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8181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12:50
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压入气缸、位于机架顶部的支架板、固定板、摆动气缸、回转轴承载架、支座固定座、导柱;其中,支架板与固定板之间经导柱相连,所述压入气缸固定于支架板上,所述摆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回转轴承载架固定于该摆动气缸的下方;所述压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固定板并作用于回转轴承载架上;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作往复回转运动;所述支座固定座对应回转轴承载架设置在该装置的工作台面上。本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该装置是用于汽车遮阳板回转轴与支座组装的自动化装置,适用于所有汽车遮阳板回转轴总成的装配工序环节。
技术介绍
汽车遮阳板是为了遮挡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射入驾驶员或副驾驶乘客眼睛中的炫目光而设置的。汽车遮阳板包括遮阳板本体、支座、回转轴等。目前,在汽车遮阳板回转轴与支座组装环节,大部分制造装配企业多采用半机械化操作,即在传统的手压机上进行相应改造,制作与产品相关的放置治具或夹具,由员工握住手压机手柄,施加一定程度的下压力,将回转轴压入支座。但是,在手压机的压入过程中下行容易晃动,定位不准确,易压伤或压坏产品,导致组装不良率居高不下,且生产效率较 低。同时,手压机只能施加下压力,所以,作业员操作施加力气的大小将会影响回转轴压入支座的深度,并且,无法消除回转轴和支座配合面处多余的压合间隙,造成回转轴绕支座转动时扭矩大小不一,从而影响汽车消费者实际使用感受。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汽车遮阳板的回转轴和支座装配时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是本技术要研究的内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生产效率低、产品不良率高且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压入气缸、位于机架顶部的支架板、固定板、摆动气缸、回转轴承载架、支座固定座、导柱;其中,支架板与固定板之间经导柱相连,所述压入气缸固定于支架板上,所述摆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回转轴承载架固定于该摆动气缸的下方;所述压入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固定板并作用于回转轴承载架上;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作往复回转运动;所述支座固定座对应回转轴承载架设置在该装置的工作台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I、上述方案中,还包括一操作箱,该操作箱位于机架的一侧上。该操作箱为应对半自动操作出现故障而延误生产的情况所配备,在操作箱上设有“半自动档”和“自动档”,将“半自动档”调至“自动档”,随后,在操作箱上根据组装流程,按“下-左-右-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同样可以完成组装工作。2、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柱为两根,分别位于支架板的两端部。3、上述方案中,所述导柱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母。在下压气缸推动固定板向下移动过程中,锁紧螺母随导柱一起下行,直至锁紧螺母与支架板面接触,从而起到限制继续下行的作用。并可根据导柱端部的螺纹上下微调锁紧螺母的高度,以此来设定回转轴的下行距离,从而使回转轴压入支座的深度更稳定可靠。4、上述方案中,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作90°往复回转运动,以消除回转轴和支座配合面处多余的压合间隙。5、上述方案中,所述摆动气缸是利用压缩空气驱动输出轴在一定角度范围内作往复回转运动的气动执行元件。用于物体的转位、翻转、分类、夹紧、阀门的开闭以及机器人的手臂动作等。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由于本技术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协同固定板上左右两端的导柱保证下压过程平稳,无晃动,在回转轴承载架向下移动过程中,回转轴中心与支座孔中心始终保持在同一轴线上,从而避免了产品压伤或压坏,较大幅度地减少了不良产品的发生,并有效降低了劳动强度。