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文专利>正文

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506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21
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本体、隔爆外壳、水泵、热交换器、散热器和水箱,所述内燃机本体、水泵和热交换器位于隔爆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和水箱位于隔爆外壳外,所述隔爆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燃机本体的进气管与隔爆外壳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的排气管与隔爆外壳的排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通过驱动机构与水泵相连,所述水箱、水泵、热交换器和散热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冷却循环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之隔爆型防爆内燃机,防爆保护全面,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燃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内燃机在石油、化工、矿山等领域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石油、化工、矿山等领域的工况中,时常会出现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情况,内燃机的应用也成为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安全隐患之一。 目前,防爆内燃机采取的防爆措施主要是针对排气管、启动电机等重点区域,而对内燃机的大部分表面并没有采取防爆措施,其存在的缺陷是内燃机工作时内部的高温燃烧气 体可能发生泄露,点燃外面的可燃气体,防爆保护不彻底,安全性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爆保护较全面,安全性高的隔爆型防爆内燃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本体、隔爆外壳、水泵、热交换器、散热器和水箱,所述内燃机本体、水泵和热交换器位于隔爆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和水箱位于隔爆外壳外,所述隔爆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燃机本体的进气管与隔爆外壳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的排气管与隔爆外壳的排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通过驱动机构与水泵相连,所述水箱、水泵、热交换器和散热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冷却循环系统。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工作原理内燃机本体启动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水泵工作,使冷却水在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冷却水先经过隔爆外壳内的热交换器,吸收隔爆外壳内内燃机本体所产生的热量,再到达隔爆外壳外的散热器将热量散发,从而进行防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隔爆外壳和冷却循环系统,除了内燃机本体的进排气口外,内燃机本体与外界完全隔离,防爆保护更全面,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照附图,本实施例包括内燃机本体4、隔爆外壳5、水泵3、热交换器6、散热器I和水箱2,所述内燃机本体4、水泵3和热交换器6位于隔爆外壳5内,所述散热器I和水箱2位于隔爆外壳5外,所述隔爆外壳5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燃机本体4的进气管与隔爆外壳5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4的排气管与隔爆外壳5的排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4通过驱动机构与水泵3相连,所述水箱2、水泵3、热交换器6和散热器I通过管路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冷却循环系统。所述驱动机构为皮带传动。当然,也可为齿轮传动等其它传动方式。工作原理内燃机本体4启动后,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水泵3工作,使冷却水在冷却循环系统内循环流动,冷却水先经过隔爆外壳5内的热交换器6,吸收隔爆外壳5内内燃机 本体4所产生的热量,再到达隔爆外壳5外的散热器I将热量散发,从而进行防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隔爆外壳、水泵、热交换器、散热器和水箱,所述内燃机本体、水泵和热交换器位于隔爆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和水箱位于隔爆外壳外,所述隔爆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燃机本体的进气管与隔爆外壳的进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的排气管与隔爆外壳的排气口相连,所述内燃机本体通过驱动机构与水泵相连,所述水箱、水泵、热交换器和散热器通过管路依次相连,构成一个冷却循环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爆型防爆内燃机,包括内燃机本体,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隔爆外壳、水泵、热交换器、散热器和水箱,所述内燃机本体、水泵和热交换器位于隔爆外壳内,所述散热器和水箱位于隔爆外壳外,所述隔爆外壳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内燃机本体的进气管与隔爆外壳的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珍如刘立文付桃梅杨志强宁勇鲁纪鸣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