊臂内;此时减速电机I反向运转,并通过扭力板2和连杆4带动伸缩杆8向后运动,吊具在重力作用下自动闭合,车身15下降并放到吊具的吊臂支撑16上,完成转接作业。权利要求1.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电机(I)、扭力板(2)、连杆(4)、导向轮安装架(7 )、伸缩杆(8 )和导向轮组件,扭力板(2 ) —端安装在减速电机(I)的输出轴上,扭力板(2)另一端与连杆(4) 一端铰连,连杆(4)另一端与伸缩杆(8)后端铰连,伸缩杆(8)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7)内,伸缩杆(8)通过导向轮安装架(7)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8 )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4)一端通过第一杆端轴承(3)与扭力板(2)铰连,连杆(4)另一端通过第二杆端轴承(5)与伸缩杆(8)铰连。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采用H型钢,伸缩杆(8)后端顶部安装连接板(6),所述连杆(4)通过第二杆端轴承(5)与连接板(6)铰连;所述伸缩杆(8)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7)的两个侧板之间,两个侧板的内侧壁上分别安装有成对设置的导向轮组,每个导向轮组均包括竖导轮(11)和横导轮(12),其中的竖导轮 (11)与H型钢的翼板配合,其中的横导轮(12 )与H型钢的腹板配合。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前端安装有伸缩滚筒(9)。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安装架(7)上安装有用于调整其高度的调节支脚(10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推动吊装设备的吊臂张开闭合的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包括减速电机、扭力板、连杆、导向轮安装架、伸缩杆和导向轮组件,扭力板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扭力板另一端与连杆一端铰连,连杆另一端与伸缩杆后端铰连,伸缩杆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内,伸缩杆通过导向轮安装架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本技术结构简单巧妙,其用减速电机替代气动元器件,从而减少车间用气,减少了安全隐患,确保开合机构正常运行,并可提高其他设备供气的稳定性。文档编号B66C13/22GK202499657SQ20122000202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丁余建, 戴卫刚, 朱国新 申请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吊具电动开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速电机(1)、扭力板(2)、连杆(4)、导向轮安装架(7)、伸缩杆(8)和导向轮组件,扭力板(2)一端安装在减速电机(1)的输出轴上,扭力板(2)另一端与连杆(4)一端铰连,连杆(4)另一端与伸缩杆(8)后端铰连,伸缩杆(8)设置在导向轮安装架(7)内,伸缩杆(8)通过导向轮安装架(7)内的导向轮组件支撑及导向,伸缩杆(8)前端用于推动吊具吊臂打开。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余建戴卫刚朱国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奇物流系统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