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是由延胡索、香附、肉桂、木鳖子、藤黄、苏合香、冰片按一定重量配比制备而成。它可以被制成任何一种常用制剂,优选外用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具有温阳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乳腺癌癌前病变、乳腺癌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的
技术介绍
乳腺增生病(Hyperplasia of Mammary Gland, HMG),又称乳腺结构紊乱症,是指乳腺主质与间质不同程度地增生与复旧不全所致的乳腺结构紊乱。1829年Astley Cooper首先描述了该病,以后不同的医学研究者对本病的病变特征和病理形态采用了不同的命名,其名称繁多,国内常见的名称有“乳腺纤维囊性增生”、“乳腺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乳痛症”等名称。1978年我国肿瘤防治办公室定名为“乳腺增生病”,多数专家学者认为该名称能够基本概括乳腺小叶、腺泡上皮、乳管、纤维组织的单项或复合增生,反映了其病变实质。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首位,约占60% 70%。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结块,并多随月经周期或情志改变而变化。发病年龄可为任何成年女性,其中30-40岁高发,育龄女性的发病率为40%,占乳腺病的2/3,近些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乳腺增生患者的癌变率约为普通人群的I. 5-2倍,其中非典型增生为5倍,因此该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防治受到国家、社会、学术界的关注。治疗乳腺增生病,预防癌变是目前医学界正在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乳腺增生性疾病的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漫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患者往往自述乳房内有肿块,而临床检查时却仅触及增厚的乳腺腺体。传统中医认为乳腺增生是由于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淤、痰凝成核所致,中医学称之为乳癖。中医古代文献中有关于乳腺增生病即乳癖的描述,如垄居中《外科活人定本》日“此症生于正乳之上,乃厥阴、阳明经之所属……何谓之癖,硬而不痛,如顽核之类,过久则成毒”,首次指出本病有恶变倾向。余听鸿在《外证医案汇编》中提及本病“乳中癖核,乃肝脾二经气凝血滞而成”,并认识到“少阳行经之地,气血皆薄,加以情怀失畅,气血痹郁,故难治,日久恐成岩证”,精辟地阐明了乳癖岩变的病因病机发展过程。在治疗中指出“若治乳从一气字着笔,无论虚实新入,温凉攻补,各方之中,挟理气疏络之品,使其乳络疏通……壅者易通,郁者易达,结者易散,坚者易软”。其精辟独特的见解为后世医家所崇。乳腺癌癌前病变是在冲任失调的基础上,肝气郁结、痰凝血瘀而发病。充任失调,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冲任不盛,胞宫和乳房必然受累而发病。又肝肾同源,肝藏血及疏泄的功能有赖于肾气的温煦资助。肾气不足,肝失所养,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肝气郁结,情志不遂,横逆克伐脾胃,气机凝滞则血液瘀滞脉中,搏结于乳络而成有形之肿块,伴有疼痛,脾伤则痰浊内生,痰瘀互结,经络阻塞,结滞乳中而形成乳癖。故临床辨证多为“肝郁痰凝证”乳房胀痛,乳房肿块质韧稍硬,大小、形态不一,性情急躁或抑郁,胁胀闷不适,乳房肿块大小或可随喜怒而增减,或与月经相关,舌淡,苔腻,脉弦;伴脾虚者,可兼见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神疲懒言、失眠;若单见肝郁而痰凝不明显者,则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暗淡,苔白,脉弦。“肝郁痰凝证”,治疗以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为基本原则。国际疼痛学会提出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随着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从伦理及人道主义的角度而言,“缓解疼痛是基本人权(pain relief is abasic human right)”。疼痛是继心率、呼吸、血压、体温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以缓解疼痛为目的,西药有5%碘化钾,疼痛严重者可试用甲基睾丸素,近年来,激素治疗有了些新的进展。开始使用激素受体拮抗剂如三苯氧胺治疗本病,但是这些治疗引起的副作用使得治疗得不偿失,故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并不推广。乳腺增生病的中医治疗按照辨证论治的基本原理,运用中药调节内分泌,改善气血循环,软坚散结,标本兼治。中医辨证治疗乳腺增生对疼痛的缓解率可以达到80%,对质地中等或较软的增生肿块可以起到明显的缩小和消散的作用。中药的作用持续而稳定,周 期治疗不易反弹,毒副作用小。在中药治疗中,外用药和内服药相比因其更方便,更安全,且免去了中药苦口之弊,更易为患者所接受。由于乳房属体表器官,位置表浅,药物外敷既可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又可直达病所,同时药效也可循乳房所经足厥阴肝、足少阴肾二经由经络传至脏腑,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扶正祛邪,从而治愈疾病。