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自锁功能的密码锁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721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密码锁控制器,包括直流电源、按钮电路、控制电路和电磁驱动电路,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如果按错了密码键顺序或按下了任何一个非密码键,电路即锁定为关断状态,各按键均失效,大大增加了开锁难度,使所设密码不容易被破解,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电子密码锁的安全系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密码锁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密码锁控制 器。
技术介绍
通常我们采用的电子密码锁,价格昂贵,是一般家庭所不能承受的,简单的电子密码锁因为没有自锁功能,使密码很容易就会被破解,所以在安全系数上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密码锁。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直流电源、按钮电路、控制电路和电磁驱动电路,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按钮电路包括第一按钮、第二按钮、第三按钮、第四按钮、第五按钮、第六按钮、第七按钮、第八按钮、第九按钮、第十按钮、第一电阻、第二三极管和第八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四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五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六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七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八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九按钮的第一端、所述第十按钮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按钮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三按钮的第二端、所述第四按钮的第二端、所述第六按钮的第二端、所述第八按钮的第二端、所述第九按钮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按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第四可控硅、第五可控硅、第六可控硅、第七可控硅、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三三极管,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正极、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正极、所述第三可控硅的正极和所述第四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按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控制端同时与所述第二按钮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三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五按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硅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七按钮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四可控硅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八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可控硅的负极、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七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可控硅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可控硅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五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可控硅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五可控硅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六可控硅的正极和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六可控硅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七可控硅的正极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七可控硅的负极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均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七可控硅的负极与所述电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电磁驱动电路包括电磁铁、第一三极管、第十三电阻和二极管,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磁铁的第一端和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磁铁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特点是,如果按错了密码键顺序或按下了任何一个非密码键,电路即锁定为关断状态,各按键均失效,大大增加了开锁难度,使所设密码不容易被破解,因此有效的提高了电子密码锁的安全系数。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技术的电路结构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附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直流电源、按钮电路、控制电路和电磁驱动电路,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如附图I所示所述按钮电路包括第一按钮AN1、第二按钮AN2、第三按钮AN3、第四按钮AM、第五按钮AN5、第六按钮AN6、第七按钮AN7、第八按钮AN8、第九按钮AN9、第十按钮AN10、第一电阻R1、第二三极管VT2和第八电阻R8,第一电阻Rl的第一端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按钮ANl的第一端、第二按钮AN2的第一端、第三按钮AN3的第一端、第四按钮AM的第一端、第五按钮AN5的第一端、第六按钮AN6的第一端、第七按钮AN7的第一端、第八按钮AN8的第一端、第九按钮AN9的第一端、第十按钮ANlO的第一端和第二三极管VT2的集电极连接,第一按钮ANl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三按钮AN3的第二端、第四按钮AM的第二端、第六按钮AN6的第二端、第八按钮AN8的第二端、第九按钮AN9的第二端和第十按钮ANlO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基极与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第二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控制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SCRl、第二可控硅SCR2、第三可控硅SCR3、第四可控硅SCR4、第五可控硅SCR5、第六可控硅SCR6、第七可控硅SCR7、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i^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三三极管VT3,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同时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同时与第一可控硅SCRl的正极、第二可控硅SCR2的正极、第三可控硅SCR3的正极和第四可控硅SCR4的正极连接,第一可控硅SCRl的控制端与第一按钮ANl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的控制端同时与第二按钮AN2的第二端和第三三极管VT3的集电极连接,第三可控硅SCR3的控制端与第五按钮AN5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可控硅SCR4的控制端与第七按钮AN7的第二端连接,第四可控硅SCR4的负极同时与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第一可控娃SCRl的负极、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和第七可控娃SCR7的控制端连接,第三可控娃SCR3的负极同时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和第六可控硅SCR6的控制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三三极管VT3的基极连接,第三三极管VT3的发射极与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二可控硅SCR2的负极同时与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五可控硅SCR5的控制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均与直流电源的负极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第五可控硅SCR5的正极连接,第五可控硅SCR5的负极同时与第六可控硅SCR6的正极和第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密码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按钮电路、控制电路和电磁驱动电路,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所述按钮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磁驱动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蒋雪琴张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玺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