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1933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包括挖掘装置、前后支撑铲以及液压电机、操控台、液压系统、回转平台、行走装置组成,挖掘装置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可以向下前伸及后仰各45°、左右各180°回转,通过操控台上的相关控制手柄的操作、多路阀的通断、油缸活塞杆的运动、液压电机的正反旋转,实现挖掘、回转、装载、前后支撑铲升降、绞车装置回转功能,在15-26°坡度时可高效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将挖掘、装载、轨轮行走多种功能组合为一体,非常适用于中、小型隧道、矿山的斜井工程,具备操作方便、安全、适应性强和功能齐全的显著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挖掘装载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隧道、矿山斜井、巷道出碴(矿)作业的挖掘装载机。
技术介绍
当前,工程机械的生产正向大型化、微型化、多能化和专用化的方向发展。挖掘装载机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多功能建设施工机械,具有可快速更换多种作业装置、多品种、高质量及高效率的特点,在国民经济建设的许多行业被广泛地采用,如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运输、水利电气工程、农田改造、矿山采掘以及现代化军事工程等等行业的机械化施工中。据统计,一般工程施工中约有60%的土方量、露天矿山中80%的剥离量和采掘量是用挖掘机完成的。但是,在宽2. 4-2. 8mX高2. 2-2. 8m、坡度15-26°的隧道、矿山的倾斜井、巷道施工中,由于作业面狭窄、坡度大,一般挖掘机械无法进行施工作业,大都采用人工扒掘装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安全隐患大。因此,当前中、小型倾斜井施工作业中,急需一种适用于隧道、矿山倾斜井、巷道施工的小型挖掘工程机械,实现高效、安全的施工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上述隧道、矿山倾斜井、巷道施工中所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集行走、挖掘、回转、装载多种功能组合为一体的斜井挖掘装载机,具有操作方便、适应性强、效率高的显著特点,适用于倾斜井巷工程的挖掘、装载和出碴作业,是一种新型、高效、安全的挖碴(矿)设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包括挖掘装置、前后支撑铲以及操控台、液压系统、回转平台、行走装置组成。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平台安装在行走装置的车架上方,回转平台上装有液压系统、回转装置和电器控制箱;回转平台的前端装有挖掘装置,后端装有操控台,下方是行走装置的车架,车架两端设有前、后支撑铲,前、后支撑铲上装有行走装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挖掘装置由大臂、小臂和挖斗组成,大臂安装在回转平台的前端,小臂与大臂相联接,挖斗联接在小臂上,大臂、小臂和挖斗分别安装有大臂油缸、小臂油缸和挖斗油缸,挖斗上装有斗盖,斗盖安装有斗盖油缸;大臂油缸、小臂油缸、挖斗油缸和斗盖油缸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带动大臂、小臂、挖斗和斗盖进行挖掘和装载作业。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操控台设置在回转平台的后端,挖掘装载机通过操控台来控制挖掘装载机进行挖掘、装载和出碴作业,操控台上设置有照明灯、座椅、液压系统、回转驱动装置和安全罩;液压系统由液压电机、液压油泵、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油箱、液压油散热器、液压油泵、电器控制箱组成,用于控制前后支撑铲和挖掘装置的动作。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挖掘装置的大臂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可以向下前伸及后仰各45°、左右各180°回转,挖掘装载机通过操控台上的相关控制手柄的操作、多路阀的通断、油缸活塞杆的运动和液压电机的正反旋转,实现挖掘装载机的挖掘、回转、装载、前后支撑铲升降、绞车装置回转功能。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装置在回转平台的下方,行走装置上装有两组轨轮,由装置外的卷扬机带动在轨道上行走,行走装置通过车架与回转平台联接,车架两端设有前后支撑铲,前后支撑铲上装有轨轮和前后铲油缸,通过前后铲油缸调节前后支撑铲,使挖掘装载机整体处于水平位置工作,前支撑铲兼有集料的作用;后支撑铲上有绞车装置和主钢丝绳联接口,绞车装置通过液压电机带动主钢丝绳可以使挖掘装载机在10米的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前支撑铲上有防滑器联接口,防止机身下滑。