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包括一风机(6),风机(6)通过送风管(5)与除尘筒体(4)相连通,除尘筒体(4)通过除尘管道(2)与布袋除尘器(1)相连通,除尘筒体(4)内还设置格栅(8),格栅(8)由纵横交错的格栅(8)条构成,格栅(8)的节点上设置挡块(7)。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格栅(8)的设置使物料能够充分被打散,细粉与物料分离效果更好,物料的除尘效果更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物料加工生产的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物料处理过程中,无论是破碎、研磨、分级、输送、贮存,还是雾化等,都会产生 粉尘。这些粉尘在以下作用力的作用下悬浮在大气中(1)来自运载介质的有分子扩散; 紊流扩散;流体流动作用。(2)来自尘雾颗粒的有布朗扩散;颗粒间的作用力即范德华力; 电力;电荷间的吸引与排斥力即库仑力。(3)外力有磁力,电力,机械力(如重力),惯 性力(包括离心力)和声波力等。这些悬浮在气体中的尘粒,一部分会毒化环境,直接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农业生产, 而另一部分可能就是生产过程中的成品、半成品或原料,若听任其飞失,会增加原料、燃 料和动力消耗,提高产品的成本,加速机械设备的磨损。因此,如何能有效地回收粉尘是 关系到保护环境,造福人类,优质、高产、低消耗地生产的重要问题。在工业生产系统中,扬尘污染大户主要是冶金、煤炭、火力发电等企业。而随着钢渣 加工处理工艺的发展,其带来的扬尘等环境问题也日趋明显。如何在合理利用钢渣特性的 同时,兼顾环境污染问题,已迫在眉睫。当前国内普遍釆用的除尘设备有袋式除尘器、颗粒层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电除尘器、 PPC脉冲除尘器等,但在钢渣处理生产领域,还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除尘设备。目前,公司生产线拥有一条以烘干系统、振动筛、辊式破碎机、输送设备的新型钢渣 生产线。该条钢渣生产线改变了以往钢渣在自然条件下进行风干的不足,加快了生产节奏, 提高生产效率。从实际运用的情况来看,烘干设备、筛分设备及破碎设备已达到了最初的 设计要求,且烘干系统也配有现有的除尘装置,但由于物料在后段的筛分、破碎过程中产 生了大量的粉尘,严重时会对作业区及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也使产品质量不稳定(该 产品对0.125mm以下颗粒含量要求小于0. 2%),且部分粉尘会黏附在物料颗粒上,影响产 品使用效果。有鉴于上述现有的除尘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来 丰富的实务经验和专业知识,并加以实际运用,以期创设出较好地除去产品中的细粉、除 尘效果更好的除尘装置。经本专利技术人不断研究、试验和改进,创设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除尘效果更好的除尘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除尘装置包括一风机,风机通过送风管与除尘筒体 相连通,除尘筒体通过除尘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相连通,除尘筒体内还设置格栅,所述格栅 由纵横交错的格栅条构成,格栅的节点上设置挡块。优选的是,上下相邻两层格栅上的挡块相互错开,使物料经过上下格栅的多次碰撞, 扬尘效果更好。优选的是,挡块可以为球体、菱形或方形。优选的是,挡块采用钢球,钢球的硬度较硬,可以将物料充分打散,更好地将细粉与 物料分离。优选的是,除尘筒体上设置一下料斗,以方便物料的下料。优选的是,下料斗的落料口正对第一层格栅的中心。这样可以使落料在除尘筒体内分 布均匀。优选的是,除尘筒体内设置至少两层格栅。 优选的是,除尘筒体内设置六层格栅。 优选的是,格栅间距相等。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格栅的设置使物料能够充分被打散,细粉与物料分离效果更好, 能够达到更好的除尘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除尘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格栅的结构。 