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及具有该接头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361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及具有该接头的工程机械,其中,该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包括体芯、油路回转体、电路回转体、水路回转体,其中,体芯和电路回转体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水路回转体穿过的轴向通孔;油路回转体套设在体芯的外部;水路回转体从体芯和电路定子的轴向通孔穿过,水路回转体的下端与下车连接水管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水路回转体设计为穿过油路回转体及电路回转体中心的直通管,体芯中心完全用作水路通道,能够充分利用体芯空间,减小结构体积,同时直通水路消除了转角,能够减小水流压力损失,并且方便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以及具有该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很多工程机械(如高空消防车 、高喷车等)均具有上装和底盘。在工作时,底盘不动,而上装需要360度回转作业。大部分液压油动力源、电源及消防用水均安装在底盘上,为了保证上装在任何回转角度时,底盘都能顺利地供给上装液压油、电和水,一般采用中心回转接头来连接上装和底盘,以实现水、液压油和电信号在上装和底盘之间安全可靠的传输。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通常包括芯轴、水路回转体、油路回转体、电路回转体,以及带动各回转体旋转的总成,其中的芯轴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水路回转体和油路回转体套设在芯轴上,绕芯轴旋转。这种结构设计存在以下问题I、芯轴空间未充分利用,整体结构体积较大,占用空间较大;2、中心回转接头所能传输的液压油和水的流量小,且因水路有90度转角,压カ损失较大;3、水路回转体径向尺寸大,造成中心回转接头安装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新型的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及具有该接头的工程机械,其能够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包括体芯(26)、油路回转体(4)、电路回转体、水路回转体(16),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体芯(26)和所述电路回转体的中心开设有用于水路回转体(16)穿过的轴向通孔; 所述油路回转体(4)套设在所述体芯(26)的外部; 所述水路回转体(16)从所述体芯(26)和所述电路回转体的轴向通孔穿过,所述水路回转体(16)的下端与下车连接水管(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回转体设置在所述体芯(26 )的上方,包括电路定子(20 )和电路转子(13 ),其中, 所述电路定子(20 )与所述体芯(26 )连接或一体成型,所述电路转子(13 )与所述油路回转体(4)连接;所述电路定子(20)中心开设有用于水路回转体(16)穿过的轴向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支架(7),所述水路回转体(16)与所述油路回转体(4)通过所述安装支架(7)连接,所述安装支架(7)还用于与转台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芯(26)为圆柱形,其上设置有第一轴向通道(6)和径向通道(9),所述第一轴向通道(6)与所述径向通道(9)连通,并且所述第一轴向通道(6)在所述体芯(26)下端与所述体芯(26)的外部连通;所述体芯(26)的外周面上与所述径向通道(9)对应处开设有环形槽(15); 所述油路回转体(4)上开设有用于向外供油的径向通孔(23),所述径向通孔(23)通过所述体芯(26)的环形槽(15)与所述体芯(26)的径向通道(9)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电液多通路中心回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体芯(26)的上端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秀明肖晶丁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