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所述的行走装置还可以是履带式,采用履带式时,取消后支撑铲及液压绞车装置,履带式装有四轮驱动的驱动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将挖掘、装载、轨轮行走多种功能组合为一体,非常适用于中、小型隧道、矿山的斜井工程,它结构先进、运转可靠、维修方便,为中小 型斜井开采作业开辟了一条机械化作业的途径。本专利技术采用轨轮行走或履带式行走,在斜井恶劣作业环境中可高效作业,具备操作方便、安全、适应性强和功能齐全的显著特点。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斜井用挖掘装载机结构正视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斜井用挖掘装载机结构俯视图。附图中1、挖斗;2、挖斗油缸;3、斗盖;4、斗盖油缸;5、小臂;6、小臂油缸;7、大臂;8、大臂油缸;9、前支撑铲;10、前铲油缸;11、后支撑铲;12、后铲油缸;13、绞车装置;14、液压油箱;15、液压油散热器;16、液压电机;17、液压油泵;18、电器控制箱;19、回转驱动装置;20、防滑器联接口 ;21、主钢丝绳联接口 ;22、照明灯;23、座椅;24、操控台;25、安全棚;26、轨轮;27、回转平台;28、车架。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 :如附图1、2所示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包括挖掘装置、前后支撑铲以及操控台(24)、液压系统、回转平台(27)、行走装置组成,回转平台(27)安装在行走装置的车架(28)上方,回转平台(27)上装有液压系统、回转装置和电器控制箱(18);回转平台(27)的前端装有挖掘装置,后端装有操控台(24),下方是行走装置的车架(28),车架(28)两端设有前后支撑韦产(9、11),前、后支撑伊(9、11)上装有行走装置。斜井用挖掘装载机挖掘装置的大臂(7)安装在回转平台(27)的正前部,小臂(5)与大臂(7)相联接,挖斗⑴联接在小臂(5)上,大臂(7)、小臂(5)和挖斗⑴分别安装有大臂油缸(8)、小臂油缸(6)和挖斗油缸(2),挖斗(I)上装有斗盖(3),斗盖(3)安装有斗盖油缸⑷;大臂油缸(8)、小臂油缸(6)、挖斗油缸⑵和斗盖油缸⑷通过操控台(24)上的液压控制装置带动大臂(7)、小臂(5)、挖斗(I)和斗盖(3)进行挖掘和装载作业。斜井用挖掘装载机的操控台(24)安装在回转平台(27)的后端,挖掘装载机通过操控台(24)来进行挖掘、装载和出碴作业,操控台(24)上设置有照明灯(22)、座椅(23)、液压系统、回转驱动装置(19)和安全罩(25);液压系统由液压电机(16)、液压控制装置、液压油箱(14)、液压油散热器(15)、液压油泵(17)、电器控制箱(18)组成,用于控制前后支撑铲(9、11)和挖掘装置的动作。斜井用挖掘装载机的挖掘装置的大臂(7)通过回转驱动装置(19)可以向下前伸及后仰各45°、左右各180°回转,挖掘装载机通过操控台(24)上的相关控制手柄的操作、多路阀的通断、油缸活塞杆的运动、液压电机(16)的正、反旋转,实现挖掘、回转、装载、前后支撑铲(9、11)升降、绞车装置(13)回转等功能。斜井用挖掘装载机的行走装置在回转平台(27)的下方,行走装置上装有两组轨轮(26),由装置外的卷扬机带动轨轮(26)使装载机在轨道上行走,行走装置通过车架(28)与回转平台(27)联接,车架(28)两端设有前后支撑铲(9、11),前后支撑铲(9、11)上装有轨轮(26)和前后铲油缸(10、12),通过前后铲油缸(10、12)调节前后支撑铲(9、11),使挖掘装载机整体处于水平位置工作,前支撑铲(9)兼有集料的作用,也可用于抬高和降低机身前部,提高作业时的稳定性和收集散料;后支撑铲(11)上有绞车装置(13)和主钢丝绳联 接口(21),绞车装置(13)通过液压电机(16)带动主钢丝绳可以使挖掘装载机在10米的范围内进行挖掘作业,前支撑铲(9)上有防滑器联接口(20),防止钢丝绳出现意外断裂后装载机下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井用挖掘装载机,包括挖掘装置、前后支撑铲以及电机、操控台、液压系统、回转平台、行走装置组成,其特征是回转平台安装在行走装置的车架上方,回转平台上装有液压系统、回转装置和电器控制箱;回转平台的前端装有挖掘装置,后端装有操控台,下方是行走装置的车架,车架两端设有前、后支撑铲,前、后支撑铲上装有行走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案,其特征是挖掘装置由大臂、小臂和挖斗组成,大臂安装在回转平台的前端,小臂与大臂相联接,挖斗联接在小臂上,大臂、小臂和挖斗分别安装有大臂油缸、小臂油缸和挖斗油缸,挖斗上装有斗盖,斗盖安装有斗盖油缸;大臂油缸、小臂油缸、挖斗油缸和斗盖油缸通过液压控制装置带动大臂、小臂、挖斗和斗盖进行挖掘和装载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案,其特征是操控台设置在回转平台的后端,挖掘装载机通过操控台来进行挖掘、装载和出碴作业,操控台上设置有照明灯、座椅、液压系统、回转驱动装置和安全罩;液压系统由液压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中世天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