药物经皮肤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可避免肝脏及各种消化酶消化液对药物成分的分解破坏,从而使药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也避免了因药物对胃肠的刺激而产生的一些不良反应。因此,中药敷贴法可以弥补药物内治的不足。且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具有独特的临床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温阳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乳腺增生病属肝郁痰凝证,症见乳房肿块质韧稍硬,大小、形态不一,性情急躁或抑郁,胁胀闷不适,乳房肿块大小或可随喜怒而增减,或与月经相关,舌淡,苔腻,脉弦;伴脾虚者,可兼见食少纳呆、食后腹胀、神疲懒言、失眠;若单见肝郁而痰凝不明显者,则可见两胁胀痛,烦躁易怒,舌质暗淡,苔白,脉弦。本专利技术的药物除可治疗乳腺增生病外,还可以治疗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药物选择香附、木鳖子、苏合香、藤黄进行组合,将这些药物组合使得各药物功效产生协同作用,从而能够有效治疗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选用香附是因为香附辛、微苦、甘,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的功效,近代药理研究表明,香附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解热镇痛、降温等作用,还有强心和减慢心率作用,雌激素样作用、抑制子宫收缩、抗炎抗菌等作用;木鳖子苦、甘、温,具有散结消肿,攻毒疗疮的功效,药理作用表明木鳖子有降压、抑制肠管平滑肌、抗炎、抗病毒、抗菌杀螨的作用;苏合香辛、温,具有开窍,辟秽,止痛之功效,药理作用表明苏合香为刺激性祛痰药,并有较弱的抗菌作用,可用于各种呼吸道感染;又有温和的刺激作用,可缓解局部炎症,并能促进溃疡与创伤的愈合;有增强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对狗实验性心肌梗塞有减慢心率、改善冠脉流量和降低心肌耗氧的作用;藤黄酸、涩,具有消肿,化毒,止血,杀虫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藤黄具有抗菌作用,其种子衣中的色素-藤黄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全方理气、散结、调摄冲任相配,共收肝肾同治、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使攻而不过,补而不腻,寒热平调而不伤胃气,可长期服用,为治疗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癌前病变和乳腺癌的有效方剂。为了达到更好的疗效,本专利技术药物还与延胡索、肉桂、冰片组合。延胡索是因为延胡索辛、苦,温,具有活血,利气,止痛之功效,药理研究显示,延胡索具有镇痛、镇静催眠、抗溃疡等作用;肉桂辛、甘、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脉之功效,药理作用表面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还有降温作用 ,还有降压作用,预防血吸虫病的作用;冰片辛、苦、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现代药理表明冰片具有抗菌作用,抗炎作用,止痛作用。还能促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2?15份、木鳖子0.8?2.2份、苏合香0.2?2份、藤黄0.03?0.0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主要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香附2-15份、木鳖子0. 8-2. 2份、苏合香0. 2-2份、藤黄0. 03-0. 08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各原料药按重量份计为香附3-9份、木鳖子0. 9-1. 2份、苏合香0. 3-1份、藤黄0. 03-0. 06份。3.权利要求I或2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制备 a)称取各原料药香附、木鳖子、苏合香、藤黄; b)香附、苏合香单独或合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后的母液备用;药渣备用; c)木鳖子水提醇沉,得滤液I,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I备用;或木鳖子与b中提油后的药渣混合后水提,水提液与b中的母液合并,浓缩后加乙醇沉淀,取滤液II,回收乙醇,浓缩,得稠膏II备用; d)藤黄与挥发油溶解于溶剂中,加入到上述稠膏I或稠膏II中,混匀,制备得到本发明药物的活性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I的所述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还有延胡索3-12份、肉桂1-9份、冰片0. 1-1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原料药的用量为延胡索3-9份、香附3-9份、肉桂1-4. 5份、木鳖子0. 9-1. 2份、苏合香0. 3-1份、藤黄0. 03-0. 06份、冰片0. 15-0. 3份。6.权利要求4或5所述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列步骤制备 a)称取各原料药延胡索、香附、肉桂、木鳖子、苏合香、藤黄、冰片; b)香附、肉桂、苏合香单独或合并提取挥发油,挥发油另器收集备用;提取挥发油后的母液备用;药渣备用; c)木鳖子水提醇沉,得滤液I;或木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因科瑞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