2、由于本技术通过采用机电结合,实现手自动一体功能,既减轻了劳动强度, 又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实用新正视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压入气缸;2、支架板;3、摆动气缸;4、回转轴承载架;5、支座固定座;6、固定板;7、工作台面;8、机架;9、操作箱;10、导柱;11、锁紧螺母;12、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图I所示,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包括机架8、压入气缸I、位于机架8顶部的支架板2、固定板6、摆动气缸3、4、支座固定座5、导柱10 ;其中,所述导柱10为两根,分别位于支架板2的两端部。支架板2与固定板6之间经导柱10相连,所述压入气缸I固定于支架板2上,所述摆动气缸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上,所述回转轴承载架4固定于该摆动气缸3的下方;所述压入气缸I的活塞杆12连接于固定板6并作用于回转轴承载架4上;所述摆动气缸3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作往复回转运动;所述支座固定座5对应回转轴承载架4设置在该装置的工作台面7上。还包括一操作箱9,该操作箱9位于机架8的一侧上。该操作箱9为应对半自动操作出现故障而延误生产的情况所配备,在操作箱9上设有“半自动档”和“自动档”,将“半自动档”调至“自动档”,随后,在操作箱9上根据组装流程,按“下-左-右-上”的顺序进行操作,同样可以完成组装工作。所述导柱10的顶部设有锁紧螺母11。在下压气缸I推动固定板6向下移动过程中,锁紧螺母11随导柱10 —起下行,直至锁紧螺母11与支架板2面接触,从而起到限制继续下行的作用。并可根据导柱10端部的螺纹上下微调锁紧螺母11的高度,以此来设定回转轴的下行距离,从而使回转轴压入支座的深度更稳定可靠。所述摆动气缸3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作90°往复回转运动。以消除回转轴和支座配合面处多余的压合间隙。使用时,将操作箱9设置为“半自动”操作,将回转轴(图中未示出)插入回转轴承载架4上,同时将支座(图中未示出)放入支座固定座5上。按下操作箱9上的启动按钮,则下压气缸I的活塞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向下移动,直至压入支座中心孔,并下压到位。随后,下压气缸I的活塞有短促提升,带动回转轴总成与支座固定座5分离,摆动气缸3驱动回转轴杆绕支座轴心90°来回旋转,以消除回转轴和支座配合面处多余的压合间隙。最后下压气缸I的活塞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向上移动,回归起始位置,作业员取出回转轴总成女口广叩o或者,将操作箱9设置为“手动”操作,将回转轴(图中未示出)插入回转轴承载架4上,同时将支座(图中未示出)放入支座固定座5上。首先,按住操作箱9的“下”按钮,则下压气缸I的活塞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向下移动,直至压入支座中心孔,并下压到位。随后,按住操作箱9上的“左”按钮,摆动气缸3驱动回转轴杆绕支座轴心向左 转过90°,再按住操作箱9上的“右”按钮,摆动气缸3驱动回转轴杆绕支座轴心向右转过90°,回到旋转初始位置,以消除回转轴和支座配合面处多余的压合间隙。最后,按住操作箱9上的“上”按钮,下压气缸I的活塞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向上移动,回归起始位置,作业员取出回转轴总成产品。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压入气缸(1)、位于机架(8)顶部的支架板(2)、固定板(6)、摆动气缸(3)、回转轴承载架(4)、支座固定座(5)、导柱(10);其中,支架板(2)与固定板(6)之间经导柱(10)相连,所述压入气缸(1)固定于支架板(2)上,所述摆动气缸(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上,所述回转轴承载架(4)固定于该摆动气缸(3)的下方;所述压入气缸(1)的活塞杆(12)连接于固定板(6)并作用于回转轴承载架(4)上;所述摆动气缸(3)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作往复回转运动;所述支座固定座(5)对应回转轴承载架(4)设置在该装置的工作台面(7)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遮阳板回转轴组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8)、压入气缸(I)、位于机架(8)顶部的支架板(2)、固定板(6)、摆动气缸(3)、回转轴承载架(4)、支座固定座(5)、导柱(10);其中,支架板⑵与固定板(6)之间经导柱(10)相连,所述压入气缸(I)固定于支架板(2)上,所述摆动气缸(3)设置在所述固定板(6)上,所述回转轴承载架(4)固定于该摆动气缸(3)的下方;所述压入气缸(I)的活塞杆(12)连接于固定板(6)并作用于回转轴承载架(4)上;所述摆动气缸(3)的输出轴驱动回转轴承载架(4)作往复回转运动;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福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万佳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