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和平专利>正文

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3593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它包括壳体,在壳体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在壳体顶部设有排空口,壳体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内的乳化液输送管,在乳化液输送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对撞喷射式喷嘴的长径比为2.3-2.5,喉径为9-11mm,出口张角为28°-32°,2个撞喷射式喷嘴的间距3-5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能耗低,清洁无交叉污染,且具有乳化率高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乳化器,特别是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宏观产业调整和节能减排的硬性要求,各类エ业领域都在节能减排科研上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流体乳化在医药化工、食品轻纺等行业应用广泛。乳化是将两种通常不互溶的液体进行密切混合的ー种特殊液体混合操作。乳化液是ー个多相体系,分散度愈细,状态愈稳定。乳化粒子的粗细与分散机械搅拌形式、功率及表面活性剂有夫,有合理的搅拌结构及表面活性剂乳胶体系就稳定,乳化质量愈高。目前乳化器大部分使用搅拌方式,功耗大、回转机械多、密封技术要求严格、润滑系统和混合液交叉污染现象较多,大大影响了终端产品的品质。而近年来食品质量事故的频繁发生,促使一大批食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指标參数会向世界高标准看齐,意味着原有的设备面临改型和淘汰,势必需要有克服现有设备缺点的新型设备投放市场,并普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耗低、清洁无交叉污染、乳化率高的对撞喷射式乳化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是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其特点是它包括壳体,在壳体底部设有混合液出ロ,在壳体顶部设有排空ロ,壳体上水平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的乳化液输送管,在乳化液输送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对撞喷射式喷嘴的长径比为2. 3-2. 5,喉径为9-llmm,出ロ张角为28° -32°,2个撞喷射式喷嘴的间距3-5mm。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对撞喷射式乳化器技术方案中对撞喷射式喷嘴的长径比优选为2. 4,喉径优选为10mm,出口张角优选为30°,2个撞喷射式喷嘴的间距优选4mm。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对撞喷射式乳化器技术方案中所述的2根伸入壳体内的乳化液输送管优选采取水平相向设置。也可以采用适量的倾斜角度设置。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对撞喷射式乳化器技术方案中壳体的下部优选为锥体结构。锥体结构的锥度优选为100°。本技术对撞喷射式乳化器的壳体内水平或有一定倾斜角度相向设置两个相对的对撞喷射式喷嘴。使用时,两股需要混合乳化的液体经泵或压缩气体提升动能后,输入乳化液输送管。由于对撞喷射式喷嘴采用最优的喉径比和出口张角,且符合拉法尔管原理,当两股流体在喷管出口处相遇后,高动能的流体会产生强烈撞击,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就是液体滴或者微团在发生能量交換。能量交换实在高湍流流动下形成,这ー条件恰恰是乳化过程必须的,且是提升乳化效果的主因,势必形成了最大化的乳化效果。节约了能耗,減少了污染,最大化的降低了转动部件的使用,降低了密封要求。最終形成最优的性价比和能耗比。乳化混合后液体沉降与容器底部,形成単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使用能耗低,清洁无交叉污染,且具有乳化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对撞喷射式喷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參照附图,进一歩描述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 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ー步地理解本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I,參照图1,2,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它包括壳体I,在壳体I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2,在壳体I顶部设有排空ロ 5,壳体I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I内的乳化液输送管3,在乳化液输送管3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4 ;对撞喷射式喷嘴4的长径比为2. 3,喉径为9mm,出口张角为28°,2个撞喷射式喷嘴4的间距3mm。实施例2,參照图1,2, —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它包括壳体I,在壳体I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2,在壳体I顶部设有排空ロ 5,壳体I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I内的乳化液输送管3,在乳化液输送管3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4 ;对撞喷射式喷嘴4的长径比为2. 5,喉径为11mm,出口张角为32°,2个撞喷射式喷嘴4的间距5mm。实施例3,參照图1,2, —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它包括壳体I,在壳体I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 2,在壳体I顶部设有排空ロ 5,壳体I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I内的乳化液输送管3,在乳化液输送管3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4 ;对撞喷射式喷嘴4的长径比为2. 4,喉径为10mm,出口张角为30°,2个撞喷射式喷嘴4的间距4mm。实施例4,实施例I或2或3所述的对撞喷射式乳化器中所述的2根伸入壳体I内的乳化液输送管3采取水平相向设置。实施例5,实施例I或2或3或4所述的对撞喷射式乳化器中壳体I的下部为锥体结构。实施例6,实施例5所述的对撞喷射式乳化器中锥体结构的锥度为1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在壳体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在壳体顶部设有排空口,壳体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内的乳化液输送管,在乳化液输送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对撞喷射式喷嘴的长径比为2.3?2.5,喉径为9?11mm,出口张角为28°?32°,2个撞喷射式喷嘴的间距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在壳体底部设有混合液出口,在壳体顶部设有排空口,壳体上相向设有2根伸入壳体内的乳化液输送管,在乳化液输送管的端部分别设有对撞喷射式喷嘴;对撞喷射式喷嘴的长径比为2. 3-2. 5,喉径为9-llmm,出口张角为28° -32°,2个撞喷射式喷嘴的间距3-5mm。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对撞喷射式乳化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张和平陶生金王政
申请(专利权)人:张和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