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大杰专利>正文

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3835 阅读:1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6 01:07
一种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包括立管、龙骨架及车后架,龙骨架位于立管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龙骨架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上,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与后部横梁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支撑架的前端与龙骨架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两副龙骨架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下方的连接板上,两副龙骨架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的后部横梁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如下强度高、载重量大的优点,它增加了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提高了抗侧翻能力,避免翻车,还能增加车厢的支撑面,减小振动,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及乘驾的舒适性,防止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特别是一种三轮摩托车车架。
技术介绍
普通的三轮摩托车车架一般包括立管、龙骨架及车后架,车后架设置有两根侧支撑架,两侧支撑之间的距离较短,车厢由侧支撑架、前部横梁及后部横梁进行支撑,使得车厢的支撑面较小,车厢的支撑宽度较窄,使其稳定性较低,一对龙骨架对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较小,整车容易发生侧翻,该车架强度低,承载能力小,若载荷增大,则整车的振动也会增大,使得乘驾的舒适性差,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强度高、载重量大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它增加了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提高抗侧翻能力,避免翻车,还能增加车厢的支撑面,减小振动,提高整车的稳定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有立管、龙骨架及车后架,龙骨架位于立管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龙骨架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上,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与后部横梁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支撑架的前端与龙骨架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两副龙骨架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下方的连接板上,两副龙骨架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的后部横梁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本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支撑架、侧支撑架、前部横梁及后部横梁对车厢的进行支撑,增加了车厢的支撑面,即增加了车厢的支撑宽度,减小了振动,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增大了载重量,还能防止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在龙骨架的两侧增加了副龙骨架,使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得到增大,在三轮摩托车一边发生侧翻的情况下,副龙骨架就会先与地接触,对整车进行支撑,避免整车完全侧翻,驾驶员就可对三轮摩托车另一边加力,将整车拉正,又可行驶,提高了整车的抗侧翻能力。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强度高、载重量大的优点,它增加了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提高了抗侧翻能力,避免翻车,还能增加车厢的支撑面,减小振动,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及乘驾的舒适性,防止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I是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中I.立管;2.龙骨架;3.车后架;4.中部横梁;5.后部横梁;6.支撑架;7.副龙骨架;8.连接板;9.前部横梁;10.侧支撑架;11.连接杆;12冰道;13.过水口 ; 14 脚踏板;15.力口强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 型包括立管I、龙骨架2及车后架3,龙骨架2位于立管I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3的中部横梁4上,车后架3的中部横梁4与后部横梁5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6,支撑架6的前端与龙骨架2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4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2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7,两副龙骨架7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I下方的连接板8上,两副龙骨架7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3的后部横梁5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10。本用新型在使用时,可通过支撑架6、侧支撑架10、前部横梁9及后部横梁5对车厢的进行支撑,即增加了车厢的支撑宽度,减小了振动,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增大了载重量,还能防止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在行驶过程中,由于在龙骨架的两侧增加了副龙骨架,使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得到增大,在三轮摩托车一边发生侧翻的情况下,副龙骨架就会先与地接触,对整车进行支撑,避免整车完全侧翻,驾驶员就可对三轮摩托车另一边加力,将整车拉正,又可行驶,提高了整车的抗侧翻能力。如图2所示,两副龙骨架7可以均为整体件,副龙骨架7前部位于车后架的前部横梁9的下方,副龙骨架7的中部上翘,副龙骨架7的后部再水平弯折成与支撑架6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侧支撑架10,在车后架3的前部横梁9固接有U形的连接杆11,连接杆11盖在侧支撑架10上并与侧支撑架10固接在一起。如图I所地,两副龙骨架7也可以均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车后架的侧支撑架7-1,一部分为龙骨支架7-2,侧支撑架7-1与车后架3的前部横梁9固接,龙骨支架7-2与侧支撑架7-1固于一体。如图3所示,为了散热,在车后架上设置有水道12及与水道12相通的过水口 13。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操作及提高乘驾的舒适性,龙骨架2与副龙骨架7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4。如图3所示,为了增加强度,侧支撑架10与支撑架6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5。权利要求1.一种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包括立管(I)、龙骨架(2)及车后架(3),龙骨架(2 )位于立管(I)的两侧,其特征在干龙骨架(2 )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3 )的中部横梁(4 )上,车后架(3)的中部横梁(4)与后部横梁(5)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6),支撑架(6)的前端与龙骨架(2)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4)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2)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7),两副龙骨架(7)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I)下方的连接板(8)上,两副龙骨架(7)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3)的后部横梁(5)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10)。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其特征在于两副龙骨架(7)均为整体件,副龙骨架(7)前部位于车后架的前部横梁(9)的下方,副龙骨架(7)的中部上翘,副龙骨架(7)的后部再水平弯折成与支撑架(6)平行且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的侧支撑架(10),在车后架(3)的前部横梁(9)固接有U形的连接杆(11 ),连接杆(11)盖在侧支撑架(10)上并与侧支撑架(10)固接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其特征在于两副龙骨架(7)均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车后架的侧支撑架(7-1),一部分为龙骨支架(7-2),侧支撑架(7-1)与车后架(3)的前部横梁(9)固接,龙骨支架(7-2)与侧支撑架(7-1)固于一体。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其特征在于在车后架上设置有水道(12)及与水道(12)相通的过水口(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与副龙骨架(7 )之间设置有脚踏板(14)。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其特征在于侧支撑架(10)与支撑架(6 )之间设置有加强杆(15)。专利摘要一种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包括立管、龙骨架及车后架,龙骨架位于立管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龙骨架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上,车后架的中部横梁与后部横梁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支撑架的前端与龙骨架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两副龙骨架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下方的连接板上,两副龙骨架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的后部横梁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强度高、载重量大的优点,它增加了三轮摩托车前部的支撑范围,提高了抗侧翻能力,避免翻车,还能增加车厢的支撑面,减小振动,提高了整车的稳定性及乘驾的舒适性,防止变形,延长了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2K11/02GK202464030SQ20122009275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胡大杰 申请人:胡大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轮摩托车双龙骨整体大架,包括立管(1)、龙骨架(2)及车后架(3),龙骨架(2)位于立管(1)的两侧,其特征在于:龙骨架(2)的后端连接在车后架(3)的中部横梁(4)上,车后架(3)的中部横梁(4)与后部横梁(5)之间设置有两根支撑架(6),支撑架(6)的前端与龙骨架(2)的后端处于中部横梁(4)的同一位置,在龙骨架(2)的两侧对称的设置有副龙骨架(7),两副龙骨架(7)的前端均连接在立管(1)下方的连接板(8)上,两副龙骨架(7)的后端平行延伸至车后架(3)的后部横梁(5)上形成车后架的侧支撑架(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大杰
申请(专利权)人:胡大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