图3是图2中A-A向视图。1、布袋除尘器 2、除尘管道3、下料斗 4、除尘筒体5、送风管 6、风机7、挡块 8、格栅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结构包括下料斗3、除尘管道2、除尘筒体4、布袋除尘器1、风机6 和送风管5。风机6通过送风管5与除尘筒体4相连通,除尘筒体4通过除尘管道2与布 袋除尘器1相连通,除尘筒体4内还设置格栅8,所述格栅8由纵横交错的格栅8条构成, 格栅8的节点上设置挡块7。本技术的主要原理为物料从除尘筒体4上方进入,与除尘筒体4内部格栅8碰撞产生扬尘,物料从除尘筒体4下部落出。采用风机6在除尘筒体4底部鼓风,除尘筒体4 上部负压风的方式,将扬尘收集到布袋除尘器1中进行除尘。上下相邻两层格栅8上的挡块7相互错开,使物料经过上下格栅8的多次碰撞,扬W、 土效果更好。除尘筒体4内设置至少两层格栅8。挡块7采用钢球,钢球的硬度较硬,可以将物料充分打散,更好地将细粉与物料分离。 且钢球在物料生产厂中属于生产环节的副产品,所以,可以就地取材,降低生产成本,又 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除尘筒体4上设置一下料斗3,以方便物料的下料。下料斗3的落料口正对第一层格 栅8的中心。这样可以使落料在除尘筒体4内分布均匀。格栅8间距相等。否则,有两格栅8之间距离大,必定导致有两格栅8之间距离小, 进而导致物料的下落速度变慢,最终影响物料的扬尘效果。所以在除尘筒体4中设置相同 数量的格栅8的情况下,格栅8间距相等将达到最佳的扬尘效果。 使用本技术前后含灰率(即含尘量)对比如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该物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将其用在船舶除锈上,用高压枪将物料喷在船舶表面,将 船舶的锈打掉。在用物料击打船舶表面时,由于物料表面和物料之间由于除尘不净会存在 细粉。所以,有一个扬尘浓度的问题。 使用本技术前后扬尘浓度对比如下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在除尘筒体4内设置了格栅8,该格栅8为一格栅8条纵横交错的圆形的格栅8,该 格栅8上设置十九个挡块7,该挡块7的分布位置如图2所示。格栅8的中心设置一挡块 7,以格栅8的中心为圆心、以200mm为半径的圆周上设置六个挡块7,相邻两挡块7间 隔60度。然后以350rara为半径的圆周上设置六个挡块7,相邻挡块7间隔60度,且与半 径为200國的圆周上的挡块7错开30度。半径为400mm的圆周上的挡块7布置方式与上 述方式相同。这样的挡块7布置方式可以使挡块7布置均匀,不致使局部空隙过大,而使 部分物料的除尘效果不理想。设计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与钢球碰撞的模拟实验,根据物料碰撞后的运动轨迹,筒体内 部框架按钢球的位置进行错位摆放。错位的角度为30度。这样,物料在下落的过程中收 到每一层格栅8上挡块7的冲击,可将物料充分地打散开,物料受到多次振动,可以充分 振落物料表面黏附的粉尘。除尘筒体4设计与加工如下。根据设计原理,将除尘筒体4分为了两个部分,上部高 3230mm,主要用来安装钢球及格栅8,下部分920咖为通风口,两部分用法兰联结。顶部 的收尘口与上筒体之间也用法兰联结,方便维修与拆卸。下部出料口处装有锁风阀,顶部 落料口由现场环境配做,要求正对第一层格栅8正中。格栅8的加工制作如下。根据现有的除尘筒体4的尺寸,加工制作六副格栅8,每副 框架可容纳钢球的杯体数量为十九个,同时将钢球焊接其中。钢球直径为100mm。钢架的 厚度为70mm,钢球与铁架用焊接方式联结。焊接方式优选点焊方式,拆卸、更换更为方 便。根据除尘筒体4的尺寸和物料颗粒的大小来设计格栅8的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尘装置,包括一风机(6),所述风机(6)通过送风管(5)与除尘筒体(4)相连通,所述除尘筒体(4)通过除尘管道(2)与布袋除尘器(1)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体(4)内还设置格栅(8),所述格栅(8)由纵横交错的格栅(8)条构成,所述格栅(8)的节点上设置挡块(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沈云根,李金江,翁云翔,刘国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