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9745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5:2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C)具有:接点部(3),与平板状的连接对象物(1)电连接;外壳(4),形成有供连接对象物(1)插入的狭缝状的开口(2),容纳接点部(3);执行元件(5),能够相对于外壳(4)绕沿着开口(2)的宽度方向的轴心(X)摆动地支撑,并能够直接顶压连接对象物(1);以及沿着开口(2)的宽度方向且遍及外壳(4)与执行元件(5)设置的限制机构(KK),在执行元件(5)处于顶压连接对象物(1)的姿势时,能够阻止执行元件(5)在与顶压方向的反方向上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供平板状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狭缝状的开口 ;与前述连接对象物电连接的接点部;收纳前述接点部的外壳;能够相对于前述外壳绕沿着前述开口的宽度方向的轴心摆动地支撑、并能够直接顶压前述连接对象物的执行元件。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连接器,例如有日本国特开2005-196995号公报所公开的连接器。在该连接器中,当为了将连接对象物与电路板电连接而将连接对象物插入外壳的开口之后对执行元件进行关闭操作时,连接对象物便被执行元件与外壳以及收纳在该外壳中的接点部夹持。为了防止EMI (电磁干扰),一般的连接器相对于外壳重叠着安装有金属罩。上述日本国特开2005-196995号公报所公开的连接器中,也将该金属罩用来提高执行元件的顶压效果。具体地说,使金属罩上所形成的多个卡合孔与执行元件上所设置的突起部卡合,从而特别是在执行元件处于闭合姿势时,防止执行元件从连接器中脱离并且还支持执行元件对连接对象物进行顶压。但是,在上述连接器中,如下所述有时执行元件未必一定能够可靠地对接点部进行顶压的情况。例如,金属罩是在金属板上通过冲孔加工形成多个卡合孔之后对各部进行弯曲加工而制成,并使该卡合孔卡止在外壳的凸部上。但是,这种钣金加工通常会产生一些误差。因此,在金属罩安装在外壳上的状态下,并不一定能够将执行元件的配置位置与金属罩的配置位置设定到期望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将执行元件操作成关闭姿势,也会产生例如金属罩未与执行元件接触的区域。在该区域中,金属罩不能够对执行元件的顶压给予充分的支持,因而有发生接点部连接不良的可能性。此外,金属罩由于是对板状件进行弯曲加工而成,因而相对于在面外方向上作用的外力比较容易弯曲变形。执行元件的宽度遍及供连接对象物插入的开口的整个宽度。因此,在执行元件处于关闭姿势的情况下,当金属罩被承受来自接点部的顶压反力的执行元件顶推时,金属罩因支撑跨度长而有容易变形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下接点部也会发生连接不良。再有,因连接器制造工序的原因也会导致不良情况发生。例如,作为将连接器这样的表面安装零件固定在电路板上的方法,常使用软熔法。该方法是将连接器载置在印刷了膏状焊料的电路板上,以软熔炉对电路板进行加热,使膏状焊料熔融而将连接器钎焊在电路板上的方法。金属罩和执行元件因该加热而热膨胀。此时,由于二者热膨胀率的差异和安装状态的差异等,有加热后在二者的某一方发生残余应变或者二者的位置关系偏移的可能性。这种倾向在使用熔点高的无铅焊料的情况下更为显著。发生这种变形时有损于执行元件的顶压功能。、这样,在现有的连接器中,为了保证执行元件的顶压功能,除了外壳和执行元件之外还使用了金属罩,不能说执行元件的顶压精度足够高。要想使用这种金属罩发挥可靠的顶压功能,必须加大板的厚度以抑制金属罩的变形等。但是,这种情况下金属板的弯曲加工变得困难,导致材料成本、加工成本增加。这样,在现有的连接器中存在着种种问题,要获得合理的连接器尚有改进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发挥与连接对象物的连接功能的合理的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接点部,平板状的连接对象物电连接;外壳,形成有供前述连接对象物插入的狭缝状的开口,容纳前述接点部;执行元件,能够相对于前述外壳绕沿着前述开口的宽度方向的轴心摆动地支撑,并能够直接顶压前述连接对象物;以及沿着前述开口的宽度方向且遍及前述外壳与前述执行元件设置的限制机构,在前述执行元件处于顶压前述连接对象物的姿势时,能够阻止前述执行元件在与顶压方向的反方向上变形。在本结成中,由于在外壳上设置了能够阻止执行元件在与顶压方向的反方向上变形的限制机构,因而特别是在执行元件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可靠地防止执行元件的上浮。此外,鉴于外壳和执行元件多由树脂等注射成型而它们的形状精度极好这一点,可使得执行元件相对于外壳的相对位置准确,限制机构防止执行元件的上浮更为可靠。