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142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反应釜,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控制复杂,操作烦琐的问题。包括在配料罐(7)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29),导热油电加热管(13)与电控箱(19)电连接,在加药罐(4)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1)、加药罐CIP清洗装置(2),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6)、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和温度传感器(9),配料罐(7)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22)与加药罐(4)连通,在配料罐(7)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17)和出料泵(15),导热油罐(11)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与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16)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或药品的混合反应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集自动加热,自动搅拌,自动加药为一体的自动化工业反应设备。
技术介绍
在食品或药品的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在母液中加入一些添加物料,然后进行搅拌加热。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加料、搅拌和温度控制都有严格的控制参数,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控制复杂,操作烦琐的问题,不适合于小型加工企业使用,特别是操作场所受限的企业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卧式反应釜,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控制复杂,操作烦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一种卧式反应釜,包括配料罐、导热油罐、加药罐和电控箱,配料罐中设置有夹套,在配料罐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在导热油罐中设置有导热油电加热管,导热油电加热管与电控箱电连接,在加药罐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加药罐CIP清洗装置和加药罐人孔,在配料罐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电机驱动搅拌机构和温度传感器,配料罐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与加药罐连通,在配料罐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和出料泵,导热油罐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与加热油循环管路的输入口连通,在导热油输出管路上设置有导热油泵,加热油循环管路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导热油罐连通,电机驱动搅拌机构、温度传感器、电控流量调节阀、出料泵、导热油泵均分别与电控箱电连接。导热油罐通过膨胀管与膨胀油箱连通,在膨胀油箱上设置有膨胀油箱排气口。在配料罐的底部设置有配料排污口,在导热油罐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油箱排污口。在配料罐上分别设置有视窗、配料罐CIP清洗装置和配料罐人孔,在配料罐的一侧设置有爬梯、工作平台和栏杆。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集自动加热,自动搅拌,自动加药为一体,运行稳定安全。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后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卧式反应釜,包括配料罐7、导热油罐11、加药罐4和电控箱19,配料罐7中设置有夹套,在配料罐7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29,在导热油罐11中设置有导热油电加热管13,导热油电加热管13与电控箱19电连接,在加药罐4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 I、加药罐CIP清洗装置2和加药罐人孔3,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 6、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和温度传感器9,配料罐7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22与加药罐4连通,在配料罐7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17和出料泵15,导热油罐11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与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 16连通,在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上设置有导热油泵14,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导热油罐11连通,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温度传感器9、电控流量调节阀22、出料泵15、导热油泵14均分别与电控箱19电连接。导热油罐11通过膨胀管27与膨胀油箱25连通,在膨胀油箱25上设置有膨胀油箱排气口 24。在配料罐7的底部设置有配料排污口 10,在导热油罐1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油箱排污口 26。 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视窗8、配料罐CIP清洗装置21和配料罐人孔20,在配料罐7的一侧设置有爬梯28、工作平台18和栏杆23。物料经输送泵从加料口 6进入配料罐7内,加药罐4内为配制好的药液,配料罐7开始进料的同时开启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加药罐4的出料阀,当配料罐7内的物料达到一定液位时,开启导热油罐11上的导热油自动循环加热系统,待液面到达最高液位后,停止进料,并关闭加药阀,然后对配料罐7内的物料进行继续加热至工艺要求温度后,方可停止加热,打开出料泵15,将反应好的物料输送到指定地方。加热系统流程为导热油电加热管13将导热油罐11内的导热油进行加热,达到设定温度后,开启导热油泵14,将导热油经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 16输送到配料罐7的夹套内,然后再经回油管路返回到导热油罐11内,当导热油罐11内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导热油电加热管13又开始加热,直到循环至配料罐7内的温度达到设定值,加热系统停止工作;导热油罐11内还设有液位调节杆来控制导热油的进出料;膨胀油箱25及膨胀油箱排气口 24用来防止导热油罐11内因压力过大,而发生爆炸。另外配料罐7自带视镜,可随时检查罐内物料情况;配有聚胺脂发泡保温层,使罐内的温度降低损耗。在配料罐7的一侧设置有爬梯28、工作平台18和栏杆23,可以方便填加规定物料,也便于检修;配有PH检测探头,对罐内物料的酸碱情况实时显示。配料罐7及加药罐4均配有CIP清洗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方便对罐体内部进行定期清洗。加药罐4的加药管路上设有电控流量调节阀22,对加药的量进行调节;加药罐4内设有液位控制系统,低液位进料,高液位停止。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反应釜,包括配料罐(7)、导热油罐(11)、加药罐(4)和电控箱(19),配料罐(7)中设置有夹套,在配料罐(7)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29),在导热油罐(11)中设置有导热油电加热管(13),导热油电加热管(13)与电控箱(19)电连接,在加药罐(4)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I)、加药罐CIP清洗装置(2)和加药罐人孔(3),其特征在于,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 ¢)、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和温度传感器(9),配料罐(7)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22)与加药罐(4)连通,在配料罐(7)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17)和出料泵(15),导热油罐(11)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与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16)连通,在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上设置有导热油泵(14),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导热油罐(11)连通,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温度传感器(9)、电控流量调节阀(22)、出料泵(15)、导热油泵(14)均分别与电控箱(19)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导热油罐(11)通过膨胀管 (27)与膨胀油箱(25)连通,在膨胀油箱(25)上设置有膨胀油箱排气口(24)。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配料罐(7)的底部设置有配料排污口(10),在导热油罐(11)的底部设置有导热油箱排污口(26)。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卧式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视窗(8)、配料罐CIP清洗装置(21)和配料罐人孔(20),在配料罐(7)的一侧设置有爬梯(28)、工作平台(18)和栏杆(2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反应釜,解决了现有设备存在造价高,控制复杂,操作烦琐的问题。包括在配料罐(7)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29),导热油电加热管(13)与电控箱(19)电连接,在加药罐(4)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1)、加药罐CIP清洗装置(2),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6)、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和温度传感器(9),配料罐(7)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22)与加药罐(4)连通,在配料罐(7)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17)和出料泵(15),导热油罐(11)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与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16)连通。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文档编号B01J19/18GK102744029SQ20121026894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反应釜,包括配料罐(7)、导热油罐(11)、加药罐(4)和电控箱(19),配料罐(7)中设置有夹套,在配料罐(7)的夹套中设置有加热油循环管路(29),在导热油罐(11)中设置有导热油电加热管(13),导热油电加热管(13)与电控箱(19)电连接,在加药罐(4)上分别设置有药液加入口(1)、加药罐CIP清洗装置(2)和加药罐人孔(3),其特征在于,在配料罐(7)上分别设置有加料口(6)、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和温度传感器(9),配料罐(7)通过电控流量调节阀(22)与加药罐(4)连通,在配料罐(7)底部的出料口上设置有出料管路(17)和出料泵(15),导热油罐(11)通过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与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入口(16)连通,在导热油输出管路(12)上设置有导热油泵(14),加热油循环管路(29)的输出口通过回流管路与导热油罐(11)连通,电机驱动搅拌机构(5)、温度传感器(9)、电控流量调节阀(22)、出料泵(15)、导热油泵(14)均分别与电控箱(19)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日北孙志莲倪文颖倪庆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瑞飞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