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操作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5258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操作电路,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低压塑壳断路器的显示操作电路。所述显示操作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根据显示电路上的显示,通过按键电路的2个按键实现显示电路上至少两级菜单之间的选择、参数设置和操作等,微处理器电路通过读取与按键电路的2个按键相连的I/O口的状态来判别有无按键操作的动作,并将操作的结果显示在显示电路的显示器IC2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显示操作电路占用塑壳断路器面板空间少,占用微处理器的I/O口线少,能够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操作简单化。(*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示操作电路,尤其是一种适用于低压塑壳断路器的显示操作电路。
技术介绍
智能电网以及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对低压塑壳断路器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能进行电流的测量和保护外,还能进行电压的测量、能量的管理等,同时保护参数也有增加,电动机型除了不平衡保护外,还有接地保护、启动超时、工艺欠流等保护,在塑壳断路器带有的功能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在塑壳断路器有限的面板空间上布置所有设定参数的编码开关 或DIP开关并且还要带IXD显示就很难实现,因此采用一部分参数通过面板上的编码开关或DIP开关的方式实现,另一部分参数通过LCD菜单显示设定的方式。为了方便用户设置参数,应尽可能将常用的保护参数通过编码开关或DIP开关设置,其它的保护可开启后通过菜单设定,而目前现有的塑壳断路器用于操作LCD显示器的按键太多,占用的塑壳断路器微处理器的I/O 口线也增多,带来布线难度增加,制造成本上涨,且IXD显示器及用于操作LCD显示菜单的按键占用的塑壳断路器面板空间也相应增多,不利于多放置用于参数设定的编码开关或DIP开关,不利于塑壳断路器的小型化,操作简单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占用塑壳断路器面板空间少,占用微处理器的I/O 口线少,能够实现断路器的小型化,操作简单化的显示操作电路。本技术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操作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其中按键电路、显示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按键(SI)、第二按键(S2),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第一按键(SI)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按键(S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都与直流电源连接,第一按键(SI)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都接地;所述的显示电路由显示器IC2组成,根据显示器IC2上的显示,通过按键电路的2个按键实现显示器IC2上至少两级菜单之间的选择、参数设置和操作等,微处理器电路通过读取与按键电路的2个按键相连的I/O 口的状态来判别有无按键操作的动作,并将操作的结果显示在显示电路的显示器IC2上。所述显示操作电路中的微处理器电路包括由第三电阻(R3)、二极管(Dl)和第一电容(Cl)组成复位电路,由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晶振(Gl)组成的晶振电路,以及微处理器(ICl);其中复位电路、晶振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ICl)连接;所述复位电路中,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l)的阴极分别与直流电压源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l)的一极连接,第一电容(Cl)的另一极接地;所述晶振电路中,第二电容(C2)的一极和第三电容(C3)的一极分别与晶振(Gl)的两极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极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极均接地。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微处理器程序的软件方法与硬件电路的结合,来扩展按键功能,达到减少操作按键的目的,只需2个按键就可以实现原有需要2个以上按键所能实现的功能,减小了印制线路板占用的面积,节省空间,节省了按键的使用,降低成本,可以减少微处理器I/O 口线的占用,有利于微处理器的选用和优化布线。附图说明图I为显示操作电路的电路图。 图2为按键电路的实施例一的电路图图3为按键电路的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图4为显示器电路显示的菜单。图中标号说明R1、R2、R3分别为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SI、S2分别为第一按键、第二按键,Cl、C2、C3分别为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Gl为晶振,Dl为二极管,ICl为微处理器,IC2为IXD液晶显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的显示操作电路,包括微处理器电路、按键电路、液晶显示电路。微处理器电路包括由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晶振Gl组成的晶振电路,由第三电阻R3、二极管Dl和第一电容Cl组成复位电路,以及微处理器IC1。按键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按键SI和第二按键S2,所述的按键S1、S2为轻触开关。液晶显示电路的显示器IC2为LCD液晶模块,所述的LCD液晶模块为点阵式。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第一按键SI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按键S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都与直流电源VCC连接,第一按键SI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都接地,第一按键SI与第一电阻Rl的连接点、第二按键S2与第二电阻R2的连接点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中微处理器ICl的IOl端口、102端口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和二极管Dl的阴极均与直流电源VCC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l的阳极分别与第一电容Cl的一极连接后接至微处理器ICl的端口,第一电容Cl的另一极接地。晶振Gl的两极分别与第二电容C2的一极、第三电容C3的一极连接后分别接至微处理器ICl的Xin端口、Xout端口,第二电容C2的另一极和第三电容C3的另一极均接地。液晶显示器IC2的bus2端口与微处理器ICl的busl端口连接,液晶显示器IC2的VCC端口接直流电源VCC,GND端口接地。微处理器ICl的VCC端口接直流电源VCC,微处理器ICl的GND端口接地。晶振电路的第二电容C2、第三C3和晶振Gl和微处理器ICl内部的反相器组成时钟振荡电路,时钟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保证上电后微处理器ICl工作正常。当然,复位电路也可以采用专门的复位芯片。微处理器ICl监控按键SI、S2的操作,控制IXD液晶模块IC2的显示等。LCD液晶模块IC2用于显示有关的信息和菜单的内容等。采用2只按键实现最简化。在无按键操作时,和按键相连的端口 IO输入为高电平,当有按键按下时,输入变为低电平,微处理器ICl检测到低电平后,确认有按键的操作,执行有关的软件指令,在LCD液晶模块IC2上显示相应的内容。所图2所示,本技术按键电路的另一实施例,按键电路包括第一按键SI和第二按键S2,第一按键SI的一端与第二按键S2的一端连接共同接地,第一按键SI另一端和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l的IOl端口、102端口连接。所图3所示,本技术按键电路的再一实施例,按键电路包括按键SI,按键S2,电阻Rl和R2,电阻Rl的一端与按键SI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按键S2的一端连接,按键SI的另一端以及按键S2的另一端都与直流电源VCC连接,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电阻R2的另一端都接地,按键SI与电阻Rl的连接点、按键S2与电阻R2的连接点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的微处理器ICl的IOl端口、102端口连接。 IXD显示器显示的菜单如图4所示。采用2只按键操作时IXD液晶模块IC2的显示菜单结构LCD液晶模块IC2的显示菜单至少分为一级菜单和二级菜单,菜单采用文件夹的形式逐级展开,一级菜单主要用于显示电流、电压、功率等测量值,二级菜单主要用于参数查询、故障查询、参数设置,2只按键S1、S2设置成键与“丨”键,通过按按键进入下级菜单、进行操作或参数设置等的确认,通过按“丨”按键在同级菜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操作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处理器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 其中按键电路、显示电路分别与微处理器电路连接; 所述按键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l)、第二电阻(R2)、第一按键(SI)、第二按键(S2),第一电阻(Rl)的一端与第一按键(SI)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与第二按键(S2)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以及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都与直流电源连接,第一按键(SI)的另一端以及第二按键(S2)的另一端都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显示操作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处理器电路包括由第三电阻(R3)、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慎云殷建强孙伟锋陈惠斌潘振克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