此外,关于软熔炉加热的影响,只要考虑执行元件与外壳二者之间的相对位置的变化即可。也就是说,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由包括金属罩在内的三个部件决定相对位置,因而执行元件与外壳的相对位置得以更为稳定地维持。这样,若采用本结构,则能够更为合理地构成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接点压力维持适当的连接器。另外,限制机构例如可以由突出部和凹部构成,该突出部从前述外壳上突出,具有朝向下方的限制面,该凹部遍及前述执行元件的正面与前述轴心一侧的侧端面形成,具有在前述执行元件处于顶压姿势的状态下与前述限制面面接触的被限制面。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将前述外壳覆盖的金属罩,前述金属罩也可以具有在前述执行元件处于开启姿势时对插入的前述连接对象物进行顶压的按压部。通过如本结构那样设置了对插入开口的连接对象物进行顶压的按压部,即便是在将执行元件设定成顶压姿势之前也能够将连接对象物临时固定。其结果,在对执行元件进行关闭操作时,不会使连接对象物在偏离正确位置的位置上被夹持,能够防止连接对象物从连接器中脱离。该按压部例如可以是将前述金属罩的一部分向前述顶压方向折弯而形成。在执行元件处于关闭姿势时,连接对象物便具有被按压件的弹性力顶压的部分与被执行元件顶压的部分。也就是说,存在着连接对象物的部分顶压力不同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接点压力会部分不同,这是所不希望的。为此,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前述执行元件也可以具有辅助顶压部,该辅助顶压部在前述执行元件处于顶压姿势时与前述按压部抵接而提高前述按压部的顶压力。在本结构中,通过以辅助顶压部提高按压部的顶压力,能够将执行元件产生的顶压力与按压部产生的顶压力设定得相等。由此,能够消除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接点压力的不均匀性。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也可以是前述执行元件在其两端部具有轴部,前述外壳在其两侧壁部上具有轴支撑前述轴部的大略呈U形的轴支撑部,前述金属罩将前述轴支撑部的开口部分覆盖。在本结构中,当将轴部嵌入轴支撑部中而安装金属罩时,能够以金属罩阻止轴部从轴支撑部中脱出。此外,仅通过在外壳上形成大略呈U形的切口这一简单加工便能够构成轴支撑部等,能够谋求制造成本的低廉化。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也可以是在前述连接对象物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缺失部,前述外壳具有凸部,该凸部形成在与前述开口连通连接的空间的底面一侧,在前述执行元件处于顶压姿势时与前述缺失部卡合。 通过像本结构那样在执行元件关闭的状态下外壳的凸部与连接对象物的缺失部卡合,能够可靠地防止连接对象物从连接器中脱离。其结果,能够更为稳定地维持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的接触状态。附图说明图I是展示连接器的前视立体 图2是展示连接器的后视立体 图3是展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 图4是展示连接器的局部剖开立体 图5是展示连接器的局部剖开立体 图6是展示连接器的局部剖开立体 图7是图I的vn-vn向剖视 图8是图I的VDI-VDI向剖视 图9是展示连接器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是外壳具有狭缝状的开口,通过将平板状的连接对象物插入该开口中并使执行元件处于关闭姿势,将外壳所具有的多个接点部与连接对象物电连接。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进行说明。图I (a)及图I (b)分别是对作为连接对象物之一例的柔性电路板I与连接器C连接之前的状态及连接之后的状态进行展示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具有:接点部(3),与平板状的连接对象物(1)电连接;外壳(4),形成有供前述连接对象物(1)插入的狭缝状的开口(2),容纳前述接点部(3);以及执行元件(5),能够相对于前述外壳(4)绕沿着前述开口(2)的宽度方向的轴心(X)摆动地支撑,并能够直接顶压前述连接对象物(1);其特征是,还具有沿着前述开口(2)的宽度方向且遍及前述外壳(4)与前述执行元件(5)设置的限制机构(KK),在前述执行元件(5)处于顶压前述连接对象物(1)的姿势时,能够阻止前述执行元件(5)在与顶压方向的反方向上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大辅长田孝之
申请(专利权)人:星电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